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 描述 |
---|---|
os.getcwd() | 得到当前工作的目录 |
os.listdir() | 指定所有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名,以列表的形式返回 |
os.mkdir() | 创建目录 |
os.rmdir() | 删除指定目录 |
os.remove() | 删除指定文件 |
os.rename() | 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
os.path.isfile() | 判断指定对象是否为文件。是返回True,否则False |
os.path.isdir() | 判断指定对象是否为目录。是True,否则False。 |
os.path.exists() | 检验指定的对象是否存在。是True,否则False. |
os.path.split() | 返回路径的目录和文件名。 |
os.chdir() | 改变目录到指定目录 |
os.system() | 执行shell命令 |
os.path.join(path, name) | 连接目录和文件名 |
os.path.getsize() | 获得文件的大小,如果为目录,返回0 |
os.path.basename(path) | 返回文件名 |
os.path.abspath() | 获得绝对路径 |
os.path.dirname(path) | 返回文件路径 |
文件是一个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的数据序列,可以包含任何数据内容。概念上,文件是数据的集合和抽象,类似地,函数是程序的集合和抽象。用文件形式组织和表达数据更有效也更为灵活。文件包括两种类型: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二进制文件直接由比特0和比特1组成,没有统一字符编码,文件内部数据的组织格式与文件用途有关。进制文件和文本文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统一的字符编码。无论文件创建为文本文件或者二进制文件,都可以用“文本文件方式"和“二进制文件方式"打开,打开后的操作不同。
打开模式 | 含义 |
---|---|
‘r’ | 只读模式,如果文件不存在,返回异常FileNotFoundError |
‘w’ | 默认值覆盖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完全覆盖源文件 |
‘x’ | 创建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返回异常FileExistsError |
‘a’ | 追加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在原文件最后追加内容 |
‘b’ | 二进制文件模式 |
’ t’ | 文本文件模式,默认值 |
‘+’ | 与r/w/x/a一同使用,在原功能基础上增加同时读写功能 |
f = open( 'b.txt',' r',encoding= 'gbk' )
f.read()
遇到有些编码不规范的文件,你可能会遇到UnicodeDecodeError ,因为在文本文件中可能夹杂了一些非法编码的字符。遇到这种情况, open()函数还接收一个errors参数 ,表示如果遇到编码错误后如何处理。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忽略:
f = open( /users/michael/gbk.txt', 'r', encoding= 'gbk',errors= ' ignore' )
f = open('c.jpg', 'rb' )
f.read()
b'\xff\xd8\xff\xe1\x00\x18Exif\x00\x00...' #十六进制表示的字节
程序执行完毕后,系统会关闭由该程序打开的文件,但更好的做法,是在文件使用完毕后,由程序调用close()方法关闭文件。
实际上,计算机中可打开的文件数量是有限的,每打开一个文件,就会占用一个“名额”,当该“名额”耗尽后,系统将无法再打开新的文件。此外,当文件以缓冲方式打开时,磁盘文件与内存间的读写并不是即时的,若程序因异常关闭,可能导致缓冲区中的数据无法写入文件,造成数据丢失。
综上所述,在文件使用完毕后,及时使用close()函数关团文件是有必要的。
示例如下:
f = open('a.txt','w') #以w方式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会创建此文件)
f.close() #关闭文件
#读取b文件的全部内容
f = open(' b. txt','w')
f. read ()
#从指定文件中读取指定字节的数据
>>> f = open("./a.txt")
>>> f.read(5) #从a. txt中湊取5个字节
'hello'
>>> f. read(3) #从a. txt中奬取3个字节
' it'
>>> f.read() #湊取剩余的全部数据
'heima. \nhello itcast. hello world.'
>>> f. read() #再次调用,读取到的数据为空
#按行读取
>>>f. readline()
'Hello World1111\n'
>>>f. readline()
'222222\n'
>>>f. readline ()
''
>>> f = open('a.txt','w') #要写入内容,必须要先打开文件
>>> f.write("hello itheima. \n")
15 #本次写入文件的字节数>
>>> f.write("hello itcast." )
13 #本次写入文件的字节数
>>> f.write("hello world.")
12 #本次写入文件的字节数
>>>f.close() #关闭文件
●你可以反复调用write()来写入文件,但是务必要调用f.close0来关闭文件。
●当我们写文件时,操作系统往往不会立刻把数据写入磁盘,而是放到内存缓存起来,空闲的时候再慢慢写入。
●只有调用close()函数时,操作系统才保证把没有写入的数据全部写入磁盘。忘记调用close()的后果是数据可能只写了一部分到磁盘,剩下的丢失了。所以,还是用with语句来得保险:
with open('test.txt','w') as f:
f.write('hello world!')
用户可通过tell()函数获取当前的读写位置,以操作文件a.txt为例,tell()的用法如下:
>>>f = open("a.txt")
>>>f.tell()
0
>>>f.read(5)
'hello'
>>>f.tell()
5
>>>f.close()
由以上示例可知,打开一个文件后,文件默认的读写位置为0;当对文件进行操作后,文件的读写位置也随之移动。
一般情况下,文件的读写是顺序的,但并非每次读写都需从当前位置开始。Python提供了seek()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控制文件的读写位置,实现文件的随机读写。
语法为:seek(offset, from)
其中参数offset表示偏移量,即读写位置需要移动的字节数; from用于指定文件的读写位置,该参数的取值为: 0. 1、2,它们代表的含义分别如下:
0:表示文件开头
1:表示使用当前读写位置
2:表示文件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