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三个部分,PART 1主要讲概率,PART2讲读书、思考、创新的方法论,PART 3对我这么个文科生最新鲜,讲的是一些有意思的科普。
前两个部分因为是自己较为熟悉的内容,里面有的也在博客上看过了,所以看起来很快,第三个部分的内容应该是作者自己偏好的领域写的一些科普文,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我在博客上看过一部分,一些内容比较喜欢,一些自己兴趣不是很大,总的来说第三部分还是蛮有意思的,看第三部分的时候感觉作者可能性格蛮偏执的,较真的劲头很足~
第二部分讲一万小时的文是全书篇幅最长的,将一万小时里面的每一个因素都分拆进行了讲解,比之前的博文内容详尽了很多,读需要了解一万小时和如何完成一件困难的任务、持续进步都很有用。
从文章提供的信息量来看,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举例比较多因此看起来不会很费劲,全书对我来说大约有30%的新知识或是不是很熟悉的内容。这本书是同人于野的博客文集,我觉得这种出版还是很有意义的,将零碎的博文进行了一个分类的整理,通读之后能大致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方法、关注点和兴趣。博客文章通常比较零碎而随行,整理之后的内容从结构上看起来清晰许多。
PART 1反常识思维,内容的核心是对概率思维的认知和理解,这一部分文章都比较简短,大多通过对最近一两年比较热门话题引发的争论中的问题进行科学解释。
内容主要包括:
取舍思维tradeoff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人们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点的内容,对于不符合我们观点的内容,不仅不爱看,还会直接忽略(新闻节目、互联网内容)–>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
真理追求者agreeing to disagree:争论结果是达成一致。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
损失厌恶how we decide:人们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感情;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而冒险来自人的求偶本能。
理解随机、误差、独立随机事件、大数定律(接近本性)、小数定律(趋向极端)->参考《对伪心理学说不》
阴谋论:(intentional agents)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本能;(概率)合理性plausibility&可能性probability–>本能地寻找原因和理由
桥段TV Trope:观众追求的是好看而非真实;即使所有桥段都被编程了,商业片仍然可以很好看~
健康的经济学:(概率的计算)高风险高回报?
核电站:辐射、癌症与哲学
PART2 成功学的解药
“励志”:科学方法:大规模统计;->自控:论意志力的重要性;人的意志力能量来自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意志力的活动:做选择;冒险;美女会降低男人的意志力。怎么提高意志力?->“常立志”: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亚裔学生:中国文化不怎么擅长科学思维,却在意志力的实践上遥遥领先。
匹夫逆袭: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练习一万小时
最高级的想象力:儿童比大人容易想象是因为儿童大脑的前额叶皮质没有发育成熟,不容易专注,思维表现更开放。看似自由的想象,背后都有借鉴的根源(暗器、运功)。伟大的想象需要构建一个自洽的想象世界,并不自由,正因为这种不自由,难度也就更大。
思维密集度
超链接使阅读效果变差,一个人读书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对链接做决定则要时刻调动大脑的额前叶区,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进行相互的干扰。
有自闭症倾向的人最善于对信息定制、整理和排序。
阅读方法论与刘未鹏所著《暗时间》有相似之处。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仅仅有思想不叫创新,敢于用这个思想才叫创新。创新最大的特点是风险。思维可以无懈可击但实施过程饱含风险。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是明知道很可能失败却还要干,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过度自信。亚裔不爱冒险的性格与美国人爱冒险的性格的差异或许是土地文化与海盗文化的区别^_^
夺魁者本色:睾酮(无名指vs食指长度↑)+后天教育、文化传统
游戏的三个境界:好玩(随机)、追求成就感(即时回报)、体育&科学
穷人富人人脉结构不同:强关系、弱关系!
PART3 霍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