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游记


  10月4日,听说是十一长假期间最后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所以决定去转转。原本打算去颐和园,算了一下往返的路程时间觉得有些远,就改成去天坛。

  天坛也不错,看名字就知道是祭天的地方。

  坐地铁到崇文门站下车后,几个人步行走到天坛。很早前就从书本上了解一些关于天坛的介绍。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会祭天,因些也会修建各式各样的祭天场所。听评书也听到关于祭坛的描述。从大禹治水前祭天的祈祷到每个皇帝登基时祭天的奉行于天命。试想哪儿一个祭祀的正主心里是真正的虔诚呢,相信他们自己都清楚,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个正义的名分,从精神上维系群体的共识。按现在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心理战略的需要。祭祀所信奉的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信仰。对于信仰,是严肃的,庄严的。每一次祭祀都有其壮观的一面。多的人,大的地方。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想到韩信点兵的场面,大兴土木设坛拜将,只为一求庄严及气势。一个将军都是这般规模,可想而知皇帝是什么的场面了。这一切将从书本上的认知转为亲身感受,难免有一些激动与兴奋。

  从崇文门地铁到天坛公园北门用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几个人边走边聊天并不觉得远。十一长假人就是多,公园前有很多人排队买票。票分两种,单票与联票。我们购买的是联票,价格还可以,才35元一张。走入天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绚丽的花丛及绿意正浓的松林。立时感觉空气变得清新起来,心情格外的好。第一站我们首先到的景点是祈年殿,藍瓦金頂非常的壮观。呵呵,远远望去感觉就像清朝皇帝头顶上的帽子。想想电视剧中清朝皇帝带的帽子是不是很像。祈年殿外面的场地地面的青石砖铺得特别的平,这些还是古迹吗?这些砖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呢?满脑袋的问号。管它呢,留几个影先。咔、咔、咔,相机对准不同角度的祈年殿,留下我及朋友们的身影。对于这个大殿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所以并没有进去看,只是围着它转了一圈。

  我们的第二站是皇穹宇,途径丹陛桥。通往皇穹宇的丹陛桥从一端望向另一端甚是状观,走在上面,禁不住浮想当年皇帝带领群臣浩浩荡荡走来的情景。正中间是一条笔直的石板路,中间略鼓,可能是走的人多了,显得有些滑。与小李一起还觉得这个可能是当初皇帝专用通道呢,他的大臣们分列两侧。那会儿我就有些怀疑,路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中间有些鼓,皇帝走在上面也不舒服啊,不小心可能会滑下来吧。百思不得其解。回来后为解开这个想法专门查了一下关于丹陛桥的介绍。原来丹陛桥东侧的甬路才是过去皇帝祭天时走的路,叫“御道”,西侧是王公大臣走的“王道”,而正中间的石板甬道是不允许人走的,是天帝神灵走的“神道” 。这回长知识了。哈哈。

  皇穹宇,也叫回音壁。这里的人很多,我想大家都是慕名回音壁神奇现象而来的。我们来到这里后,急不可待的伏在墙边听起来,听声音的来源。小李还跑到远处喊我们大家的名字,的确能听到,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由墙传来的。因为人太多了,这么多人都在墙前喊叫着,估计声音传播一定会被破坏了。如果只有几个人在这里,一定会感觉不错,书中所描述的效果也一定会很明显。可是现在感觉平平,总的来说有些失望。

  我们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就是圜丘坛,真正祭天的地方。远远望去就像三个盘子由大到小的叠放在一起。周围很空,呵,如果大太阳下,长时间的呆在上面一定晕了。祭祀的人这种情况下可真是有的受了。听说圜丘坛中心有一块石头叫天心石,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很响亮。也是了,那会儿的人不琢磨这些也不行啊,又不像现在这个时代有麦克,有音响,不用大声说话就可以传很远。老祖宗这方面还真是厉害,为了让皇帝们省点力气可真是没少下功夫啊。上了圜丘坛,中心的那块石头上挤满了很多人,争着在上面照相留念。我们也不能免俗,也站在上面照相留念了。可惜的是由于人太多,没能喊上几声,听听天心石的效果,无法感受古人祭天的感觉。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们顺着东侧柏树林返回北门。在圜丘坛东门外面我们在台阶上休息,猜想着当年这个门口的守卫人员会不会偷懒。这个位置好静,门锁着,我们在门口查阅着这一路上所拍下的相片。突然一个声音从身后的大门内传来,“叔叔,你们是怎么进去的啊”。我们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在很静的情况下,后面突然传来这么一个声音,太恐怖了。多亏是大白天,如果再晚一点不吓坏人才怪呢。小李告诉他,我们是在外面,从正门绕出来就行了。真是人吓人,吓死人啊。

  走在景点外侧的柏树林内,感觉也非常不错。建议去天坛的朋友,也试着走走这些地方。看一看这些古柏,也会有很多惊奇的发现。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棵古柏竟然是旋转的向上生长着,真是不可思议。苍松劲柏,碧草蓝天别有一番情趣。如果住在附近,每天早上及晚上能来走一走,将会是一种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情小记,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