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d 是计算属性,依赖其他属性计算值,并且 computed 的值有缓存,只有当计算值变化才会返回内容。
对于Computed:
对于Watch:
当想要执行异步或者昂贵的操作以响应不断的变化时,就需要使用watch。
Vue采用了数据驱动视图的思想,但是我们在一些情况下,仍然需要操作DOM。有时候,我们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DOM1的数据发生了变化,而DOM2需要从DOM1中获取数据,那这时就会发现DOM2的视图并没有更新,这时就需要用到了nextTick
了。
由于Vue的DOM操作是异步的,所以,在上面的情况中,就要将DOM2获取数据的操作写在$nextTick
中。
this.$nextTick(() => {
// 获取数据的操作...
})
所以,在以下情况下,会用到nextTick:
在数据变化后执行的某个操作,而这个操作需要使用随数据变化而变化的DOM结构的时候,这个操作就需要方法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
在vue生命周期中,如果在created()钩子进行DOM操作,也一定要放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
因为在created()钩子函数中,页面的DOM还未渲染,这时候也没办法操作DOM,所以,此时如果想要操作DOM,必须将操作的代码放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
先看一下官网的说明:
Vue对这七个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封装,当触发这几个方法时,就会触发视图的实时更新。只有使用这七种方法操作数组时,才会触发视图更新,其他关于数组的操作都不会更新。
原理:
首先获取到这个数组的__ob__,也就是它的Observer对象,如果有新的值,就调用observeArray继续对新的值观察变化,然后手动调用notify,通知渲染watcher,执行update
Vue中的源码:
const arrayProto = Array.prototype
export const arrayMethods = Object.create(arrayProto)
const methodsToPatch = [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sort',
'reverse'
]
/**
* Intercept mutating methods and emit events
*/
methodsToPatch.forEach(function (method) {
// cache original method
const original = arrayProto[method]
// 重新定义变异方法
def(arrayMethods, method, function mutator (...args) {
// 执行原方法
const result = original.apply(this, args)
const ob = this.__ob__
let inserted //新插入的对象
switch (method) {
case 'push':
case 'unshift':
inserted = args
break
case 'splice':
inserted = args.slice(2)
break
}
if (inserted) ob.observeArray(inserted) // 观察新插入对象
// notify change
ob.dep.notify() // 通知更新
return result
})
})
mutation中的操作是一系列的同步函数,用于修改state中的变量的的状态。当使用vuex时需要通过commit来提交我们需要操作的内容。mutation 非常类似于事件:每个 mutation 都有一个字符串的 事件类型 (type) 和 一个 回调函数 (handler)。这个回调函数就是我们实际进行状态更改的地方,并且它会接受 state 作为第一个参数: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 1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state.count++ // 变更状态
}
}
})
当触发一个类型为 increment 的 mutation 时,需要调用此函数:
store.commit('increment')
而Action类似于mutation,不同点在于: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 0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state.count++
}
},
actions: {
increment (context) {
context.commit('increment')
}
}
})
Action 函数接受一个与 store 实例具有相同方法和属性的 context 对象,因此你可以调用 context.commit 提交一个 mutation,或者通过 context.state 和 context.getters 来获取 state 和 getters。
所以,两者的不同点如下:
手段:v-if是动态的向DOM树内添加或者删除DOM元素;v-show是通过设置DOM元素的display样式属性控制显隐;
编译过程:v-if切换有一个局部编译/卸载的过程,切换过程中合适地销毁和重建内部的事件监听和子组件;v-show只是简单的基于css切换;
编译条件:v-if是惰性的,如果初始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只有在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开始局部编译; v-show是在任何条件下,无论首次条件是否为真,都被编译,然后被缓存,而且DOM元素保留;
性能消耗:v-if有更高的切换消耗;v-show有更高的初始渲染消耗;
使用场景:v-if适合运营条件不大可能改变;v-show适合频繁切换。
如果需要在组件切换的时候,保存一些组件的状态防止多次渲染,就可以使用 keep-alive 组件包裹需要保存的组件。
对于 keep-alive 组件来说,它拥有两个独有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分别为 activated 和 deactivated 。用 keep-alive 包裹的组件在切换时不会进行销毁,而是缓存到内存中并执行 deactivated 钩子函数,命中缓存渲染后会执行 actived 钩子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