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准备
1)Linux环境3台,分别安装centos7系统
ip1:192.168.1.10
ip2:192.168.1.12
ip3:192.168.1.13
备注:
ZooKeeper 集群如果要对外提供可用的服务,必须要有过半的机器正常工作并且彼此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因此要有n台的容灾数,就必须有2n+1台机器集群,如果是4台服务器其实和3台的容灾能力是一样的只能挂掉1台
2)环境安装jdk1.8,并配置好环境变量
3)创建zookeeper、日志文件夹等
[root@localhost opt]# mkdir zookeeper --创建zookeeper文件夹
[root@localhost opt]# cd zookeeper/
[root@localhost zookeeper]# mkdir zkdata --存放快照日志、进程id、节点名称myid
2.下载、解压、安装、配置
1)下载
[root@localhost zookeeper]# cd /opt/zookeeper/
[root@localhost zookeeper]# wget https://mirrors.cnnic.cn/apache/zookeeper/zookeeper-3.4.13/zookeeper-3.4.13.tar.gz
2)解压
[root@localhost zookeeper]# tar -zxvf zookeeper-3.4.6.tar.gz
3)修改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zookeeper]# cd zookeeper-3.4.13/
[root@localhost zookeeper-3.4.13]# cd conf
[root@localhost conf]#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zoo_sample.cfg 这个文件是官方给我们的zookeeper的样板文件,给他复制一份命名为zoo.cfg,zoo.cfg是官方指定的文件命名规则
zoo.cfg主要配置如下
tickTime=2000 --心跳维持时间
initLimit=10 --leader初始化连接节点时间
syncLimit=5 --leader与节点心跳时间
dataDir=/opt/zookeeper/zkdata
#dataLogDir=/opt/zookeeper/zkdatalog
clientPort=12181
server.1=192.168.7.100:12888:13888
server.2=192.168.7.101:12888:13888
server.3=192.168.7.107:12888:13888
#server.1 这个1是服务器的标识也可以是其他的数字, 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用来标识服务器,这个标识要写到快照目录下面myid文件里
#192.168.7.107为集群里的IP地址,第一个端口是master和slave之间的通信端口,默认是2888,第二个端口是leader选举的端口,集群刚启动的时候选举或者leader挂掉之后进行新的选举的端口默认是3888,这两个端口也可自定义其他,但是集群里面所有节点都要跟着改
备注:
#tickTime:这个时间是作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initLimit:
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 Zookeeper 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 Leader 的 Follower 服务器)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当已经超过 5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 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 秒
#syncLimit:
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与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5*2000=10秒
#dataDir:快照日志的存储路径
#dataLogDir:事物日志的存储路径,如果不配置这个那么事物日志会默认存储到dataDir制定的目录,这样会严重影响zk的性能,当zk吞吐量较大的时候,产生的事物日志、快照日志太多
#clientPort:
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修改他的端口改大点
4)创建myid文件
#server1
echo "1" > /opt/zookeeper/zkdata/myid
#server2
echo "2" > /opt/zookeeper/zkdata/myid
#server3
echo "3" > /opt/zookeeper/zkdata/myid
重要配置说明
1)myid文件和server.myid(启动时自动生成进程ID) 在快照目录下存放的标识本台服务器的文件,他是整个zk集群用来发现彼此的一个重要标识。
2)zkEnv.sh 是主要配置,zookeeper集群启动时配置环境变量的文件
3、启动服务并查看
1)启动服务
#进入到Zookeeper的bin目录下
cd /opt/zookeeper/zookeeper-3.4.6/bin
#启动服务(3台都需要操作)
./zkServer.sh start
2)检查服务状态
#检查服务器状态
./zkServer.sh status
通过status就能看到状态:
./zkServer.sh status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opt/zookeeper/zookeeper-3.4.6/bin/../conf/zoo.cfg #配置文件
Mode: follower #follower是子节点,主节点是leader
zk集群一般只有一个leader,多个follower,主一般是相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而从主同步数据,当主挂掉之后就会从follower里投票选举一个leader出来。
通过status查看状态如果有报错:Error contacting service. It is probably not running.
最可能问题点:
1)检查zoo.cfg配置文件,是否每节点配置的serverIP和端口都一致
2)检查myid,是否跟zoo.cfg配置的对应
3)检查防火墙,可以直接关闭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关闭
4)如果集群有超过半数没启动,也会报这个错误,只要把其他几台启动下,再查看就正常了
5)检查修改完记得对zookeeper进行重启,再查看状态
./zkServer.sh restart
4、还有一个需要注意
ZooKeeper server will not remove old snapshots and log files when using the default configuration (see autopurge below), thi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operator
zookeeper不会主动的清除旧的快照和日志文件
但是可以通过命令去定期的清理。
#!/bin/bash
#snapshot file dir
dataDir=/opt/zookeeper/zkdata/version-2
#tran log dir
dataLogDir=/opt/zookeeper/zkdatalog/version-2
#Leave 66 files
count=66
count=$[$count+1]
ls -t $dataLogDir/log.* | tail -n +$count | xargs rm -f
ls -t $dataDir/snapshot.* | tail -n +$count | xargs rm -f
#以上这个脚本定义了删除对应两个目录中的文件,保留最新的66个文件,可以将他写到crontab中,设置为每天凌晨2点执行一次就可以了。
#zk log dir del the zookeeper log
#logDir=
#ls -t $logDir/zookeeper.log.* | tail -n +$count | xargs rm -f
其他方法:
第二种:使用ZK的工具类PurgeTxnLog,它的实现了一种简单的历史文件清理策略,可以在这里看一下他的使用方法 http://zookeeper.apache.org/doc/r3.4.6/zookeeperAdmin.html
第三种:对于上面这个执行,ZK自己已经写好了脚本,在bin/zkCleanup.sh中,所以直接使用这个脚本也是可以执行清理工作的。
第四种:从3.4.0开始,zookeeper提供了自动清理snapshot和事务日志的功能,通过配置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 和 autopurge.purgeInterval 这两个参数能够实现定时清理了。这两个参数都是在zoo.cfg中配置的:
autopurge.purgeInterval 这个参数指定了清理频率,单位是小时,需要填写一个1或更大的整数,默认是0,表示不开启自己清理功能。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 这个参数和上面的参数搭配使用,这个参数指定了需要保留的文件数目。默认是保留3个。
推荐使用第一种方法,对于运维人员来说,将日志清理工作独立出来,便于统一管理也更可控。毕竟zk自带的一些工具并不怎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