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阅读笔记|第一节-真实世界 经济学的视角

文章目录

        • 推荐读物
        • 001.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交易无处不在
        • 002. 马粪争夺案 - 公平往往伴随效率
        • 003.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破窗理论”的谬误
        • 004. 区分愿望与结果 - 经济学研究对象:“事与愿违”


推荐读物

  •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雷德福 著
  •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法]巴斯夏 著
  • 《蜡烛制造商关于禁止太阳光线的陈情书》 [法]巴斯夏 著
  • 《魔鬼经济学》 斯蒂夫·列维特 著
  •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 著

001.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交易无处不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市场交易为人们提供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可以在物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无中生有的产生幸福。

经济规律在几乎所有地方都会起作用。例如,在一个战俘营里:

  1. 交易:在人员与保障制度等相对稳定的战俘营中,战俘们为了能提高物质享受水平而实现了交易,除了物品交易外,甚至还有包括洗衣服、画肖像等劳动服务市场。
  2. 交易平台:战俘们在固定的地方将成交价格写在公告板上,这种行为有效的抑制了成交价格的不公平差距。
  3. 货币:战俘使用香烟作为货币。
  4. 劣币驱逐良币: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战俘使用劣质香烟或者手工再加工的香烟进行交易。
  5. 价格波动:面包的定期供应导致了面包的价格波动,在发放面包的前一天,其价格达到最大。
  6. 泡沫:传言战俘营将获得外界捐赠的一批香烟,于是战俘营里的商品价格普遍升高;而后传言被证明是假的,于是商品价格又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除此之外,战俘营中还包括跨境贸易户籍制度舆论压力仇富情绪

思考:什么情况下经济学理论不起作用?
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行为是全体或者部分人为了扩展自身幸福的边界而必将产生的行为。在美国的禁酒令时期也有酒类交易在偷偷进行。即使是社会制度全面崩溃的情况下,使用暴力即可获得自己想要的商品,交易行为也将存在,只不过这种交易可能很难健康发展或者大范围发展。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交易只是以小群体的行为存在,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将变得十分有限。当然,一旦秩序开始建立,不论何种形式的秩序,都将带来交易,带来经济学理论的用武之地。


002. 马粪争夺案 - 公平往往伴随效率

马粪争夺案讲的是,有人付出劳动,将路上丢弃的马粪收集起来准备取车来运回家中,但在取车的过程中,另一个人认为前一个人并未在马粪上做标记,于是他做好了标记、宣告了马粪的所有权。最终,法律将这些马粪的所有权判给了第一个人。

这个例子首先告诉我们,社会鼓励创造财富而非对财富做标记。当社会鼓励创造财富而非做标记时,人们创造财富与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会获得提升,同时人们在保护财富上所花的努力将少的多,”财富“将更有价值,这样社会也将更加富足。这背后也是尊重别人的财富这种普世的公正观念的体现。

这种公正观念,实际上是对效率的考量。当尊重别人的财富这种观念不被社会认同时,意味着将付出更多的努力保护产权——保护产权是需要消耗社会资源、会影响财富净值的。当社会公正时,除了个人的积极性将获得提高外,保护产权所需的资源也会变少,财富净值变多,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效率。


003.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破窗理论”的谬误

经济学帮助人们对需要比较的东西进行权衡与选择,而好的经济学能帮助我们在比较时发现某些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和后果。

破窗理论:顽童将窗户打破,户主去买玻璃,刺激了玻璃的生产,制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订单获得报酬,进而花钱去进行其它消费,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

按照破窗理论,破坏实际上造成了进步,例如自然灾害为下一轮就业和GDP增长带来机会。这种说法有许多其它变种,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破坏,我们将拥有更多资源去从事其它生产、创造更多财富——这些财富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是破坏发生后隐形的损失——这些损失导致破坏造成的那些直接财富价值清零、变成亏损。


004. 区分愿望与结果 - 经济学研究对象:“事与愿违”

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个人如何致富、国家如何富强

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学始于亚当·斯密,此前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符”的规律,而此后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过去的经济学可能认为,抱有美好的愿望是取得幸福的关键,让抱有美好愿望的人做事情能带来幸福。但是,美好愿望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坏的想法。这些难以一眼分辨的坏思想将导致一系列不好的结果。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就是这些好的愿望为何事与愿违,例如最低工资制度、同工同酬制度、福利制度等等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为何使弱势群体的境遇变得更差、一系列的保护濒危动物的法律颁布后为何这些动物越来越少……这些是经济学解决的问题。

当社会上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时,政府立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人具有能动性,新的法律下人将采取其它新的措施,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一系列行为的走向。与自然科学相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事与愿违的现象,实际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薛兆丰经济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