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记

今天正式开启学习反思和记录模式。
跟踪焦建立老师的博客,收藏了互联网教育研究院 , 该研究院有征稿启事,希望以后能够往这上面投稿。

阅读文章:
    1.    漫话“三通两平台”之“学习空间人人通”
        焦建立老师谈论了学习空间人人通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此文便不再重复)在我理解看来,“人人通”归结起来就是一种”可达“的状态,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 人与人的互动
        PLE的概念已经存在了挺长的时间。“学习空间人人通”使得学生、教师、家长有彼此交流、共同成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个体之间进行协作和沟通、相互共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是一个实践的社群。很久以前的学习空间仅仅关注于学习者个体,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像是一种Web1.0的单向传递。但是人人通提倡双向的互动,这种互动使得线上线下连接起来,构成O2O的无缝交流空间。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获取来自同学、教师的帮助。在人人通的实践社群中,师生和家长周而复始地分享智慧和经验,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知识构建。
  • 内容的可获取
       世界更加开放。个体能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是一种拉资源的状态,能支持把他们感兴趣的资源拉到个人空间中,以便于收藏和随后的学习,还可以分享给其他学习者。
  • 自动化推荐
       实现从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在学习者的空间中,能够看到伙伴们都在关注什么,能够得到及时的资源推送。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给个性化推荐和学习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支持。交互数据信息经过时间的积累能够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偏好和所处情境,将有利于资源的精准推送。当你留心时会发现自己逛卓越、淘宝时推送的东西越来越偏向于你感兴趣的内容时,你会期待未来的学习资源推荐也能更加给力。

    2. 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
       现代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学媒体四大要素,四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教学结构。关于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三者的争论可查看原文,不是此处的重点。
       从当前的现状看来,上述的四要素的外延可能需要有所改变了。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中的个体。TA可能是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陌生人、甚至是电脑屏幕中的一个智能tutor。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和惊喜以及新的可能性。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依赖于学习活动和交互,而交互的双方不再仅仅依赖于单向的知识传递。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前教育情境下的角色变化和转换太过迅速。学习者能够通过Internet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教师不再是权威,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帮助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K12由于有高考的指挥棒,短时间内应该还是无法得到更大的自由和突破。
       学习内容早已不再是教材为王,就连教材本身都需要根据时代做出相当的转变。我们缺少的不是内容,而是从内容中发现精华的能力。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的老师,互联网所构建的世界大到我们无法想象。今天看到一个2020年最需要的工作技能一文,意义建构排在了第一位。在前两天的博文中,我听到的那个说法(”读书又不是为了记住“),我们需要更好地学习思考,利用能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如何更好地思考。
       终于说起了教学媒体。十年前,在我读高中那三年,学校还没有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估计因为我们不是沿海,当时还没有发展的那么好,听bf说他们学校已经配上了)。Anyway,全校唯一的两个多媒体就是被用作每周一次英语课上公开课之用,也就是此处所说的教学媒体,承担传播教学内容的作用。可能是教学媒体这个词就会让人不自觉得将它看做是传播工具。我想把它换做”教学&学习工具“。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智慧教室等都归到此类。一方面继续承载原有的传播职责,另一方面,各种学习工具需要成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支持他们进行学习的探索,发展认知能力、交流和协作能力。
       此外,余胜泉教授曾提出人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人与人之间有效的连接有助于构成社会认知网络,实现真正的泛在学习。泛在学习描绘了一幅理想的蓝图: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利用能取得的工具获得适合情景的学习内容(物)和学习支持(人)。

    3.  2020年最需要的工作技能        
十大工作技能
驱动力
意义建构
智能机器
社会智力
智能机器、全球化
新思维与适应性思维
智能机器、全球化
跨文化竞争力
全球化、超架构组织
计算思维
新媒介生态、可计算世界
新媒体的读写能力
老龄化、新媒介生态、超架构组织
跨学科能力
老龄化、全球化
设计理念
超架构组织、全球化
认知负荷管理
超架构组织、全球化及新媒介生态
虚拟协作能力
超架构组织、全球化
       上面刚说完,现在却的不是内容,人人可以感受到的信息超载要求我们具备基础的辨别和信息筛选能力。如果自身尚且不具备,就从跟随一些大牛开始吧,让专家帮忙做筛选。当然,这可能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看到的永远都是一个经过筛选的、甚至可能是带有偏见的信息子集。所以应对这些还需要加上自己的思考,这也就进一步加强了思考力的锻炼。
       全球化、互联网化的时代背景,把整个世界变小了,每一个网络人可以很容易地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建立联系。从六度分隔的理论来说,小明能通过不超过六个人的关系与奥巴马建立联络。这种跨文化给全球化教育的实现带来了曙光,不少中小学和大学都建立的跨国的协作,多个国家开展远程跨校授课已经成为了现实。建立基于网络的虚拟合作团队被更广泛地采纳。基于兴趣的网络社群(比如豆瓣小组)就是一个案例。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网络上寻求帮助。
       教育更多地向解决实践问题倾斜,而实践问题常常是复杂的非良构问题。跨学科思维、多视角、善于寻求帮助等能力都成为了很重要的技能。科技在不断发展,天晓得过十年二十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这种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了我能力所能预见的,毕竟十几年前哪个同学有个传呼机还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可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但我一直坚信的是不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境地,人永远无法被机器取代的是思维的变通性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前段时间看过一个电影《她》,里面讲了一个虚拟的操作系统能完全以人的思维工作,同时与几百人保持着恋爱关系。Jesus!这要是变成现实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人所独具的元认知能力和社会智能,对于今后的顺利工作是必不可缺的。
       愿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应对全球化、互联网化的生活做好准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