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资本侦探,作者李婷婷
在距离理想汽车成功挂牌纳斯达克仅一周后,另一家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正式递交招股书,寻求纽交所上市。
同样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理想和小鹏前后脚地奔赴资本市场——很难说这只是一个巧合。那么,小鹏汽车赴美 IPO 的背后,究竟是对掉队的恐慌?是跟风同行?还是属于新造车企业的时机已经来临?
无论如何,小鹏提交的招股书,又为市场了解造车新势力的真实境况提供了一份重要资料。从小鹏本身业绩来看,它并没能逃脱新造车的“亏损魔咒”,但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幅度已有收窄:
如果与蔚来上市之初让市场震惊的巨额亏损数字相比,小鹏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无疑好了太多。但是,随着新能源车行业在近两年中曲折成长,单靠 PPT 上的美好蓝图已经无法再打动资本。现阶段,基于真实的市场反馈以及盈利数字,资本正在对造车新势力进行更苛刻的审视。
与仅是“亏损收窄”的小鹏相比,新造车同行们已经先一步迈进或正在迈进毛利转正的节点:刚刚登陆美股市场的理想,今年一季度已经实现毛利转正,毛利率为 8.02%;蔚来也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第二季度蔚来毛利将由负转正,并称毛利率将超过5%,整车毛利率将超过3%,蔚来汽车 CEO 李斌在七月份的采访中再次强调,蔚来汽车二季报毛利率肯定会转正。
公开财务数据的造车新势力中,似乎只剩下小鹏还在大把“烧钱”。在同一个资本市场中接受投资人的检视时,小鹏处境将相对艰难。
紧随理想之后上市,对在毛利、交付水平上都落后一步的小鹏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蔚来、理想、小鹏正面 PK
6 月份还亲密合照的何小鹏、李斌、李想,他们各自代表的三家企业小鹏、蔚来与理想,即将在美股市场上同台竞技——在这之后,很难说三位大佬还有没有一起“忆苦思变”的好兴致,尤其是对于交付量、毛利水平都相对落后的小鹏来说。
回顾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历史,蔚来与理想都是在实现首款量产车 ES8、理想 ONE 的交付后,迅速推进 IPO 进程。
或许是受资本环境的影响,小鹏在 2018 年 11 月开始量产小鹏 G3 时,没有选择跟随蔚来脚步启动上市计划。直到今年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重新回转,在 5 月小鹏 P7 开始交付之后,属于小鹏的上市时机终于到来。
目前,小鹏共有 SUV 小鹏 G3、轿车小鹏 P7 两款车型在售。截至今年 7 月底,G3 总交付量为 1.87 万辆,P7 交付量为 1966 辆。
其中,G3 销售量在 2019 年二季度数据突出,主要是因为小鹏在该季度完成了 2018 年及 2019 年一季度累积订单的交付。此后,G3 的每季度交付量在 2200 至 3200 辆之间。SUV 是最受中国市场青睐的汽车车型之一,也是造车新势力们普遍选择制造的车型,除小鹏 G3 外,蔚来 ES8、ES6 以及理想 ONE 都属于 SUV 车型。
招股书中指出,G3 是 2019 年国内销量最高的三款电动 SUV 车型之一。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实际交付数据上看,小鹏与蔚来、理想在同一车型的竞争中,落后了一个身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蔚来、理想旗下 SUV 的售价都比小鹏 G3 高出十万元以上。
小鹏想要抢占新能源车市场,或许只能寄希望于刚刚实现量产的小鹏 P7。7 月份,P7 的交付量已经达到了 G3 的两倍,但是,小鹏想在轿车车型上实现突破,面对的将是特斯拉 Model 3 这一更为可怕的对手。
由于交付量及平均售价的差距,小鹏在今年的整体营收规模也略低于蔚来与理想。具体来看:
从盈利能力上比较,小鹏依旧处于劣势:
从小鹏本身来看,它在 2019 年全年毛利为-5.6 亿元人民币,2020 年上半年毛利为-3611 万人民币,对应毛利率分别为-24.2%、-5.0%。净利润方面,小鹏 2019 全年净利润为-37 亿元人民币,2020 上半年净利润为-8 亿元人民币,对应盈利率为-159.0%、-79.4%。
数据趋势显示,小鹏盈利能力在今年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是,79.4% 的净亏损率依旧值得警惕。在招股书中,小鹏也并未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变化趋势做出乐观预期,其提到“大额亏损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亏损,都可能在未来持续”。
对造车企业来说,影响毛利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整车销售成本。小鹏在今年的毛利率有明显提升,主要是因为对造车成本的控制,基于规模经济、议价能力提升、稀有金属及汽车部件市场价格的降低几点原因,小鹏在稀有金属及汽车部件上的支出降低。
影响小鹏净利润水平的则主要是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2019 年,小鹏的研发费率为 89%,今年上半年降低至 63%。人员组成方面,小鹏共有研发人员 1569 名,占比达到 42.7%。研发人员中,有 66% 从事汽车设计和工程,余下 17% 与 17% 分别从事自动驾驶及智能操作系统研发。
现阶段,与蔚来与理想相比,小鹏在研发上的投入力度更大。2020 年一季度,理想的研发费率为 22%,蔚来的研发费率为 38.1%。
费用高企,盈利困难,小鹏在此时选择赴美 IPO,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急需外部资本力量的输血。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小鹏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 受限制现金总值为 18.95 亿元。与去年 37 亿元人民币的亏损额度相比,小鹏的现金流显得有些捉襟见拙。同时,小鹏的资产负债率也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在 2018 年底开始量产后,2019 年资产负债率陡升至 69%,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 71%。
稍显紧张的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率迫使小鹏进行更多的外部融资。7 月,小鹏对外宣布已经完成签署由 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等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金额近 5 亿美元。本月初,小鹏再次完成总额为 9 亿美元的C+ 轮融资。此次 IPO,也是小鹏近一步寻求更多融资的手段。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造车新势力,由于创始人及投资方的背景华丽,一路以来都受到极大关注,也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三家企业即将在美股市场上狭路相逢,将会展开一场更直接地以业绩数据为衡量标准的比拼,这其中,小鹏似乎并不占优势。
三家成立时间接近、背景相仿的企业,呈现出了三种完全不一样的经营状态。这背后,可以观察到三家企业造车思路的差异。
贴身打特斯拉
在新造车赛道中,小鹏是一家技术标签尤为突出的企业,但是“技术”似乎已成为新造车比拼中不那么重要的因素。
对技术的重视从创始团队的组成中就可窥见一二。长期以来,由于其核心创始人何小鹏的光芒过于耀眼(UC 联合创始人,曾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大众往往忽略了小鹏的另两位联合创始人:
从股权组成来看,何小鹏为最大股东,持股 31.6%,夏珩及何涛分别持股 4.9%、1.6%。此外,高管中持有股票的还有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其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财务、投融资相关工作,持股 2.8%。
机构投资者方面,持股最多的为淘宝中国公司,持股 14.4%,位列小鹏第二大股东。
基于创始团队身上厚重的技术标签,小鹏的造车思路也明显更着重于技术研发——上文已经提到,小鹏近两年的研发费率在 60%-90% 之间,高于理想与蔚来。
这造就了小鹏旗下新能源车的最主要竞争力:处于业内领先地位的自动驾驶技术及车载智能操作系统。
招股书中介绍,小鹏的自动驾驶系统为 XPILOT,可提供辅助驾驶及泊车功能。目前,在 G3 及 P7 上搭载的是 XPILOT 2.5 版本,可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自适应转弯控制、车道中心控制、自动换道和自动停车。截至 6 月底,小鹏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累计行驶 2510 万公里,车道中心控制功能累计行驶了 1110 万公里。
小鹏在招股书中透露,其预计在 2021 年初推出 XPILOT 3.0 版本,新版本将增加高速公路导航自动驾驶及更先进的自动泊车功能。招股书提到,XPILOT 3.0 预计将提供目前乘用车中可商用的最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功能。
操作系统方面,小鹏车载系统为 Xmart OS,可支持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导航及应用下载等功能,支持用户访问第三方服务和娱乐信息。小鹏还提到,其在软硬件集中及E/E架构上的技术能力,可以支持起操作系统有效地进行 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更新,以在车辆生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小鹏的发展策略里有明显的特斯拉影子,模仿、贴身近打特斯拉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帮助小鹏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将小鹏置于特斯拉最近的射程区间,危险系数提升。
此前,特斯拉曾以 Autopilot 技术源代码被窃为由,对其前员工、现小鹏汽车员工曹光植提起诉讼,并引起广泛讨论。小鹏后来回应,这是特斯拉“对一个年轻的竞争对手明显的霸凌”。
小鹏与特斯拉之间的竞争还不止于此,相比起还有待观望的自动驾驶技术,小鹏在今年推出的新车型 P7 直接与 Model 3 对标,表现出要与特斯拉一较高下的野心。在招股书中,小鹏还透露了下一步的造车计划,小鹏预计在 2021 年推出第三款新能源车,依旧选择了轿车车型。
招股书中,小鹏也将 P7 与包括 Model 3、比亚迪汉在内的多款新能源轿车做了详细地参数对比。其中,小鹏 P7 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续航里程,其招股书提到,小鹏 P7 706km 的续航里程是国内市场中电动汽车能实现的最长续航里程。
7 月份,P7 的交付量突破一千关卡,达到 1641 辆,这与小鹏同期交付量对比还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与特斯拉相比就差得太远了——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在华交付超过三万辆。
差距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 Model 3 的降价,消解了一部分 P7 的价格优势,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小鹏的品牌力与特斯拉还有极大差距,而品牌始终是影响国内消费者购车选择的重要因素,小鹏现阶段的技术优势,并不足以撼动消费者对特斯拉品牌的追捧。
这是国内新造车品牌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消费者似乎并不那么在乎车辆的续航能力、技术优势、性价比,而始终处于对特斯拉品牌的信任与追捧中。
8 月初,李想在微信群聊中分享了 6 月份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新能源车销量数据——特斯拉 Model 3 在三地都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车型销量高出一倍以上。李想感叹说:“灭顶之灾,一辆 445 公里续航的车(Model 3)干翻了一切。”
“还都在拼谁的续航里程更长,比来比去的一个月几百辆,所有人眼看着特斯拉从所有人身上碾压过去。”李想的话语中充满对市场现状的困惑与不满,“比续航、比智能、比性价,这三个已经都赢了也没改变任何结果。”
李想微信群聊记录
无论是对小鹏,还是理想、蔚来,要追赶特斯拉都还是一条漫漫长路。事实上,现阶段市场也很少将它们与特斯拉做过多的比较,而更关注国内新势力企业们的内部竞争。
在蔚来、理想成功上市,小鹏递交招股书后,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的造车思路已经相对明晰了:蔚来遵循特斯拉的路线,大力投入服务和品牌;理想强调效率与务实,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解决用户里程焦虑;小鹏重点投入于技术研发,希望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快人一步。
三者的思路各不相同,也各有优势与隐患。蔚来在交付量、收入规模及品牌打造上,都相对领先,但是在市场推广及用户服务上大笔砸钱的策略,也让它一度陷入现金流危机,现阶段依旧是依靠外部资本支持。理想靠严格的成本管控及特殊的技术路线,最先一步实现毛利转正,但未来一定是属于纯电动车的,随着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充电桩车桩比的提升,理想现有的优势将被逐渐消解。
小鹏在技术上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是,对现阶段的消费者来说,它们对新能源车的技术差别并不敏感,这或许是导致小鹏在交付量上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技术优势的体现或许还要等到汽车产业迈进下一个阶段。汽车产业的变革分为四个阶段,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目前,行业依旧处于电动化阶段,竞争重点仍以电池技术、续航能力为核心,而小鹏似乎将筹码压在了智能化、网联化的阶段。
短期内很难判断几种造车思路的可行性,这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最终由市场给出答案。但对寻求美股上市的小鹏来说,它必须要做好一次次与蔚来、理想、甚至是特斯拉进行直接地业绩数据比较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