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目录

 

一、基本命令

1.1 关机和重启

1.2 帮助命令

二、目录操作命令

2.1 目录切换 cd

2.2 目录查看 ls [-al]

2.3 目录操作【增,删,改,查】

2.3.1 创建目录【增】 mkdir

2.3.2 删除目录或文件【删】rm

2.3.3 目录修改【改】mv 和 cp

2.3.4 搜索目录【查】find

三、文件操作命令

3.1 文件操作【增,删,改,查】

3.1.1 新建文件【增】touch

3.1.2 删除文件 【删】 rm

3.1.3 修改文件【改】 vi或vim

3.1.4 文件的查看【查】

3.2 权限修改

四、压缩文件操作

4.1 打包和压缩

4.2 解压

五、查找命令

5.1 grep

5.2 find

5.3 locate

5.4 whereis

5.5 which

六、su、sudo

6.1 su

6.2 sudo

七、系统服务

八、网络管理

8.1 主机名配置

8.2 IP 地址配置

8.3 域名映射

九、定时任务指令crontab 配置

9.1 命令格式

9.2 配置说明、实例

十、其他命令

10.1 查看当前目录:pwd

10.2 查看进程:ps -ef

10.3 结束进程:kill

10.4 网络通信命令:

10.5 配置网络

10.6 重启网络

10.7 切换用户

10.8 关闭防火墙

10.9 修改文件权限

10.10 清屏

10.11 vi模式下快捷键

十一、Linux项目部署

11.1 安装jdk1.8

11.2 安装MySQL5.6

11.2.1 上传MySQL5.6的tar包

11.2.2 安装

11.2.3 开机自动启动设置

11.2.4 开启远程访问

11.3 安装tomcat部署项目

11.3.1 创建ucenter用户

11.3.2 安装Tomcat

11.3.3 部署用户管理项目

11.4 Linux下使用FastDFS

11.4.1 安装gcc

11.4.2 安装libevent

11.4.3 安装libfastcommon-master

11.4.4 安装fastdfs

11.4.5 配置并启动tracker服务

11.4.6 配置并启动storage服务

11.5 安装fastdfs-nginx-module

11.5.1 解压

11.5.2 修改config

11.5.3 配置nginx与FastDFS关联配置文件

11.6 安装Nginx的插件

11.6.1 如果没有安装过nginx

11.6.2 如果已经安装过nginx

11.6.3 启动nginx

11.6.4 设置nginx开机启动

11.7 安装Elasticsearch

11.7.1 新建一个用户leyou

11.7.2 上传安装包,并解压

11.7.3 修改配置

11.7.4 运行

11.7.5 错误1:内核过低

11.7.6 错误2:文件权限不足

11.7.7 错误3:线程数不够

11.7.8 错误4:进程虚拟内存

11.7.9 重启终端窗口

11.8 安装RabbitMQ

11.8.1 安装Erlang

11.8.2 安装RabbitMQ

11.8.3 设置配置文件

11.8.4 启动、停止

11.8.5 开启web界面管理工具

11.8.6 设置开机启动

11.8.7 防火墙开放15672端口

11.9 redis安装和配置

11.9.1 安装

11.9.2 配置

11.9.3 启动或停止

11.9.4 设置开机启动


一、基本命令

1.1 关机和重启

关机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shutdown -h 5        5分钟后关机
    poweroff            立刻关机
重启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
    shutdown -r 5        5分钟后重启
    reboot                立刻重启

1.2 帮助命令

--help命令
  shutdown --help:
  ifconfig  --help:查看网卡信息
 
man命令(命令说明书) 
  man shutdown
  注意:man shutdown打开命令说明书之后,使用按键q退出

二、目录操作命令

2.1 目录切换 cd

命令:cd 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usr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usr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或者  cd ..
cd ~        切换到home目录
cd -        切换到上次访问的目录

2.2 目录查看 ls [-al]

命令:ls [-al]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a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包括隐藏的文件)
ls -l 或 ll       列表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列表查看,显示更多信息)
ls /dir            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如:ls /usr

2.3 目录操作【增,删,改,查】

2.3.1 创建目录【增】 mkdir

命令:mkdir 目录

mkdir    aaa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aaa的目录
mkdir    /usr/aaa    在指定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aaa的目录

2.3.2 删除目录或文件【删】rm

命令:rm [-rf] 目录

删除文件:
rm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rm -f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的的文件(不询问)

删除目录:
rm -r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aa目录
rm -rf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aa目录(不询问)

全部删除:
rm -rf *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全部删除
rm -rf /*    【自杀命令!慎用!慎用!慎用!】将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删除

注意:rm不仅可以删除目录,也可以删除其他文件或压缩包,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无论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直接使用 rm -rf 目录/文件/压缩包

2.3.3 目录修改【改】mv 和 cp

一、重命名目录
    命令:mv 当前目录  新目录
    例如:mv aaa bbb    将目录aaa改为bbb
    注意:mv的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可以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    重命名的操作

二、剪切目录
    命令: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
    示例:将/usr/tmp目录下的aaa目录剪切到 /usr目录下面     mv /usr/tmp/aaa /usr
    注意:mv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

三、拷贝目录
    命令: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r代表递归
    示例:将/usr/tmp目录下的aaa目录复制到 /usr目录下面     cp /usr/tmp/aaa  /usr
    注意:cp命令不仅可以拷贝目录还可以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    用写-r递归

2.3.4 搜索目录【查】find

命令:find 目录 参数 文件名称
示例:find /usr/tmp -name 'a*'    查找/usr/tmp目录下的所有以a开头的目录或文件

三、文件操作命令

3.1 文件操作【增,删,改,查】

3.1.1 新建文件【增】touch

命令:touch 文件名
示例: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名为aa.txt的文件        touch  aa.txt

3.1.2 删除文件 【删】 rm

命令:rm -rf 文件名

3.1.3 修改文件【改】 vi或vim

【vi编辑器的3种模式】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查找,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命令行模式下的常用命令:
      【1】控制光标移动:↑,↓,j
      【2】删除当前行:dd 
      【3】查找:/字符
      【4】进入编辑模式:i o a
      【5】进入底行模式::
      
2) 编辑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编辑模式下常用命令:
      【1】ESC 退出编辑模式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底行模式下常用命令:
     【1】退出编辑:   :q
     【2】强制退出:   :q!
     【3】保存并退出:  :wq

打开文件

命令:vi 文件名
示例:打开当前目录下的aa.txt文件     vi aa.txt 或者 vim aa.txt

注意:使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后,并不能编辑,因为此时处于命令模式,点击键盘i/a/o进入编辑模式。

编辑文件

使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后点击按键:i ,a或者o即可进入编辑模式。

i:在光标所在字符前开始插入
a:在光标所在字符后开始插入
o: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另起一新行插入

保存或者取消编辑

保存文件:

第一步:ESC  进入命令行模式
第二步::     进入底行模式
第三步:wq     保存并退出编辑

取消编辑:

第一步:ESC  进入命令行模式
第二步::     进入底行模式
第三步:q!     撤销本次修改并退出编辑

3.1.4 文件的查看【查】

文件的查看命令:cat/more/less/tail

cat:看最后一屏

示例:使用cat查看/etc/sudo.conf文件,只能显示最后一屏内容
cat sudo.conf

more:百分比显示

示例:使用more查看/etc/sudo.conf文件,可以显示百分比,回车可以向下一行,空格可以向下一页,q可以退出查看
more sudo.conf

less:翻页查看

示例:使用less查看/etc/sudo.conf文件,可以使用键盘上的PgUp和PgDn向上    和向下翻页,q结束查看
less sudo.conf

tail:指定行数或者动态查看

示例:使用tail -10 查看/etc/sudo.conf文件的后10行,Ctrl+C结束  
tail -10 sudo.conf

3.2 权限修改

rwx:r代表可读,w代表可写,x代表该文件是一个可执行文件,如果rwx任意位置变为-则代表不可读或不可写或不可执行文件。

示例:给aaa.txt文件权限改为可执行文件权限,aaa.txt文件的权限是-rw-------

第一位:-就代表是文件,d代表是文件夹
第一段(3位):代表拥有者的权限
第二段(3位):代表拥有者所在的组,组员的权限
第三段(最后3位):代表的是其他用户的权限

   421  421  421
-  rw-   ---     ---

命令:chmod +x aaa.txt或者采用8421法命令:chmod 100 aaa.txt

四、压缩文件操作

4.1 打包和压缩

Windows的压缩文件的扩展名  .zip/.rar
linux中的打包文件:aa.tar      
linux中的压缩文件:bb.gz    
linux中打包并压缩的文件:.tar.gz

Linux中的打包文件一般是以.tar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一般是以.gz结尾的。
而一般情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一般.tar.gz。

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的文件
其中:z:调用gzip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c:打包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
  f:指定文件名
  
示例:打包并压缩/usr/tmp 下的所有文件 压缩后的压缩包指定名称为xxx.tar
tar -zcvf ab.tar aa.txt bb.txt 
或:tar -zcvf ab.tar  *

4.2 解压

命令:tar [-zxvf] 压缩文件    
其中:x:代表解压
示例:将/usr/tmp 下的ab.tar解压到当前目录下

示例:将/usr/tmp 下的ab.tar解压到根目录/usr下
tar -xvf ab.tar -C /usr------C代表指定解压的位置

五、查找命令

5.1 grep

grep命令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

使用实例:

ps -ef | grep sshd  查找指定ssh服务进程 ps -ef | grep sshd | grep -v grep 查找指定服务进程,排除gerp身 ps -ef | grep sshd -c 查找指定进程个数 

5.2 find

find命令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并对搜索结果执行指定的操作。 

find 默认搜索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并且不过滤任何结果(也就是返回所有文件),将它们全都显示在屏幕上。

使用实例:

find . -name "*.log" -ls  在当前目录查找以.log结尾的文件,并显示详细信息。 find /root/ -perm 600   查找/root/目录下权限为600的文件 find . -type f -name "*.log"  查找当目录,以.log结尾的普通文件 find . -type d | sort   查找当前所有目录并排序 find . -size +100M  查找当前目录大于100M的文件

5.3 locate

locate 让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搜寻某个路径。默认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 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查询的数据,则会报出locate: can not stat () `/var/lib/mlocate/mlocate.db':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该错误!updatedb即可!

yum -y install mlocate 如果是精简版CentOS系统需要安装locate命令

使用实例:

updatedblocate /etc/sh 搜索etc目录下所有以sh开头的文件 locate pwd 查找和pwd相关的所有文件

5.4 whereis

whereis命令是定位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帮助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这些文件的属性应属于原始代码,二进制文件,或是帮助文件。

使用实例:

whereis ls    将和ls文件相关的文件都查找出来

5.5 which

which命令的作用是在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并且返回第一个搜索结果。

使用实例:

which pwd  查找pwd命令所在路径 which java  查找path中java的路径 

六、su、sudo

6.1 su

su用于用户之间的切换。但是切换前的用户依然保持登录状态。如果是root 向普通或虚拟用户切换不需要密码,反之普通用户切换到其它任何用户都需要密码验证。

su test:切换到test用户,但是路径还是/root目录su - test : 切换到test用户,路径变成了/home/testsu : 切换到root用户,但是路径还是原来的路径su - : 切换到root用户,并且路径是/root

su不足:如果某个用户需要使用root权限、则必须要把root密码告诉此用户。

退出返回之前的用户:exit

6.2 sudo

sudo是为所有想使用root权限的普通用户设计的。可以让普通用户具有临时使用root权限的权利。只需输入自己账户的密码即可。

进入sudo配置文件命令:

vi /etc/sudoer或者visudo
案例:允许hadoop用户以root身份执行各种应用命令,需要输入hadoop用户的密码。
hadoop  ALL=(ALL)   ALL  

案例:只允许hadoop用户以root身份执行ls 、cat命令,并且执行时候免输入密码。 
配置文件中: 
hadoop  ALL=NOPASSWD:  /bin/ls, /bin/cat 

七、系统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查看iptables服务的状态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开启iptables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op  --停止iptables服务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重启iptables服务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关闭iptables服务的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iptables on  --开启iptables服务的开机自启动

八、网络管理

8.1 主机名配置

[root@node1 ~]# vi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HOSTNAME=node1

8.2 IP 地址配置

[root@node1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8.3 域名映射

/etc/hosts文件用于在通过主机名进行访问时做ip地址解析之用。所以,你想访问一个什么样的主机名,就需要把这个主机名和它对应的ip地址。

[root@node1 ~]# vi /etc/hosts
#### 在最后加上192.168.52.201  node1192.168.52.202  node2192.168.52.203  node3

九、定时任务指令crontab 配置

crontab是Unix和Linux用于设置定时任务的指令。通过crontab命令,可以在固定间隔时间,执行指定的系统指令或shell脚本。时间间隔的单位可以是分钟、小时、日、月、周及以上的任意组合。

crontab安装:

yum install crontabs

服务操作说明:

service crond start   ## 启动服务 service crond stop    ## 关闭服务 service crond restart ## 重启服务

9.1 命令格式

crontab [-u user] file

crontab [-u user] [ -e | -l | -r ]

参数说明:

-u user:用来设定某个用户的crontab服务  

file:file是命令文件的名字,表示将file做为crontab的任务列表文件

并载入crontab。

-e:编辑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表示编辑当前

用户的crontab文件。

-l:显示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表示显示当前

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

-r:删除定时任务配置,从/var/spool/cron目录中删除某个用户的crontab

文件,如果不指定用户,则默认删除当前用户的crontab文件。

命令示例:

crontab file [-u user] ## 用指定的文件替代目前的

crontabcrontab -l [-u user]  ## 列出用户目前的

crontabcrontab -e [-u user]  ## 编辑用户目前的crontab

9.2 配置说明、实例

命令:*   *    *   *   *   command  

解释: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第1列表示分钟1~59 每分钟用*或者 */1表示    

第2列表示小时0~23(0表示0点)

第3列表示日期1~31  

第4列表示月份1~12  

第5列标识号星期0~6(0表示星期天)  

第6列要运行的命令

配置实例:

先打开定时任务所在的文件:crontab -e 每分钟执行一次date命令 

*/1 * * * * date >> /root/date.txt 每晚的21:30重启apache。 30 21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月1、10、22日的4 : 45重启apache。  45 4 1,10,22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周六、周日的1 : 10重启apache。 10 1 * * 6,0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天18 : 00至23 : 00之间每隔30分钟重启apache。0,30   18-23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晚上11点到早上7点之间,每隔一小时重启apache*  23-7/1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十、其他命令

10.1 查看当前目录:pwd

命令:pwd     查看当前目录路径

10.2 查看进程:ps -ef

命令:ps -ef    查看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

10.3 结束进程:kill

命令:kill pid 或者 kill -9 pid(强制杀死进程)           pid:进程号

10.4 网络通信命令:

ifconfig:查看网卡信息

命令:ifconfig 或 ifconfig | more

ping:查看与某台机器的连接情况

命令:ping ip

netstat -an:查看当前系统端口

命令:netstat -an

搜索指定端口
命令:netstat -an | grep 8080

10.5 配置网络

命令:setup

10.6 重启网络

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0.7 切换用户

命令:su - 用户名

10.8 关闭防火墙

命令:chkconfig iptables off

或者:

 iptables -L; iptables -F; service iptables stop

10.9 修改文件权限

命令:chmod 777

10.10 清屏

命令:ctrl + l

10.11 vi模式下快捷键

esc后:

保存并退出快捷键:shift+z+z

光标跳到最后一行快捷键:shift+g

删除一行:dd

复制一行内容:y+y

粘贴复制的内容:p

十一、Linux项目部署

11.1 安装jdk1.8

先卸载open-jdk

java -version
rpm -qa | grep java

rpm -e --nodeps java-1.7.0-openjdk-1.7.0.45-2.4.3.3.el6.x86_64
rpm -e --nodeps java-1.6.0-openjdk-1.6.0.0-1.66.1.13.0.el6.x86_64

开始安装:
mkdir /usr/local/src/java
rz 上传jdk tar包
tar -zxvf jdk-8u181-linux-x64.tar.gz

yum install glibc.i686

配置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在末尾行添加
  #set java environment
  JAVA_HOME=/usr/local/src/jdk8/jdk1.8.0_181
  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JAVA_HOME CLASSPATH PATH
  
保存退出
source /etc/profile  使更改的配置立即生效
java -version  查看JDK版本信息,如果显示出1.8证明成功

11.2 安装MySQL5.6

11.2.1 上传MySQL5.6的tar包

创建目录:mkdir /usr/local/src/mysql5.6

上传:MySQL-5.6.34-1.rhel5.x86_64.rpm-bundle.tar 到上面的目录中

11.2.2 安装

第一步:解压

     命令:tar -xvf MySQL-5.6.34-1.rhel5.x86_64.rpm-bundle.tar

第二步:检测是否已经安装了mysql

     命令:rpm -qa | grep mysql   

     如果已经安装了,将其卸载,如:

     rpm -e --nodeps  mysql-libs-5.1.71-1.el6.x86_64

第三步:安装MySQL的服务端

     命令:rpm -ivh MySQL-server-5.6.34-1.rhel5.x86_64.rpm

第四步:安装MySQL的客户端

     命令:rpm -ivh MySQL-client-5.6.34-1.rhel5.x86_64.rpm

第五步:查看MySQL服务运行状态

     命令:service mysql status

第六步:启动MySQL服务

     命令:service mysql start

第七步:使用root账号登录mysql

在安装mysql server时有句提示:

注意:这个密码是不安全的,所有需要修改初始密码。

  1. 使用密码登录mysql账号:mysql -uroot -p
  2. 修改root密码: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

11.2.3 开机自动启动设置

加入到系统服务:

chkconfig --add mysql

自动启动:

chkconfig mysql on

查询列表:

chkconfig

说明:都没关闭(off)时是没有自动启动。

11.2.4 开启远程访问

登录:

mysql -uroot –proot

设置远程访问(使用root密码):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 identified by 'root';

flush privileges;

退出mysql,在centos环境下打开3306防火墙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11.3 安装tomcat部署项目

准备工作:将web项目打成war包,改名为ROOT.war

11.3.1 创建ucenter用户

一般情况下,发布应用程序都不是使用root用户的,需要创建一个普通用户来发布程序;

创建ucenter用户:

useradd -d /ucenter ucenter

设置密码:

passwd ucenter (密码 ucenter)

切换用户:

su - ucenter

11.3.2 安装Tomcat

tomcat只要解压就可以使用。

1、创建web目录
mkdir /ucenter/web

2、上传apache-tomcat-7.0.57.tar.gz

3、解压:tar -xvf apache-tomcat-7.0.57.tar.gz

4、重命名:mv apache-tomcat-7.0.57 itcast-usermanage

5、启动tomcat:
     cd itcast-usermanage/bin/
     ./startup.sh 或者 sh startup.sh

6、查看日志:
     tail -f ../logs/catalina.out

7、查看效果 http://192.168.0.160:8080/

发现无法访问:

8、防火墙打开 8080 端口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9、安装成功

11.3.3 部署用户管理项目

1、上传usermanage.sql和ROOT.war到/ucenter/web

2、执行数据库脚本

     cat user_manager.sql | mysql -uroot -p123456

3、部署web程序

3.1 删除webapps下的所有文件

     cd /ucenter/web/usermanage/webapps

     rm -rf *

3.2 拷贝ROOT.war到webapps

     cp /ucenter/web/ROOT.war .

3.3 重新启动tomcat

     cd ../bin/

     sh startup.sh && tail -f ../logs/catalina.out

3.4 启动浏览器测试

注意事项:Centos环境下部署项目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方案

    今天在一台新的CentOS机器上使用c3p0连接池操作mysql数据库出现中文乱码问题,具体表现为:查询时无中文乱码问题,写数据时中文乱码,查看了机器上数据库字符集也是UTF8,应该不会出现中文乱码才对,最后在c3p0配置文件中 jdbcUrl后加上:?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中文就不会乱码了。

【C3P0配置文件】

      com.mysql.jdbc.Driver	jdbc:mysql://localhost:3306/user_manager_yun6?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root	root	2	5	1	5  

11.4 Linux下使用FastDFS

相关的安装包我打包到云盘上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NDYYil4mgLhkb5CYsc2Ww  提取码:66tn

单节点FastDFS

整个安装过程非常复杂,很容易出错,建议进行多次备份。

我们这里不打算安装多台虚拟机,因此会把tracker和storage都安装在一起。

11.4.1 安装gcc

GCC用来对C语言代码进行编译运行,使用yum命令安装:

yum -y install gcc

后面会用到解压命令(unzip),所以这里可以用yum把unzip 也装一下

yum install -y unzip zip

11.4.2 安装libevent

yum -y install libevent

11.4.3 安装libfastcommon-master

解压刚刚上传的libfastcommon-master.zip
unzip libfastcommon-master.zip

进入解压完成的目录
cd libfastcommon-master

编译并且安装:
./make.sh 
./make.sh install

11.4.4 安装fastdfs

tar -zxvf FastDFS_v5.08.tar.gzcd FastDFS./make.sh./make.sh install

如果安装成功,会看到/etc/init.d/下看到提供的脚本文件:

ll /etc/init.d/ | grep fdfs

  • fdfs_trackerd 是tracker启动脚本

  • fdfs_storaged 是storage启动脚本

能够在 /etc/fdfs/ 目录下看到默认的配置文件模板:

ll /etc/fdfs/

  • tarcker.conf.sample 是tracker的配置文件模板

  • storage.conf.sample 是storage的配置文件模板

  • client.conf.sample 是客户端的配置文件模板

11.4.5 配置并启动tracker服务

1)首先将模板文件复制

cp /etc/fdfs/tracker.conf.sample /etc/fdfs/tracker.conf

2)修改复制后的配置文件:

vim /etc/fdfs/tracker.conf 

# 修改的内容如下:

base_path=/项目名/tracker                 # 存储日志和数据的根目录

3)新建目录:

mkdir -p /项目名/tracker

注意:关闭防火墙:

chkconfig iptables off

4)启动和停止

service fdfs_trackerd start # 启动fdfs_trackerd服务,停止用stop

检查FastDFS Tracker Server是否启动成功:

ps -ef | grep fdfs_trackerd

设置tracker服务开机启动:

chkconfig fdfs_trackerd on

11.4.6 配置并启动storage服务

1)首先将模板文件复制

cp /etc/fdfs/storage.conf.sample /etc/fdfs/storage.conf

2)修改复制后的配置文件:

vim /etc/fdfs/storage.conf

# 修改的内容如下:

base_path=/项目名/storage                 # 数据和日志文件存储根目录  
store_path0=/项目名/storage           # 第一个存储目录  
tracker_server=192.168.56.101:22122       #  tracker服务器IP和端口 

3)新建目录:

mkdir -p /项目名/storage

注意关闭防火墙: chkconfig iptables off

4)启动和停止

service fdfs_storaged start  # 启动fdfs_storaged服务,停止用stop

设置storage服务开机启动:

chkconfig fdfs_storaged on

ps -ef | grep fdfs

11.5 安装fastdfs-nginx-module

11.5.1 解压

tar -zxvf fastdfs-nginx-module_v1.16.tar.gz

11.5.2 修改config

1)进入src目录

cd fastdfs-nginx-module/src/

2)编辑config

vim config

使用以下底行命令:

:%s+/usr/local/+/usr/+g

将所有的/usr/local替换为 /usr,这个才是正确的目录:

11.5.3 配置nginx与FastDFS关联配置文件

复制 fastdfs-nginx-module 源码中的配置文件到/etc/fdfs 目录, 并修改

cp /usr/local/项目名/fastdfs-nginx-module/src/mod_fastdfs.conf /etc/fdfs/ 

vi /etc/fdfs/mod_fastdfs.conf

修改以下配置:

connect_timeout=10                       # 客户端访问文件连接超时时长(单位:秒) 

tracker_server=192.168.56.101:22122    # tracker服务IP和端口 

url_have_group_name=true                # 访问链接前缀加上组名 

store_path0=/leyou/storage            # 文件存储路径

复制 FastDFS 的部分配置文件到/etc/fdfs 目录

cd /usr/local/项目名/FastDFS/conf/cp http.conf mime.types /etc/fdfs/

11.6 安装Nginx的插件

11.6.1 如果没有安装过nginx

1、安装nginx的依赖库

yum -y install gcc pcre pcre-deve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2、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nginx-1.10.0.tar.gz

3、配置nginx安装包,并指定fastdfs-nginx-model

cd nginx-1.10.0 ./configure --prefix=/opt/nginx --sbin-path=/usr/bin/nginx --add-module=/usr/local/leyou/fastdfs-nginx-module/src

注意:在执行./configure配置nginx参数的时候,需要将fastdfs-nginx-moudle源码作为模块编译进去。

4、编译并安装

make && make install

11.6.2 如果已经安装过nginx

1、 进入nginx目录:

cd /usr/local/项目名/nginx-1.10.0/

2、 配置FastDFS 模块

./configure --prefix=/opt/nginx --sbin-path=/usr/bin/nginx --add-module=/usr/local/项目名/fastdfs-nginx-module/src

注意:这次配置时,要添加fastdfs-nginx-moudle模块

3、编译,注意,这次不要安装(install)

make

4、替换nginx二进制文件:

备份:

mv /usr/bin/nginx /usr/bin/nginx-bak

用新编译的nginx启动文件替代原来的:

cp objs/nginx /usr/bin/

11.6.3 启动nginx

配置nginx整合fastdfs-module模块

我们需要修改nginx配置文件,在/opt/nginx/config/nginx.conf文件中:

vim  /opt/nginx/conf/nginx.conf

将文件中,原来的server 80{ ...} 部分代码替换为如下代码: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image.项目名.com;	# 监听域名中带有group的,交给FastDFS模块处理    location ~/group([0-9])/ {        ngx_fastdfs_module;    }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启动nginx:

nginx	# 启动nginx nginx -s stop	# 停止nginx nginx -s reload	# 重新载入配置文件

# 可通过ps -ef | grep nginx查看nginx是否已启动成功

11.6.4 设置nginx开机启动

创建一个开机启动的脚本:

vim /etc/init.d/nginx

添加以下内容:

#!/bin/sh## nginx - this script starts and stops the nginx daemon## chkconfig:   - 85 15# description:  NGINX is an HTTP(S) server, HTTP(S) reverse \#               proxy and IMAP/POP3 proxy server# processname: nginx# config:      /etc/nginx/nginx.conf# config:      /etc/sysconfig/nginx# pidfile:     /var/run/nginx.pid # Source function library.. /etc/rc.d/init.d/functions # Source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etc/sysconfig/network # Check that networking is up.[ "$NETWORKING" = "no" ] && exit 0 nginx="/usr/bin/nginx"prog=$(basename $nginx) NGINX_CONF_FILE="/opt/nginx/conf/nginx.conf" [ -f /etc/sysconfig/nginx ] && . /etc/sysconfig/nginx lockfile=/var/lock/subsys/nginx make_dirs() {   # make required directories   user=`$nginx -V 2>&1 | grep "configure arguments:.*--user=" | sed 's/[^*]*--user=\([^ ]*\).*/\1/g' -`   if [ -n "$user" ]; then      if [ -z "`grep $user /etc/passwd`" ]; then         useradd -M -s /bin/nologin $user      fi      options=`$nginx -V 2>&1 | grep 'configure arguments:'`      for opt in $options; do          if [ `echo $opt | grep '.*-temp-path'` ]; then              value=`echo $opt | cut -d "=" -f 2`              if [ ! -d "$value" ]; then                  # echo "creating" $value                  mkdir -p $value && chown -R $user $value              fi          fi       done    fi} start() {    [ -x $nginx ] || exit 5    [ -f $NGINX_CONF_FILE ] || exit 6    make_dirs    echo -n $"Starting $prog: "    daemon $nginx -c $NGINX_CONF_FILE    retval=$?    echo    [ $retval -eq 0 ] && touch $lockfile    return $retval} stop() {    echo -n $"Stopping $prog: "    killproc $prog -QUIT    retval=$?    echo    [ $retval -eq 0 ] && rm -f $lockfile    return $retval} restart() {    configtest || return $?    stop    sleep 1    start} reload() {    configtest || return $?    echo -n $"Reloading $prog: "    killproc $nginx -HUP    RETVAL=$?    echo} force_reload() {    restart} configtest() {  $nginx -t -c $NGINX_CONF_FILE} rh_status() {    status $prog} rh_status_q() {    rh_status >/dev/null 2>&1} case "$1" in    start)        rh_status_q && exit 0        $1        ;;    stop)        rh_status_q || exit 0        $1        ;;    restart|configtest)        $1        ;;    reload)        rh_status_q || exit 7        $1        ;;    force-reload)        force_reload        ;;    status)        rh_status        ;;    condrestart|try-restart)        rh_status_q || exit 0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status|restart|condrestart|try-restart|reload|force-reload|configtest}"        exit 2esac

修改文件权限,并加入服务列表

# 修改权限chmod 777 /etc/init.d/nginx # 添加到服务列表chkconfig --add /etc/init.d/nginx 

设置开机启动

chkconfig nginx on

11.7 安装Elasticsearch

需要虚拟机JDK1.8及以上

11.7.1 新建一个用户leyou

出于安全考虑,elasticsearch默认不允许以root账号运行。

创建用户:

useradd leyou

设置密码:

passwd leyou

切换用户:

su - leyou

11.7.2 上传安装包,并解压

我们将安装包上传到:/home/leyou目录

解压缩:

tar -zxvf elasticsearch-6.2.4.tar.gz

我们把目录重命名:

mv elasticsearch-6.3.0/ elasticsearch

进入,查看目录结构:

11.7.3 修改配置

我们进入config目录:cd config

需要修改的配置文件有两个:

1、jvm.options

Elasticsearch基于Lucene的,而Lucene底层是java实现,因此我们需要配置jvm参数。

编辑jvm.options:

vim jvm.options

默认配置如下:

-Xms1g
-Xmx1g

内存占用太多了,我们调小一些:

-Xms512m
-Xmx512m

2、elasticsearch.yml

vim elasticsearch.yml

修改数据和日志目录:

path.data: /home/leyou/elasticsearch/data # 数据目录位置path.logs: /home/leyou/elasticsearch/logs # 日志目录位置

我们把data和logs目录修改指向了elasticsearch的安装目录。但是这两个目录并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创建出来。

进入elasticsearch的根目录,然后创建:

mkdir datamkdir logs

修改绑定的ip:

network.host: 0.0.0.0 # 绑定到0.0.0.0,允许任何ip来访问

默认只允许本机访问,修改为0.0.0.0后则可以远程访问

11.7.4 运行

进入elasticsearch/bin目录,可以看到下面的执行文件:

然后输入命令:

./elasticsearch

或者后台运行:

./elasticsearch -d

11.7.5 错误1:内核过低

修改elasticsearch.yml文件,在最下面添加如下配置: 然后重启

bootstrap.system_call_filter: false

11.7.6 错误2:文件权限不足

我们用的是leyou用户,而不是root,所以文件权限不足。

首先用root用户登录。直接输入exit命令

然后修改配置文件: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添加下面的内容:

* soft nofile 65536 * hard nofile 131072 * soft nproc 4096 * hard nproc 4096

11.7.7 错误3:线程数不够

[1]: max number of threads [1024] for user [leyou] is too low, increase to at least [4096]

继续修改配置:

vim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修改下面的内容:

* soft nproc 1024

改为

* soft nproc 4096

11.7.8 错误4:进程虚拟内存

[3]: max virtual memory areas vm.max_map_count [65530] likely too low, increase to at least [262144]

vm.max_map_count:限制一个进程可以拥有的VMA(虚拟内存区域)的数量,继续修改配置文件, :

vim /etc/sysctl.conf 

添加下面内容:

vm.max_map_count=655360

然后执行命令:

sysctl -p

11.7.9 重启终端窗口

所有错误修改完毕,一定要重启你的 Xshell终端,否则配置无效。

11.8 安装RabbitMQ

cd /usr/local/myapp mkdir rabbitmq cd rabbitmq

11.8.1 安装Erlang

1、在线安装

yum install esl-erlang_17.3-1~centos~6_amd64.rpm 

yum install esl-erlang-compat-R14B-1.el6.noarch.rpm

2、离线安装

依次执行命令:

1)rpm -ivh esl-erlang-17.3-1.x86_64.rpm --force --nodeps

2)rpm -ivh esl-erlang_17.3-1~centos~6_amd64.rpm --force --nodeps

3)rpm -ivh esl-erlang-compat-R14B-1.el6.noarch.rpm --force --nodeps

11.8.2 安装RabbitMQ

安装:

rpm -ivh rabbitmq-server-3.4.1-1.noarch.rpm

11.8.3 设置配置文件

cp /usr/share/doc/rabbitmq-server-3.4.1/rabbitmq.config.example/etc/rabbitmq/rabbitmq.config

开启用户远程访问

vi /etc/rabbitmq/rabbitmq.config

注意要去掉后面的逗号。

11.8.4 启动、停止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op 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11.8.5 开启web界面管理工具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11.8.6 设置开机启动

chkconfig rabbitmq-server on

11.8.7 防火墙开放15672端口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15672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11.9 redis安装和配置

11.9.1 安装

解压

tar -xvf redis-4.0.9.tar.gz

编译安装

 mv redis-4.0.9 redis cd redis make && make install

11.9.2 配置

修改安装目录下的redis.conf文件

vim redis.conf

修改以下配置:

#bind 127.0.0.1 # 将这行代码注释,监听所有的ip地址,外网可以访问protected-mode no # 把yes改成no,允许外网访问daemonize yes # 把no改成yes,后台运行

11.9.3 启动或停止

redis提供了服务端命令和客户端命令:

  • redis-server 服务端命令,可以包含以下参数: start 启动 stop 停止

  • redis-cli 客户端控制台,包含参数: -h xxx 指定服务端地址,缺省值是127.0.0.1 -p xxx 指定服务端端口,缺省值是6379

11.9.4 设置开机启动

1) 输入命令,新建文件

vim /etc/init.d/redis

输入下面内容:

#!/bin/sh# chkconfig:   2345 90 10# description:  Redis is a persistent key-value databasePATH=/usr/local/bin:/sbin:/usr/bin:/bin REDISPORT=6379EXEC=/usr/local/bin/redis-serverREDIS_CLI=/usr/local/bin/redis-cli PIDFILE=/var/run/redis.pid CONF="/usr/local/leyou/redis/redis.conf" case "$1" in      start)          if [ -f $PIDFILE ]          then                  echo "$PIDFILE exists, process is already running or crashed"          else                  echo "Starting Redis server..."                  $EXEC $CONF          fi          if [ "$?"="0" ]           then                echo "Redis is running..."          fi          ;;      stop)          if [ ! -f $PIDFILE ]          then                  echo "$PIDFILE does not exist, process is not running"          else                  PID=$(cat $PIDFILE)                  echo "Stopping ..."                  $REDIS_CLI -p $REDISPORT SHUTDOWN                  while [ -x ${PIDFILE} ]                 do                      echo "Waiting for Redis to shutdown ..."                      sleep 1                  done                  echo "Redis stopped"          fi          ;;     restart|force-reload)          ${0} stop          ${0} start          ;;    *)      echo "Usage: /etc/init.d/redis {start|stop|restart|force-reload}" >&2          exit 1  esac

然后保存退出

注意:以下信息需要根据安装目录进行调整:

EXEC=/usr/local/bin/redis-server # 执行脚本的地址

REDIS_CLI=/usr/local/bin/redis-cli # 客户端执行脚本的地址

PIDFILE=/var/run/redis.pid # 进程id文件地址

CONF="/usr/local/src/redis-3.0.2/redis.conf" #配置文件地址

2)设置权限

chmod 755 /etc/init.d/redis

3)启动测试

/etc/init.d/redis start

启动成功会提示如下信息:

Starting Redis server...
Redis is running...

4)设置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add /etc/init.d/redischkconfig redis on

 


---------------------
作者:Demon_gu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