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的媒体品牌正式更名为新芒X,或许会好奇,更名后的第一篇文章会写点啥?
其实早有策划,我们借这次品牌名升级,同时也上线了一档新栏目:万有AI。
AI赋能万物已成为当下的共识。 由此,我们也推出【万有AI 】栏目,分享那些激动人心的已经落地的并产生社会价值的AI产品和AI应用。
以下正是【万有AI 】栏目的第一期,来自新芒X和创新工场的合作。
以下,Enjoy~
就在最近, Google推出了一项名为 “ AI for Social Good ”的新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奖励给对社会有益的AI项目,谷歌表示,给钱、给人,就差你了。
就在上周,一个专访中,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表示:“谷歌在这个思路上和我们有点类似的。他们会认为,如果我们用AI去解决一个对社会公益特别有用的问题,那会是对人类,或者对整个世界非常好的贡献。”
而王咏刚提到的有点类似, 其实正是由创新工场、搜狗、美团点评、美图联合主办的 AI Challenger 2018。
主题定调为用AI来挑战真实世界的问题,也是这个大赛一直以来的指导思想。
那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才算是符合这个大主题呢?
我们找到了两个答案:比如, 用AI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或者用AI来检测农作物病害。
据了解,这也是AI Challenger 2018,首次开辟的两条独特的比赛单元。开放以来,获得诸多开发者的响应和参与,目前也获得了很可观甚至惊喜的战绩。
在这场挑战赛已经到了第二阶段之时,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 陈敏、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上海新客科技创始人刘新农等三位专家,一起向包括量子位、雷锋网、新芒X、智东西等媒体等介绍了AI预测天气赛道、AI农作物病害检测赛道的竞赛情况。
而通过这个深度专访,我们也得以了解到AI在天气预报领域的发展和现状,如何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以及农作物检测给农民和社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要说AI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我们可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已经在大规模的应用中,比如我们用的天气预报软件,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实不然。
“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气象界很早就开始用了,七八十年代,包括在学校里的时候就有专家系统,还有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图像识别等等,很早就开始用。对气象学家来讲,这不是最新的方法,但是真正用到日常,每天给大家发预报,非常少,当然原因也非常多。”
▲图注: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 陈敏
这是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陈敏讲述的AI在天气预报中的发展和现状。
看似是一则悖论,早就开始使用,但一直成果甚少,远没有大规模部署和应用。
也正是因为天气系统的预报过于复杂,影响因素过多,加上专注气象的AI专家稀缺,导致在整个框架上的改变比较困难。
基于以上现状,才促成了北京市气象局提出来,希望能够通过这次AI Challenger大赛,找到一些新的,能够在科学家接受,而且能够有用的一些方法。想通过寻找和学习数据天气预报的缺陷和误差的原因,提升预报的准确率。这次双方合作,非常难得和可贵的是带来北京气象要素数据集。
10个气象站点,一共3年,每个小时计算机算出来的结果和对应的实际观测。探索以AI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目前赛程已经过半,陈敏副所长评论到: “因为每天出来的结果,我们都会有讨论,有看,特别惊喜的,已经有超过20支预报的队伍,他们的效果已经比我们的模式好。效果最好的也特别惊人,尤其是这次大风的预报,我们感觉非常受鼓舞。”
在整场的深度专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AI真正应用到天气预报上也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图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
王咏刚认为AI工程找不到已经稳定的运行很多年的数据集,找不到很客观的评测标准,拿不到以前跑出来的baseline,也找不到更多的基于AI预测天气的成体系的论文或者学术例文,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从零开始,探索这个领域怎么做,此外天气预报这件事情,它涉及到的这些数据维度和数据因子,要远多于此前比较成功的AI应用的领域。包括在图像的领域、语音的领域、文本的领域。我们在大气环境,整个地球环境非常多的不同因子的干扰下面。
而在回答笔者更关心的如何将这次大赛中涌现的好的项目,算法真正应用到天气预报中,陈敏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她认为:
这次AI Challenger大赛出来的模型也好,算法也好,它的效果很好,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起点。有可能的话,通过一系列的知识产权,或者说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沟通什么的,把这个方法更为详细地,从科学的层面上来看,有没有一些科学的道理。
如果有的话,可以在学术圈里面,通过科学学术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学术同行的评价等等也是可以的,接下来再考虑大规模的应用和测试。
据了解,AI Challenger 2018天气预报竞赛已经吸引了近600支团队参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有了弥足珍贵的天气预报数据,加上如此众多团队的参与,到大赛收官是看到令人惊喜的案例。
有这样一组数据,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达5.93万亿元,占GDP的8.0%,而由农业病害等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达0.503万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8.48%。可见农作物病害对农业的巨大影响。
而AI Challenger 2018本次也联合新客科技发起世界上首个农作物病害检测竞赛,标注图片50,000张、包含10种植物的27种病害,探索“AI植物医生”,这个赛道更是 吸引了近1200支团队参赛。
▲图注:上海新客科技创始人刘新农
上海新客科技创始人刘新农表示,对农作物进行准确的病害识别并推荐合适的防治措施,创造出能为植物看病的“植物医生”,可以挽救作物的生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作物的产量。
他谈到人工智能与农业病虫害做结合,首先是要建立病虫害的数据集,其次需要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系统技术的配合,第三确保农民使用智能手机的普及,这样才可以使技术快速有效的传达。
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看来,目前AI在图像识别领域已经非常成熟,AI的图像识别能力应用到农业病虫害领域,如果最终能利用参赛选手提供的算法做到一个实用化的小产品,将是一个价值无法估量的好事情。
这场以「用 AI挑战真实世界的问题」为主题的 AI Challenger 2018 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比赛,最后报名截至时间为11月11日,主办方提供超过 300 万人民币奖金。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超过6万支参赛团队,可以说声势浩大。 而在「用 AI挑战真实世界的问题」这个主题的感召下,也看到开发者在AI大领域迸发出的积极性和热情。
我们也期待在这场大赛的决赛中,真正涌现出令人激动人心的AI好案例。
----End----
独家精选栏目文章合集(点击图片即可进入▼)
专注AI和新科技,兼具内容品质和传播影响力
「AI名利场」 「这很AI」 「AI新声」
商务合作 & 广告:请联系微信 ▶ Lxz216216216
转载&投稿:请联系微信 ▶ 62397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