内容参考来自:掘金-美团技术团队的文章,可以自行搜索。
https://juejin.im/post/5bad9140e51d450e935c6d64
https://juejin.im/post/5bc009996fb9a05d0a055192
代码注入攻击。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上注入恶意脚本,使之在用户的浏览器上运行。利用这些恶意脚本,攻击者可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 Cookie、SessionID 等,进而危害数据安全。
通常页面中包含的用户输入内容都在固定的容器或者属性内,以文本的形式展示。攻击者利用这些页面的用户输入片段,拼接特殊格式的字符串,突破原有位置的限制,形成了代码片段。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上注入脚本,使之在用户的浏览器上运行,从而引发潜在风险。
XSS 的本质是:恶意代码未经过滤,与网站正常的代码混在一起;浏览器无法分辨哪些脚本是可信的,导致恶意脚本被执行。
由于直接在用户的终端执行,恶意代码能够直接获取用户的信息,或者利用这些信息冒充用户向网站发起攻击者定义的请求。
在部分情况下,由于输入的限制,注入的恶意脚本比较短。但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的脚本,并由浏览器执行,来完成比较复杂的攻击策略。
举例说明:
1,特殊的 HTML 属性、JavaScript API
当浏览器请求http://xxx/search?keyword=">
时,服务端会解析出请求参数 keyword,得到 ">
,拼接到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形成了如下的 HTML:
">
您搜索的关键词是:">
通过 HTML 转义,可以防止 XSS 攻击。
escapeHTML() 按照如下规则进行转义:
|字符|转义后的字符| |-|-| |&|&| |<|<| |>|>| |"|"| |'|'| |/|/|
2,javacript开头的字段
> http://xxx/?redirect_to=javascript:alert('XSS')
">跳转...
代码不会立即执行,但一旦用户点击 a 标签时,浏览器会就会弹出“XSS”。
做了 HTML 转义,并不等于高枕无忧。
对于链接跳转,如 禁止以 javascript: 开头的链接,和其他非法的 scheme。
其他例子就不举了。
XSS攻击有以下注入方法:
在处理输入时,以下内容都不可信:
根据攻击的来源,XSS 攻击可分为存储型、反射型和 DOM 型三种。
存储型 XSS
存储型 XSS 的攻击步骤:
反射型 XSS
反射型 XSS 的攻击步骤:
反射型 XSS 跟存储型 XSS 的区别是:存储型 XSS 的恶意代码存在数据库里,反射型 XSS 的恶意代码存在 URL 里。
反射型 XSS 漏洞常见于通过 URL 传递参数的功能,如网站搜索、跳转等。
由于需要用户主动打开恶意的 URL 才能生效,攻击者往往会结合多种手段诱导用户点击。
POST 的内容也可以触发反射型 XSS,只不过其触发条件比较苛刻(需要构造表单提交页面,并引导用户点击),所以非常少见。
DOM 型 XSS
DOM 型 XSS 的攻击步骤:
DOM 型 XSS 跟前两种 XSS 的区别:DOM 型 XSS 攻击中,取出和执行恶意代码由浏览器端完成,属于前端 JavaScript 自身的安全漏洞,而其他两种 XSS 都属于服务端的安全漏洞。
XSS 攻击有两大要素: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解决:
输入过滤
输入侧过滤能够在某些情况下解决特定的 XSS 问题,但会引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乱码问题。在防范 XSS 攻击时应避免此类方法。当然,对于明确的输入类型,例如数字、URL、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等内容,进行输入过滤还是必要的。
既然输入过滤并非完全可靠,我们就要通过“防止浏览器执行恶意代码”来防范 XSS。这部分分为两类:
预防 DOM 型 XSS 攻击
DOM 型 XSS 攻击,实际上就是网站前端 JavaScript 代码本身不够严谨,把不可信的数据当作代码执行了
其他解决方法:
1,输入内容长度限制
2,http-only cookie:禁止JavaScript读取某些敏感cookie;*
3,验证码
4,利用模板引擎开启模板引擎自带的 HTML 转义功能。例如: 在 ejs 中,尽量使用 <%= data %> 而不是 <%- data %>; 在 doT.js 中,尽量使用 {{! data } 而不是 {{= data }; 在 FreeMarker 中,确保引擎版本高于 2.3.24,并且选择正确的 freemarker.core.OutputFormat。
5,避免内联事件 尽量不要使用 onLoad=“onload(’{{data}}’)”、onClick=“go(’{{action}}’)” 这种拼接内联事件的写法。在 JavaScript 中通过 .addEventlistener() 事件绑定会更安全。
6,避免拼接 HTML 前端采用拼接 HTML 的方法比较危险,如果框架允许,使用 createElement、setAttribute 之类的方法实现。或者采用比较成熟的渲染框架,如 Vue/React 等。
7,时刻保持警惕 在插入位置为 DOM 属性、链接等位置时,要打起精神,严加防范。
8,增加攻击难度,降低攻击后果 通过 CSP、输入长度配置、接口安全措施等方法,增加攻击的难度,降低攻击的后果。
9,主动检测和发现 可使用 XSS 攻击字符串和自动扫描工具寻找潜在的 XSS 漏洞。
跨站请求伪造。挟制用户在当前已登录的web应用程序上执行非本意的操作的攻击方法。
攻击者诱导受害者进入第三方网站,在第三方网站中,向被攻击网站发送跨站请求。利用受害者在被攻击网站已经获取的注册凭证,绕过后台的用户验证,达到冒充用户对被攻击的网站执行某项操作的目的。
一个典型的CSRF攻击有着如下的流程:
GET类型的CSRF
GET类型的CSRF利用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HTTP请求,一般会这样利用:
在受害者访问含有这个img的页面后,浏览器会自动向http://bank.example/withdraw?account=xiaoming&amount=10000&for=hacker发出一次HTTP请求。bank.example就会收到包含受害者登录信息的一次跨域请求。
POST类型的CSRF
这种类型的CSRF利用起来通常使用的是一个自动提交的表单,如:
访问该页面后,表单会自动提交,相当于模拟用户完成了一次POST操作。
POST类型的攻击通常比GET要求更加严格一点,但仍并不复杂。任何个人网站、博客,被黑客上传页面的网站都有可能是发起攻击的来源,后端接口不能将安全寄托在仅允许POST上面。
链接类型的CSRF
链接类型的CSRF并不常见,比起其他两种用户打开页面就中招的情况,这种需要用户点击链接才会触发。这种类型通常是在论坛中发布的图片中嵌入恶意链接,或者以广告的形式诱导用户中招,攻击者通常会以比较夸张的词语诱骗用户点击,例如:
重磅消息!!
由于之前用户登录了信任的网站A,并且保存登录状态,只要用户主动访问上面的这个PHP页面,则表示攻击成功。
CSRF的特点
攻击一般发起在第三方网站,而不是被攻击的网站。被攻击的网站无法防止攻击发生。
攻击利用受害者在被攻击网站的登录凭证,冒充受害者提交操作;而不是直接窃取数据。
整个过程攻击者并不能获取到受害者的登录凭证,仅仅是“冒用”。
跨站请求可以用各种方式:图片URL、超链接、CORS、Form提交等等。部分请求方式可以直接嵌入在第三方论坛、文章中,难以进行追踪。
1,同源策略
在HTTP协议中,每一个异步请求都会携带两个Header,用于标记来源域名:
Origin Header
Referer Header
2,CSRF Token
服务器通过校验请求是否携带正确的Token,来把正常的请求和攻击的请求区分开,也可以防范CSRF的攻击。使用Session储存。
分三步:
1.将CSRF Token输出到页面中
2,页面提交请求携带token
3,服务器验证token是否正确
3,双重Cookie验证
双重Cookie采用以下流程:
在用户访问网站页面时,向请求域名注入一个Cookie,内容为随机字符串(例如csrfcookie=v8g9e4ksfhw)。
在前端向后端发起请求时,取出Cookie,并添加到URL的参数中(接上例POST)
https://www.a.com/comment?csrfcookie=v8g9e4ksfhw
后端接口验证Cookie中的字段与URL参数中的字段是否一致,不一致则拒绝。
4,Samesite Cookie
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防范方法:
浏览器自身也在不断在进化和发展,不断引入 CSP、Same-Site Cookies 等新技术来增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