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

参考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五版)王爱英主编

本文来自一个大二狗对计组的祭奠,时间比较紧迫,还有些知识点没有写完,如果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有什么争议,欢迎大佬留言探讨!(PS:可能经常不在在线,可以加QQ:3195643433)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P4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参考链接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张图片

2、理解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系统;

硬件(只能理解机器语言)、第一级虚拟机(汇编语言)、第二级虚拟机(高级语言);
理解计算机是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理解高级语言是怎样被计算机执行的,理解组成原理涉及的知识与操作系统、编译软件、高级语言编写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

3、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点、核心思想,对应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框图,与现代计算机不同的地方。

  1. 基本特点:P1
  • (1)、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器和输出器五大部件组成。
  • (2)、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存储器中,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可以修改。
  • (3)数据以二进制码表示。
  •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 (5)、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由程序计数器PC指明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一般按顺序递增,但可按运算结果或外界条件而改变。
  1. 核心思想: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2. 硬件框图:冯诺依曼机结构与现代微机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张图片

4、现代计算机硬件框图,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作用;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器和输出器五大部件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张图片

  • 1、存储器
    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
    存储器分类:
    (1).主存储器(内存)
    (2).辅助存储器(外存)
    当前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的。

  • 2、运算器:对信息或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经常进行的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所以在其内部有一个算术及逻辑运算部件(ALU)。
    算术运算:是按照算术规则进行的运算,例如加、减、乘、除、求绝对值、求负值等。
    逻辑运算:一般是指非算术性质的运算,例如比较大小、移位、逻辑乘等。

  • 3、控制器:主要用来实现计算机本身运行过程的自动化,即实现程序的自动执行。

    • 控制取指令和指令译码,这段时间称为取指周期;
    • 控制指令执行过程,这段时间称为执行周期;
    • 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交替发生;
    • 每取一条指令,指令计数器加1。
  • 4、输入设备:用来输入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鼠标器、键盘、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等。

  • 5、输出设备:用来输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可以是数字、字母、表格、图形等。常用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绘图仪等。


5、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机器字长、主频、CPI、MIPS、FLOPS等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张图片

6、四代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二章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

运算器部件是计算机中的执行部件,它可以对二进制数据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运算器是计算机内部数据信息的重要通路

1.加法器:全加器、半加器的区别;串行进位加法器和超前进位加法器。

半加器 全加器
不考虑低位进位 考虑本位低位来的进位

(1)、半加器 P14
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不考虑低位的进位),称为半加。实现半加操作的电路称为半加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张图片
(2)、全加器 P14
在实现多位二进制数相加时,不仅考虑本位,还要考虑低位来的进位,这种考虑低位的进位加法运算就是全加运算,实现全加运算的电路称为全加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张图片
3、串行进位加法器P15-17 超前进位加法器P15-17

加法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张图片
例题:假设一级与非门(或非门)的延迟时间是1ty,与或非门的延迟时间为1.5ty,则当字长为16位时,产生进位C1的时间为2.5ty,求最长进位产生的时间?
如下图,给出了所有进位加法器最长进位的时间,如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评论哦!(图片有可能会有点不清晰,各位看官就将就着看吧!)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0张图片

第三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

1. 给定任意一个真值数(包括整数、小数部分)能够转换成为不同数制(二、八、十六进制)。P32~P36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1张图片
举例: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2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3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5张图片

BCD码:

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码的每一位有确定的权。一般用8421码,其4个二进制码的权从高到低分别为8、4、2和1。用0000,0001,…,1001分别表示0,1,…,9,每个数位内部满足二进制规则,而数位之间满足十进制规则,故称这种编码为“ 以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码 “。
BCD码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6张图片

余三码

表示一个十进制数位的二进制码的每一位没有确定的权。用得较多的是余3码(Excess-3 Code)和格雷码
(Gray Code),格雷码又称“循环码”。
余3码是在8421码基础上,把每个编码都加上0011而形成的(见表3.2),其运算规则是:
当两个余3码相加不产生进位时,应从结果中减去0011;产生进位时,应将进位信号送入高位,本位加0011。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7张图片

格雷码的编码规则:任何两个相邻编码只有一个二进制位不同,而其余三个二进制位相同。
优点:从一个编码变到下一个相邻编码时,只有1位发生变化,用它构成计数器可得到更好的译码波形。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8张图片

2. 机器数的表示方式:原码、补码、反码、移码。要求:给定任意一个数,能求出上述四种表示编码(同时给定任一机器码,能给出真值是多少?),并且熟悉上述四种编码的特点(例如数值零的表示形式是否唯一);给定指定数值宽度(例如16位)的小数或整数能求出上述四种编码的所表示真值的范围;熟悉原码、补码的定义。 P36~P41

  • 真值:用“+”、“-”符号表示的原值。
  • 机器数: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约定正号用“0”表示,负号用“1”表示。
  • 原码:是一种简单的机器数表示方法。其符号位用数码0表示正号,用数码1表示负号,数值部分按二进
    制书写。
  • 补码:可以把负数转换为正数,使减法转换为加法,从而使正负数的加减运算转换为单纯的正数相加的运算。
  • 反码:就是二进制数的各位数0变为1,1变为0。
  • 定点数:指计算机在运算过程中,数据中小数点的位置
    固定不变。
    • 纯小数(小数点固定在最高数值位的左边)
    • 纯整数(小数点固定在最低数值位的右边)
  • 浮点数:指计算机在运算过程中,数据中小数点的位置
    是浮动变化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9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0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1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2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3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5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6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7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8张图片

3. 机器数分为:定点数与浮点数. 两者表示方法的差异。IEEE754浮点格式。 P42~P43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29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0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1张图片

IEEE754浮点格式。 P4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2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3张图片
举例:
阶码进行修正时:(1)、754标准数转换为10进制数:阶码-127(2)、10进制数转换为754标准数时,阶码+127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5张图片

4. 溢出的判断方法。 定点数和浮点数如何判溢出。P41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6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7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8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39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0张图片

浮点数的取值范围: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1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2张图片

5. 定点数一位乘法(原码一位乘法、补码一位乘法[两种方式:定义方法与布斯公式])。

  • 1、 原码一位乘法算法 P44~P45
    ①乘积的符号单独按两数符号异或得到;
    ②以乘数最低位作为乘法判别位,若判别位为1,则在前次部分积上加被乘数,然后连同乘数一起右移一位;若判别位为0,则在前次部分积上加0,然后连同乘数一起右移一位;
    ③重复第2步,直到n次为止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3张图片
    注意:
    ①两操作数的绝对值相乘, 符号位单独处理。
    ②寄存器A.B均设置双符号位,第1符号位始终是部分积符号,决定在右移时第1符号位补0
    ③操作步数由乘数的位数决定,用计数器Cd来计数。即作n次累加和移位。
    ④加符号位,根据xs ⊕ ys决定。

  • 2、补码一位乘 算法 P46~P48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4张图片

布斯公式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5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6张图片

拓展:移位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7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8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49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0张图片

6. 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五步法):规格化的规则。 P54~56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1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2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3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5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6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7张图片

7. 数据校验码(奇偶校验、海明校验、CRC校验):如何形成校验码(要求会计算),发现及纠正错误的能力的比较、应用的场合。

1、奇偶校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8张图片

2、海明校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59张图片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0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1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2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3张图片

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5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6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7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8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69张图片

第四章 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是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的大量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0张图片

1. 主存储器按照存取方式分为: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它们的区别。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1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2张图片

2. 主存储器的技术指标,特别是存储器存取时间与存储周期的区别。

3. RAM分为:SRAM,DRAM。它们之间的区别。 P71-P75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3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4张图片

静态SRAM:
存储器的读写周期

  • 读周期
    读出时间Taq
    读周期时间Trc
  • 写周期
    写周期时间Twc
    写时间Twd
  • 存取周期
    读周期时间Trc = 写周期时间Twc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5张图片

动态DRAM: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6张图片

4. DRAM刷新方式: 集中式、分散式、异步式。

刷新:

  • 刷新周期:两次刷新之间相隔时间(刷新所有行),一般为2ms。
  • 双译码结构的DRAM按 进行,需要知道DRAM的存储矩阵的行数。
  • 刷新地址又刷新地址计数器给出。

假设刷新周期为2ms,DRAM内部128行,读写周期0.5微秒。因此可知:2ms / 0.5微秒 = 4000 个读写周期。

  • 1、集中式刷新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7张图片

  • 2、分布式刷新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8张图片

  • 3、异步刷新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79张图片

5. 存储器的容量扩展: 位扩展,字扩展,字位扩展。高位地址线与芯片连接的方法:线选法和译码法。要求会画图,以及确定扩展芯片的地址范围。 P81-P82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0张图片
【例1】 利用16K×8位的SRAM芯片,设计一个存储容量为16K×32位的SRAM存储器。(位扩展 连接方式:地址线、片选/cs、读写控制端R//w并联,数据线D串分别引出,即串联
解:所需芯片数量=(16K×8)16K×32)=2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1张图片
【例2】利用16K×8位的DRAM芯片,设计64K×8位的DRAM存储器。 (字扩展: 连接方式:地址线、读写控制端R//w并联, 片选/cs 通过译码器来区别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画图的方法一:【我们老师讲到】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2张图片
画图方法二:【这个是我在网上学的,用一个例题来讲解吧!】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3张图片

6、多体交叉存储器

第五章 指令系统

1. 概念。

 机器指令与指令系统:指令格式(操作码+地址码)
 指令字长、机器字长、存储字长的区别;
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存放–边界对准原则;
寻址方式

(2)、机器字长: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 指令字长度:一个指令字中包含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 字长是指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地址码长度n决定了指令直接寻址能力2^n
      指令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操作码的长度,操作数地址的长度和操作数地址的个数.由于操作码的长度,操作数地址的长度及指令格式不同,各指令的长度一般是不固定的.

(3)、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存放–边界对准原则:
什么是字节对齐,为什么要对齐?
现代计算机中内存空间都是按照byte划分的,从理论上讲似乎对任何类型的变量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实际情况是在访问特定类型变量的时候经常在特定的内存地址访问,这就需要各种类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上排列,而不是顺序的一个接一个的排放,这就是对齐。

对齐的作用和原因:
各个硬件平台对存储空间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平台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只能从某些特定地址开始存取。比如有些架构的CPU在访问 一个没有进行对齐的变量的时候会发生错误,那么在这种架构下编程必须保证字节对齐.其他平台可能没有这种情况,但是最常见的是如果不按照适合其平台要求对数据存放进行对齐,会在存取效率上带来损失。比如有些平台每次读都是从偶地址开始,如果一个int型(假设为32位系统)存放在偶地址开始的地方,那么一个读周期就可以读出这32bit,而如果存放在奇地址开始的地方,就需要2个读周期,并对两次读出的结果的高低字节进行拼凑才能得到该32bit数据。显然在读取效率上下降很多。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4张图片
(4)、寻址方式
指令中如何提供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换句话说就是 规定如何对地址字段作出解释以找到操作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5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6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7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8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89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0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1张图片

2. 指令操作码的扩展技术(固定格式、可变格式) ,扩展的目的是什么。

扩展编码的基本思想:为了解决在指令长度固定的情况下,指令的地址码与操作码的长度是相互制约的这一矛盾。
操作码的扩展: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2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3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4张图片
A方案的手画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5张图片

3. 指令类型(数据传送指令、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操作指令 、转移指令、堆栈指令 、I/O指令、特权指令等)

指令的类型:
1.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2.移位操作指令 
3.浮点运算指令
4.十进制运算指令
5.字符串处理指令
6.数据传送指令
7.转移指令
8.堆栈及堆栈操作指令
9.输入输出(I/O)指令
10.特权指令
11.其他指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6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7张图片

堆栈指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8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99张图片

4.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与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的区别。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00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01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02张图片

5.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的特点,要求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盘点_第103张图片

第六章 CPU

1. == 控制器的组成,各个寄存器含义。(另外,注意配套的地址寄存器AR,数据寄存器DR)==

2. 什么是微程序控制存储器,要求理解,与一般存储器有何区别?
3. 掌握PC加1的含义,是指1条指令的宽度,不是绝对值的数值1。
4. 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等的含义与区别。
5. 产生控制信号的方法:微程序控制和硬布线控制,理解它们的区别 。
6. 微指令、微程序、微命令(微操作)、机器指令、程序的概念区别及包含关系。
7. 以加法指令和转移指令为例说明微指令执行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控制信号(要参照具体的CPU控制器逻辑图)。
8. 微指令格式(控制字段+下址字段)
9. 微指令格式设计
微指令的编译方法(直接控制法、字段直接编译法、字段间接编译法):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在直接编译法中互斥和相容的控制信号的含义。
 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有哪些形成方式?
 下地址字段
 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形成
 分支转移
 由硬件产生微程序入口地址
10. 微指令格式(水平型、垂直型),各自的特点及区别。水平型格式往往采用 微指令字段+判别测试字段+下地址字段 三部分组成。
11、 造成流水线阻塞的因素。能够给出化解措施。

第七章 存储系统

1. 存储系统的两个层次:Cache-主存、主存—辅存(虚拟存储器)两个存储层次的比较,包括设置的目的、访问时间比、信息传送单位、存储的介质、如何实现等。

2.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能够列举存储系统中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的若干应用。
3. 具有Cache的存储器,求平均存取时间。
4. Cache地址映像:直接映像、全相联映像、组相联映像。以及组相联映像和直接映像、全相联映像的关系,主要是r=0,r=c的极限值的情况。
能够写出不同地址映像方式下主存地址和Cache地址的格式。
5. Cache替换算法:LRU,随机法, FIFO法。
6. 注意多层次Cache的含义。二级Cache方案。哈佛结构的含义。
7. 虚拟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段、页、段页,为什么设置主存—辅存层次的虚拟存储器,要求理解。虚实地址转换、页表的作用等。
8. 相联存储器

第八章 辅助存储器

1、磁表面存储器(磁盘)的性能指标(道密度、位密度、道容量、存储容量、平均访问时间、平均找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2、硬盘、磁带的存储方式的区别。

第十章 输入输出系统

1. 设备控制器(接口、设备适配器)的含义及功能。
2. I/O设备的两种编址方式:单独编址、统一编址。
3. I/O设备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传送方式、DMA、通道、外围处理机方式。
4. 中断处理过程,注意关中断、开中断的含义。
5. DMA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水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