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fmpeg命令行转压视频

ffmpeg -i input.mp4 -vcodec libx264 -preset fast -crf 20 -y -vf "scale=1920:-1" -acodec libmp3lame -ab 128k output.mp4

-preset:指定编码的配置。x264编码算法有很多可供配置的参数,不同的参数值会导致编码的速度大相径庭,甚至可能影响质量。为了免去用户了解算法,然后手工配置参数的麻烦。x264提供了一些预设值,而这些预设值可以通过preset指定。这些预设值有包括:ultrafast,superfast,veryfast,faster,fast,medium,slow,slower,veryslow和placebo。ultrafast编码速度最快,但压缩率低,生成的文件更大,placebo则正好相反。x264所取的默认值为medium。需要说明的是,preset主要是影响编码的速度,并不会很大的影响编码出来的结果的质量。压缩高清电影时,我一般用slow或者slower,当你的机器性能很好时也可以使用veryslow,不过一般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crf: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选项,用于指定输出视频的质量,取值范围是0-51,默认值为23,数字越小输出视频的质量越高。这个选项会直接影响到输出视频的码率。一般来说,压制480p我会用20左右,压制720p我会用16-18,1080p我没尝试过。个人觉得,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低于16。最好的办法是大家可以多尝试几个值,每个都压几分钟,看看最后的输出质量和文件大小,自己再按需选择。

其实还有-b 1024k这样的参数,但是我发现-crf设置上后-b就不管用了。根据我自己的简单尝试,压制5D2拍摄的一段18秒1920x1080的视频(下午自然光、图像简单、大面积白墙、只有一扇黑门)crf和压出来的文件大小关系如下:

crf 文件大小
16 54M
18 39M
20 25M
22 17M
24 11M
26 7.3M
28 5.0M
30 3.6M
32 2.7M
默认 14M(crf为23)

又比较了一下crf在20、28、32时的视频质量,发现32还是能看出质量下降的,20的确非常精细,但28跟20之间的差别并不是那么大,crf值设置在26-28之间比较好。如果对尺寸有要求,什么都不设,用默认的也行(可能是31)。

另外,关于preset,slow和fast只跟运行时间有关,slow跑的时间比fast长不少,slow出来的mp4文件会小一些(12M),fast出来的文件会大一些(14M),但视频质量的差距并不明显。

如果把原视频尺寸从1920x1080缩小到960x540,则视频尺寸变为了:

crf 文件大小
16 11M
18 6.7M
20 4.4M
22 3.0M
24 2.1M
26 1.6M
28 1.3M
30 1.1M
32 893K
默认 2.5M(crf为23)

 综上,对质量要求较高时,选22以下;对尺寸要求非常高时,选26(但质量确实是会稍差一些),否则选24的性价比比较高(或者默认的23也行),如果对尺寸实在要求非常非常高,那就28以上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ffmpeg命令行转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