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简析、缺陷、改进

蚁群算法是一种用来寻找优化路径的概率型算法,该算法是受到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所启发。

本质上是进化算法中的一种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

目录

蚁群优化算法特点

蚁群算法基本结构

蚁群算法缺陷分析 

单蚁群算法的改进


蚁群优化算法特点

(1)采用正反馈机制,使得搜索过程不断收敛,最终逼近最优解。

(2)每个个体可以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改变周围的环境,且每个个体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实时变化,个体间通过环境进行间接地通讯。

(3)搜索过程采用分布式计算方式,多个个体同时进行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计算能力和运行效率。

(4)启发式的概率搜索方式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易于寻找到全局最优解。

蚁群算法基本结构

蚁群算法简析、缺陷、改进_第1张图片

蚁群算法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时主要由初始化解构建信息素更新三部分组成:

步骤1:初始化。包括信息素初始化,启发信息初始化,以及种群规模、信息素挥发率等参数初值的设置。

步骤2:解构建。解构建是蚁群算法迭代运行的基础,是算法最关键的环节,主要内容是在问题空间依据状态转移规则如何构建候选解。当用于路径规划时,解构建主要是根据状态转移规则选择下一路径点,最终形成完整路径。

步骤3:信息素更新。解构建完成后需要进行信息素更新,信息素更新包括两个环节。(1)信息素挥发,用于降低路径上的信息素,减小信息素对未来蚂蚁行为的影响,增加算法的探索能力;(2)信息素释放,蚂蚁在其所经过的路径上释放信息素,加强对蚂蚁未来选择该路 径的影响,增强算法的开发能力。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蚁群算法缺陷分析 

(1)收敛速度慢。蚁群算法中信息素初值相同,选择下一个节点时倾向于随机选择。虽然随机选择能探索更大的任务空间,有助于找到潜在的全局最优解,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正反馈的作用,导致算法初期收敛速度较慢。

(2)局部最优问题。蚁群算法具有正反馈的特点,初始时刻环境中的信息素完全相同,蚂蚁几乎按随机方式完成解的构建,这些解必然会存在优劣之分。在信息素更新时,蚁群算法在较优解经过的路径上留下更多的信息激素,而更多的信息激素又吸引了更多的蚂蚁,这个正反馈的过程迅速地扩大初始的差异,引导整个系统向最优解的方向进化。虽然正反馈使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但是如果算法开始得到的较优解为次优解, 那么正反馈会使次优解很快占据优势,使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且难以跳出局部最优。

(3)优化能力问题。蚁群算法中参数众多并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虽然蚁群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是参数选择更多是依赖经验和试错,不恰当的初始参数会减弱算法的寻优能力。当进行路径规划时,为避免形成环形路径或者重复访问某些节点在算法中设置禁忌表,但是禁忌表很容易造成“死锁”现象,减少种群中的有效蚂蚁数量,降低算法的优化效率。

(4)种群多样性与收敛速度的矛盾。种群多样性对应于候选解在问题空间的分布。个体分布越均匀,种群多样性就越好,得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寻优时间就越长;个体分布越集中,种群多样性就越差,不利于发挥算法的探索能力。正反馈加快了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却使算法较早地集中于部分候选解,因此正反馈降低了种群的多样性,也不利于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

单蚁群算法的改进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 蚁群算法的结构改进 
  2. 蚁群算法的参数优化 
  3. 信息素初始化方法的改进 
  4. 信息素更新规则的改进 

改进的各种算法详见《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综述》

本文参考《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综述》:2020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