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七) OSPF链路状态协议实验

基本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1

en
conf t
host R1
no cdp run
int s1/1
ip add 12.1.1.1 255.255.255.0
no shut
# ospf后面是进程号
int fa 0/0
ip add 123.1.1.1 255.255.255.0
no shut
router ospf 1
network 12.1.1.0 0.0.0.255 area 0
# ip子网和反掩码,任何在此ip地址范围内的接口都运行OSPF协议 area 0指的是区域号
net 123.1.1.1 0.0.0.0 area 0
# 只有一个ip地址可以满足要求

R2

en
conf t
host R2
no cdp run
int s1/0
ip add 12.1.1.2 255.255.255.0
no shut
int fa 0/0
ip add 123.1.1.2 255.255.255.0
no shut 
router ospf 1
network 0.0.0.0 0.0.0.0 area 0

R3

en
conf t
host R3
no cdp run
int fa 0/0
ip add 123.1.1.3 255.255.255.0
no shut
#配置两个环回接口
int lo0
ip add 3.3.3.3 255.255.255.0
int lo1
ip add 33.3.3.3 255.255.255.0
router ospf 3
net 3.3.3.3 255.255.255.0 area 0
network 123.1.1.0 0.0.0.255 area 0

r1使用show ip route
CCNA(七) OSPF链路状态协议实验_第1张图片
“[110/2]”这里的110是OSPF的管理距离,2是OSPF的度量值。“via 123.1.1.3”是路由下一跳的IP地址,“00:00:42”是路由存在的时间,“FastEthernetO/0”是本路由器的外出接口。从这里看到与RIPv2和EIGRP协议的一点不同是,OSPF不支持自动汇总。OSPF支持手工汇总,OSPF的手工汇总要在区域的边界上执行,CCNA中只涉及单区域的OSPF配置,也就讨论不到手工汇总问题了。
R1学不到R3Loopback1接口的路由,原因是因为R3没有宣告该接口。
CCNA(七) OSPF链路状态协议实验_第2张图片

  • Neighbor ID:指的是邻居路由器的RouterID。从这里的输出可以看到,R3的RID是33.3.3.3,R2的RID是123.1.1.2。R1和R2通过不同接口建立了两次邻居关系。
  • Pri:OSPF邻居接口的优先级,接口优先级主要用于DR和BDR的选举。以太网接口需要选举DR和BDR,接口的优先级默认是1。点对点链路不需要选举DR和BDR,接口的优先级是0。可以在路由器上使用“show ip ospf interface”命令查看接口的优先级,R1的显示如下:
    CCNA(七) OSPF链路状态协议实验_第3张图片
    从上面的输出中,可以发现很多信息。路由器R1Fa0/0接口所在的区域是Area 0,OSPF的进程号是1,路由器的RID是123.1.1.1,网络类型是广播,接口花费是1。本路由器在这个以太网段的角色是BDR,接口的OSPF优先级是1,该网段的DR是123.1.1.2,该以太网接口的Hello间隔是10秒,死亡时间是40秒。
  • State:邻居路由器的状态。“FULL”表示已经建立了邻接关系,R3是DROther,R2是DR,本路由器是BDR。在点对点链路上没有DR和BDR的选举,显示的是“”。
  • Dead Time:显示邻居的死亡时间,如果该值减小到0,邻居消失。该值默认是Hello间隔的4倍。
  • Address:邻居直连接口的IP地址。
  • Interface:本路由器的外出接口。
    从上面的输出中,可以看到R1有3个邻居,并且都建立了邻接关系

不要沉迷于输指令…原理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