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退役贴:旅程

退役的这天,训练室依旧挤满了人,洒着温暖的纯白色灯光,就像两年前初来时所见的那样。电脑前的那些人敲着代码,思考着我曾经思考的问题,走在我曾经走过的路上。

刚入学就知道了ACM集训队的存在,也报名了十一培训,但是听说培训后有场比赛,只有前20名的新生能够进队,于是就直接打消了进队的念头,参加培训也是想学点C语言,顺便碰碰运气。记得第一天上午的培训是刘学长讲的,除了C语言基础之外,刘学长还通过PPT给我们介绍了ACM这个比赛。其中一张赛场照片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是一片很大的空地,选手们穿着相同的比赛服坐在电脑前讨论着问题,每个桌子的旁边都飘着一束气球,五彩斑斓,恍若星河。

“ACM的赛场,真美啊……”后来我循着记忆在网上找到了这张图片。

我们那年十一培训的进度很快,五天时间要学完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数组与字符串、函数与结构体,以及冒泡排序。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初次接触C语言的新生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每天上午讲的课差不多能听懂一半,下午的训练赛也基本每道题都得问学长一两次才能解决。不过好在我的脑补能力还行,直到第四天讲结构体的时候终于开窍了,那天的训练赛结束后,我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翻进前20,处在第16名的时候,心里一动,想起一些本来已经放弃的东西,忽然觉得我或许可以干点什么。

最后的结果差强人意。新生赛,我在3个小时中做出了5道题,排名恰好也是16名,进预备队是稳了。但是有两道题明明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了,交上去却都错到最后。只要再多做一道就能挤进前十名拿个三等奖,但终究没拿到,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后来发现预备队扩大了选拔的规模,选了38个人进队,分成前18和后20两批,每周日上午打比赛重新排位分组。并且新的挑战又来了,11月份的校赛会选拔正式队员,大概选20-30个。

在预备队的第一周过得很充实,十一期间基础不牢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代码能力太差,容易思维混乱,对字符串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为0,训练题进度直接就在前18的榜单里面垫了底,于是我开始在上课期间手写训练题、四处抓小伙伴恶补字符串,终于在周末写完了26道题中的25道,第26道的时候由于没有注意题目的截止时间,写完了没能交上去。

就这样十多天很快过去了。第二周周四,学长突然通知我们10月25号在理工有一场新生赛,所有人自由组队,选拔出前6名的队伍去参赛。那个时候我在外面吃饭没有看见通知,直到晚上lxt给我打电话问我想不想跟她和cyy组队的时候才知道这事。我很高兴地答应了。紧接着在那周的选拔赛上,我们有惊无险地拿了第五名,顺利出线。

过了两天学长说他把时间记错了,理工新生赛是10月29日,而2016年的10月29日正好是我的十八岁生日。那天我们学校的六支队伍在赛场上血虐理工,我们队十道题过了九道,排名17,首次出战旗开得胜,尤其是还卡在生日这种节点上,让我更觉得自己跟ACM或许有种缘份存在。看起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然而,我错了。

校赛选拔了26名正式队员后,我跟lxt和cyy也正式组队,每周开始有了组队赛的练习,这段时间我们的成绩都不好不坏,我作为手速选手时不时抢个一血也很开心。但是整个2017年我们队却颗粒无收。先是17年3月的省赛选拔赛,学校有8个名额,但是正好学长队很多,大一8个队只能上4个。我们队自认为是有实力出线的,但六场积分赛后却排了第5,跟第4只差一分。之后的东北赛名额更少,大一只有积分赛前2名上了。那段时间大概是我两年来最低谷的时候了,在这之前的日子我也经历过一些困难的时刻,无论如何都是想尽办法慢慢趟过去,唯独没想过放弃,可这次我崩溃了,第一次开始思考要不要继续下去。我们喜欢竞赛,喜欢那种击败对手,战而胜之的感觉,可是那些被打败的人呢?

最后我还是决定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甘心。不甘心连梦想的裙角都没看到就低着头溜走,那么既然以后还有机会,就该争取。省赛四省赛结束之后我们16级的分了算法组和项目组,我跟队友都选了算法。

之后是一个多月的暑假训练,到大二,队里走了很多人,有的是主动的,而更多的则是由于训练期间睡觉打游戏被踢掉的。最后剩下算法8人,项目5人。大二上学期是很忙碌的一段时间,我们忙着给新生出题、答疑,被安排了十一讲课的忙着做PPT,晚上的训练开始不明确规定时间,我也学会了一有时间就往实验室跑这项技能,令人沮丧的是由于下半年区域赛名额太少,我们没能参加区域赛。不过那时我们队本来就很菜,上了也是打铁,所以无所谓了。之后是接连不断的十一培训、周末培训,我们的座位搬到了一年前学长们的位置,对面那些空位再次坐满了新一批的新生,而校赛时我们也不再是坐在机位上紧张比赛的新生,我们变成了比赛的工作人员,十几个人完成了整个校赛的赛场布置、机器调试、秩序监督等几乎所有工作,让2017年的校赛愉快地结束了。

校赛结束后不久,这一年的所有区域赛也全部结束。学长们一共拿了五块铜牌,遗憾的是好几次都只差一点没有银牌,之后除了7哥所有人都退役了,我们也终于成为主力队员,开始准备2018年即将到来的十余场比赛。

18年上半年,按照分工,我们队参加的是省赛、东北赛和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女生专场,也就是CCPC女生赛。由于省赛和西安邀请赛是同一天,并且主力队中的另外两支队都去参加西安邀请赛了,省赛的名额立刻变得极其富裕,17级已经提前分过算法项目,算法的5支队全都参赛了,跟去年的我们相比他们运气真的太好了。

5月19日,省赛,前期略有失误,之后lxt在距比赛结束还有不到7分钟的时候过了F题,我们拿了银牌第六名,但遗憾的是只差一点没有拿到最佳女队。学弟中最厉害的队拿了金牌,学妹的女队也拿了银,剩下几支队也都是铜。省赛我校以1金2银3铜的好成绩结束。

5月20日,东北赛。没想到我们这场比赛血崩了,由于读错题卡了三个多小时,好不容易过了但是罚时爆炸,在全场3题、4题稳金的情况下,我们在比赛结束后1分钟调试好了金牌题的代码,但是交不上去了,含恨拿铜。

5月27日,CCPC女生赛。第一次离开哈尔滨,前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参赛。在这次比赛中我经历了作为一名手速选手最辉煌的时刻,面对清北复交等各种强校的大佬队,我拿下了全场的第一个一血。之后卡了一道题但是有惊无险,为集训队带回了我校女生赛的第一块奖牌,银牌。

除了我们之外,其他队伍的战绩也相当不错,一队在湘潭邀请赛和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宁夏)拿了两块银牌,另一队则拿了湘潭的铜牌和西安邀请赛的银牌。

暑假训练结束后,为了给18级的新生腾出位置,我们16级队员搬了实验室,在六楼度过了ACM生涯最后的一段时光。2018年区域赛各个赛站的网络预选赛,由于我届大佬和学弟大佬的带飞,我们学校几乎每场都打出来了名额。区域赛和上半年的各种地区赛、邀请赛都不一样,难度更高,更难拿奖,但奖牌含金量也是最高的。

9月24日,CCPC吉林站,承办学校是北华大学。这是我的第一场区域赛,北华大学给了我非常好的比赛体验,那天刚到学校门口,迎面就看见一个巨大的充气红色拱门,贴着“第四届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横幅,是为我们准备的。整个学校的主干道上、所有建筑上、路边、食堂里都拉满了与这次比赛相关的横幅,每所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志愿者负责引路、联络、发气球等事务,拿着饭票到食堂之后发现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专门的套餐,一个胖大叔站在旁边喊着“想吃什么就打什么!管够吃!”赛场是北华的网球馆,我们被安排在西北角,对面复旦,周围一圈大佬学校,全是我高考那年差100来分考不上的。很可惜最后我们打铁了,好像是铁牌第6,恼火的是我们已经把第四简单的铜牌题做出来了,但是一个第三简单的想法题却不知道为什么卡到最后。就是这样惨烈的成绩,却莫名其妙地拿了最佳女队,我校建队以来的第一块最佳女队。另一个队伍稳了块铜牌,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吉林的旅程。

转眼到了2018年的十一培训,讲课的主力成了当年那些17级新生,我左右无事,也跟着参与了三天的答疑工作,还给330机房讲了第一天训练赛的题解。两年前我坐在330机房听课,两年后站在前面给人讲课,这种感觉还是挺梦幻的。吉林打铁后,我们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模拟练习,打的都是往年的ICPC区域赛,每一场都是铜牌水平,有的场次我校当年也派出了参赛队伍,我们的成绩甚至每次都比我校队伍好一点,这几次模拟赛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们的水平是够的,也增添了一定的信心。

10月13日,ICPC南京站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由于网络赛成绩很好,我们学校有三个名额,三个主力队全都去参赛了,报到前一天还在南京玩了一下午。然而南京还是铁了,甚至铁得更惨,回来后就完全慌了,想着只剩最后一场了,要是再铁就要身败名裂了。最后的一段时间也无心再训练,先玩了一周游戏,赛前那周不敢再玩游戏了,还是有空就去实验室,但什么也不干,去聊聊天转移注意力,心里也能稍微舒服点。

10月28日,ICP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即使万般恐惧,还是在10月26日中午坐上了前往徐州的火车,并努力平稳着心态。最后一战和之前的南京一样,都是在承办学校的体育馆,场地很宽阔,但290多个参赛队仍然是把体育馆塞满了。来之前有传闻说徐州的题会很难,但是真正打起来却发现比我想像得还要难。比赛开始后的85分钟,我们带着两次罚时AC了第一个题,而这个时候仅有60个左右的队伍过了题。时间又过去一个小时,我们从56名掉到70多名,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已经稳铜了。第一道题通过之后,剩下的三个半小时lxt都在写第二个题,可是这道题太难了,直到最后我们也没能AC掉它。

14点整,随着裁判的一声“比赛结束”,我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了。颁奖典礼定在一个半小时之后,这段时间内后台要完成获奖名单的确认以及视频制作等事务,我们选手就坐在原地等待。

终于是走到了最后一刻,记得两年前刚进队成为正式队员的时候,刘学长就告诉我们,之后的两年会过得非常快。当时不相信,觉得还有很长的路可走,直到现在才终于明白了,两年真的太快了。那时隔着电脑屏幕看到的赛场,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了身处其中的人之一,只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体育馆看台上方的窗户照进赛场里,金色的光焰看起来那么温暖。印着所有参赛学校校徽的彩旗在赛场周围围成一圈,选手们穿着相同的比赛服坐在场地里,上百个各色气球飘在空中,将整个场地映衬得更加璀璨。

“ACM的赛场,真美啊……”我靠在椅背上,有些怅然。

颁奖开始了,最先宣读的就是铜牌名单,大屏幕上的队名随着主持人的阅读而滚动着,我举起手机准备拍照,可即便早已经确定自己拿了铜牌,看到自己队名出现的时候双手还是控制不住地颤抖,拍了两次都有点拍花了。几分钟后,我站在台上,从颁奖嘉宾的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牌。

这一天也正是我19岁的最后一天,半夜零点,在徐州往哈尔滨西的火车上,我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

两年来一直绷着这根弦,突然松下来,竟然感觉有些无所适从。之后的日子大概就是玩玩游戏,跟新加入的SIPT的团队做做项目,等校赛到了就去打打杂,然后考个研,也就算完事了。以后或许会再有一队学妹,她们比我们更强,更聪明,会超过我们所取得的那些成就,那样的话就太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