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CEO许式伟:云存储领域未到价格战

七牛CEO许式伟:云存储领域未到价格战_第1张图片

  七牛 CEO 许式伟是个有不少故事的人。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云计算研究者,金山云、盛大云先后在他的手底下诞生雏形;由他担任首席架构师的 WPS Office 2005,本有机会成为一代经典产品,却最终败给了盗版市场;亲历了金山实验室、盛大创新院两代企业实验室的由盛至衰,他对大公司的内耗文化深恶痛绝;2011 年,他终于决定创业,用三年时间打造了一个服务着 10 万家企业的云存储平台,而且上个月刚刚完成了数千万美元融资。

  借着这次专访,36 氪得以代入许式伟的视角,由这位专家人物为我们普及一些行业观点,以下是我们的问答:

  一、亚马逊、谷歌、微软和阿里,巨头云计算产品已经纷纷调价,这个行业是否到了比拼价格的阶段?

  价格肯定是云计算用户考虑的要素之一,但从我个人观察看,用户首先会关注的是需求的满足和服务品质方面的要求。我们将用户购买云服务的决策维度归纳为这么几条:

  1、产品是否满足需求。

  2、品牌的口碑和服务品质是否达到要求。

  3、价格是否符合预期。

  4、供应商是否可能倒闭、项目是否会被关闭。

  在这几条中,服务品质仍然是云计算公司最重要的竞争要素。站在我们立场,不会刻意强调价格方面的优势,定价上也不会刻意去成为行业最低。我觉得同行们更应该关注培育功能和服务品质上的竞争力,并向客户强化这方面的认知。

  二、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贝佐斯定律,该定律认为“云计算行业,每一计算能力单元的价格每三年就会下降一半”。那么,驱动云计算成本曲线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从规律上来说,这一论断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个行业成本曲线变动的原因主要是硬件价格,产业规模,和云计算技术的演进。

  一方面,从硬件价格来说,每一计算能力单元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另一方面,规模采购也可以使得硬件的单位采购成本降低;最后,云计算技术会极尽可能地压榨硬件能力,最大化计算力的复用——这一切都使得计算力的成本在逐年降低。

  三、七牛目前个人和企业用户占比如何?对这两块儿市场,你们是如何评估的?

  我较少关注个人和企业的占比关系,刚才通过肉眼观测了下最近一天的注册比例,大概个人: 企业在 6:4 左右。但不少企业也会以个人的身份注册试用,甚至是正式使用,所以这方面会有误差。个人用户对收入贡献会比较小,但从市场教育来说是颇有价值的。

  四、了解到对一些云存储公司来说,存储业务实际并不赚钱,那么这个领域真正的赢利点可能在哪里?一定要把竞争对手都拖垮才能掌握定价权么?

  存储业务不赚钱,这个发生在 to C 领域,在 to B 领域并不是这样的。To C 领域的云存储因为 DropBox 太火了,导致一堆公司扑上来,这些公司都很有钱,用非常恶劣的方式来竞争,搞得不少网盘类的创业公司都关闭或者转型了。在 to B 领域,存储业务仍然非常健康,而且我认为可以预期未来仍然会很健康。To B 领域的客户考虑得会更严谨,不会因为某一家免费就直奔过去了,因为他们需要考虑业务的持续性问题。免费策略不可能长久,巨头是否会关闭这个项目,数据迁移成本是怎样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周全。

  To B 业务通常能够支撑相对更多的竞争者一起玩。这一点原因是比较自然的,to B 领域很难获得 to C 领域同等的 Scale 能力,所以每个客户的价值挖掘更为关键,做 to B 业务你得珍惜每个客户。而在客户关系的维系中,免费策略在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五、云存储与 CDN 通常打包提供,有些公司是自建 CDN,有些则选择了合作(比如七牛)。站在七牛立场,要如何对第三方的服务品质做出把控?未来是否也可能尝试自建 CDN?

  首先七牛肯定不做 CDN,七牛定位自己是 CDN 的客户。我们认为我们需要对服务的访问品质负责,而用 CDN 或者自建节点都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我们自建 CDN 节点肯定会有,但是属于补充性的。无论是自建还是合作,我们都需要对节点做品质的监控,并且在某个节点出问题后对 DNS 解析做切换。

  六、如果七牛打算后续一直专注在云存储,那么有没有可能涉足私有云服务?

  七牛不会涉足私有云这块。我们认为我们只能做好一件事情,所以对于私有云,我们选择了克制。现在介于两者之间,有种形态叫混合云,或者也叫 Managed Private Cloud,是客户自己买设备,由供应商提供系统并代维,这种新兴的形态,我们会保持关注。

  七、云存储是个很底层的业务,对未来的互联网和创业生态将发挥着基石作用,也是巨头必争的领域。在你们看来,一家云存储创业公司的生存逻辑应该是什么?对七牛而言,被收购是否是个比较好的出路?

  对巨头来说,必争之地永远有很多,他们的欲望不会止尽。企业云存储是面向开发者的新兴领域,巨头在这个领域是新玩家,我们的生存逻辑是,要想生存下去,我们首先得比巨头看得更清楚,走得更快。如果我们能够准确预测巨头会怎么玩,我们就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对七牛而言,我认为七牛长期都具备收购价值,但最差的选择是被收购,我们相信独立上市才是我们更正确的道路。

  八、据说 Ucloud 在和一些早期投资机构合作,帮他们发现潜力项目。BAT 也都在通过一些 B2D 服务挖掘优质投资资源——这里给我们的启发是,云存储是否也能在直接提供存储服务之外,找到其他价值点?

  产业合作也是七牛也非常看重的,我们希望自己是云生态圈中的一员,而不是孤军奋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牛CEO许式伟:云存储领域未到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