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天津科技大学物理实验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班级 186*** 组 6*** 姓 名 **龙 学号 1****306 实验成绩
周(双)星期 二 (下午)同组人 实验台号 教师签字

[实验目的]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调节方法
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
增强对条纹可见度和时间相干性的认识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和HeNe激光器、小孔光阑、短焦透镜(扩束镜),等。

[实验原理]
1.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光路图如图1所示)
光程差为 
  
第k级条纹对应的入射角应满足条件

光源S发出的光射向A板而分成(1)、(2)两束光,这两束光又经 和 (图中被隐藏)反射,分别通过G1的两表面射向观察处O,相遇而发生干涉,G2作为补偿板的作用是使(1)、(2)两束光的光程差仅由 、 与A板的距离决定。
由此可见,这种装置使相干的两束光在相遇之前走过的路程相当长,而且其路径是互相垂直的,分的很开,这正是它的主要优点之一。从O处向A处观察,除看到 镜外,还可通过A的半反射膜看到 的虚像2’, 与 镜所引起的干涉,显然与 、 引起的干涉等效, 和 形成了空气“薄膜”,因 不是实物,故可方便地改变薄膜的厚度(即 和 的距离),甚至可以使 和 重叠和相交,在某一镜面前还可根据需要放置其他被研究的物体,这些都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方便。

[数据记录和处理]
转动鼓轮,观察到干涉条纹中“吞”“吐”变化。中心每“生成”或“吞进”30个干涉条纹记录一次数据,连续记录6次。
选择M1镜的一个初始位置,作为第一列填入表格,每“生成”或“吞进”30个干涉条纹时M1镜的位置填入表格其它列中。

测量编号 1 2 3 4 5 6
D(mm) 29.53000 29.53942 29.54888 29.55840 29.56790 29.57740

 利用逐差法,根据上面的数据算出三组差值,并填入下表

测量编号 1 2 3
(mm)
0.0284 0.0285 0.0285

数据处理

∆D分别为D4-D1,D5-D2,D6-D3,即
29.55840-29.53000=0.0284mm
29.56790-29.53942=0.0285mm(约等于)
29.57740-29.54888=0.0285mm(约等于)

∆D平均值约为0.02846mm
λ=2*∆D平均值/90=633.33nm(注意单位)

[结果表达]
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计算得出该实验中He-Ne激光的波长为λ= 633.33 (nm)

[思考题]

  1. 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如何改变两束光的光程差?

光程差δ随着入射角θ的变化而改变,放入介质后调节微动旋钮,可以观察到圆圈的吞吐现象,说明光程差发生了改变。

  1. 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条纹中心每“吞”进(或“吐”出)一个圆形条纹,到达该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变化多少?

变化了一个波长,因为光程差为kλ(k=1,2,…)时为纹,每吞、吐一个圆形亮纹,在原亮纹位置被光程差(k+1) λ或(k-1) λ亮纹替代,故两束光光程差变化一个λ。

3、在测量之前如何调整微动鼓轮的零点对齐?若不调整零点对齐,测量数据时会造成什么影响(可以举例说明)。

按某一方向旋动微调鼓轮,观察到圆环的冒进或缩后,继续按原方向旋转微调鼓轮使其 0 刻线与准线对齐,然后以相同方向转动粗调鼓轮,之后在读数窗内观察,使其与某一刻读与准线对齐,此时调零完成。
若不调零,测量中第一次测量数据会产生巨大误差,因为微调鼓轮有一段转动是无效的,此误差为人为误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天津科技大学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