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事务更新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6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7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8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9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0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1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2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3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4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5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6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7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8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19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0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1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2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3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4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5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6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7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8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29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0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1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2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3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4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5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6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7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8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39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0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1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2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3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4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5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6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7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8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49张图片

 

从某种角度看:二段锁协议是调度器实现串行化的依据的准则。

冲突锁的定义很明显是要保证执行冲突操作的两个事务是可串行化的,以便对应的前趋图中不会产生环。当两个事务在某个数据项上有冲突操作时,先访问数据库的事务就先取得

相应的锁先执行,而在该经历对应的任何一个等价串行经历中另一个事务就必须在前一个事务后面了。如果另一个事务拥有前一个事务在稍后的执行中需要的一个锁,那么就会导致死锁,这样其中一个事务必须异常终止

 然而严格意义上的可串行化必须通过二段锁协议,但是会造成死锁与等待现象,因此为了兼顾效率,不得不降低要求,哪怕不是严格的可串行化,因此出现了四种隔离级别。他们依次放宽了对冲突的处理。

所谓的幽灵更新异常是指谓词锁是短期锁,之后可以在表中插入数据,由此产生了幽灵更新异常。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0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1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2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3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4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5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6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7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8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59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60张图片

 

第十章 事务更新_第61张图片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nvisible2/p/7103038.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章 事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