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 熊志
怪异难懂、刻意夸大、封建色彩、崇洋媚外、怪诞离奇……日前西安下发《关于做好我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通知》,对地名进行了摸底排查,并着手上报清理不规范地名,不少小区都要改名了。
据报道,西安公示的要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大多是小区,其中有龙记国会山小区等“大”地名,有塞纳公馆小区等“洋”地名,有维兰德小镇等“怪”名字,还有御府花园小区等具有封建色彩的名字。
这些名字估计我们都耳熟能详,每个城市几乎都有类似命名的楼盘,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小区取名如此缺少文感和创意?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清理不规范地名远非首次,也不是只有西安在进行。
2012年《关于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各地就经历过一轮清理。
今年年初民政部等六部门再次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的文件,明确提出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的地名进行集中整治。
目前河北、浙江、山西、福建等地都下发了文件,依照《地名管理条例》对照清理。
比如海南日前就清查出84处不规范地名,维多利亚花园、阳光巴洛克小区、奥林匹克花园等当地的小区都被列入清单。
这些列入改名名单的小区,名字五花八门,但命名大多逃不掉“大、洋、怪、重”的四种套路。
其中“大”是指刻意夸大,比如前面提到的国会山小区。
这类小区命名往往会滥用大词,比如“中央”、“天下”、“万国”等等,给人以一种高端大气的错觉,用来凸显住户的身份和地位。
“洋”是指崇洋媚外,比如好多城市都有“香榭丽舍”或者“维也纳”小区。
哪怕没有任何海外的建筑风格,也要往国外尤其是欧洲地名上靠,将楼盘包装出国际范,这几乎是小区取名缺少创意最常见的体现。
比如此前有媒体对137个城市的54069个楼盘名称进行梳理发现,楼盘名最喜欢贴近“国际”取洋名。
以至于坊间有段子称,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
“怪”意指怪异难懂,如中英结合或者夹杂符号,或者直接堆砌生僻的汉字。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为小区名注入封建帝王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尊贵显赫的印象,像“府、邸、宫、廷、郡、城、堡、御”、“府邸、皇家”等都是各地小区名中的高频词汇。
“重”则是缺少创意,大量小区重名。
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500个名为“幸福家园”的小区,超过400个“阳光小区”。
类似套路化的命名方式,和城市的历史底蕴、风貌严重脱节,缺少创意、特色,令人费解甚至造成误导——“水城”没有水,“山居”看不见山,你以为的香榭丽舍或者维也纳,其实跟欧式的建筑风格没有半毛钱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的商品房历史并不长,小区取名“大洋怪重”的现象,其实是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商品房制度逐渐发展的结果。
我们记忆中的那些老小区,尤其是福利分房时代的命名则是另一番特色,往往简单直接,如“XX单位小区”、“XX大院”、“XX家属院”。
关于这点,《城市楼盘命名中的传播景观解读》一文对杭州不同年代楼盘名梳理发现,1990年代的高频词是“苑、园、村、花、区”,2010年代则成了“城、江、公、园、寓”。
从关键词的变化可以看出,在遣词修饰上,中国的小区在命名上越来越讲究,名字总体上逐渐高端大气起来,不再像以往那样缺少特色。
所以哪怕现在小区名普遍“大洋怪重”,但不可否认,它也是商品经济发展进步的体现。
就好比过去给自家孩子起名,大名往往是“建国”、“中华”,体现那个时代的爱国色彩,小名则会取一个“铁蛋”、“二狗”这样好生养的名字,不会过多考虑语感、文感和辨识度。
在今天,房子已经是普通民众所能获取的最重要资产,消费不断升级,他们对房子的要求不再只是能住即可,还希望住得体面,需求层次随之提高。
名字是楼盘附加值的体现。
过去君王将相才能享受的“府邸”,如今百姓就能住的起,这本身能带来心理层面的满足;至于那些“不让娃和没有英文名的孩子同读幼儿园”的家长,当然也希望小区命名能够尽显高贵,有异域风情特色。
在一些解读中,将小区取名的类似套路,概括为西洋崇拜、皇权崇拜和金钱崇拜的结果,它提供了一种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的解释。
其实说得通俗点,跟中国人五行缺什么就会给孩子取什么名的逻辑类似,本质上是对真实心理需求的一种补偿。
所以文化人会觉得,遍地都是香榭丽舍或者府邸、华庭,显得俗不可耐,但事实上房子主要是卖给大众的,而不是卖给文青的,命名才会偏向下里巴人的审美,击中他们的心理诉求。
学者李迅雷谈及消费市场时提到,国内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5亿人没用上马桶,这个数据引发广泛传播。
五环外的真实阶层结构的确如此,对那些三四线城市的住户来说,如果真的没有出国的机会,那么在一个小区里“周游世界”,倒也是一种能自我实现的体验。
开发商在精明地捕捉这层社会心理后,往往会针对性的营销宣传,用欧美风或者帝王风来赋予中式小区辨识度。
不过问题在于,这些词组很快就成了烂大街的名字。
其实关于小区取名,并不是没有约束。
首先对地名的管理,各地的民政部门下面都有地名办负责审核、审批,开发商取名,先得申报才能获批——小区命名事关地理信息以及身份证件等信息的管理,并不是开发商想取什么名字都可以。
再者在法律层面,很早就出台了《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各地都具体到自身的地方性法律规章。
比如杭州2014年出台的《地名管理规范》要求,新建居住区想叫“XX城”、“XX名城”、“XX花城”等带“城”(含派生的名城、花城等)字,必须是“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或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且相对独立的居住建筑群”。
深圳同样明确,绿地和休闲地面积(含屋顶绿化)不足35%的不能叫“花园”。
但即便经历过几轮集中清理,小区命名“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异难懂、重名同音”等现象依旧相当常见。
这是因为,小区命名很难划出清晰的标准,比如到底如何衡量小区的名字怪不怪?
汉字本来就博大精深,开发商往往会变着方法取名。
另一方面,小区的名字一旦确定,成为约定俗成的叫法,那么要清理改名也麻烦。
不仅习以为常的叫法要改,身份证件等信息同样得更新,算下来成本并不低,所以不排除地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开发商开绿灯。
迷恋高端、奢华的社会心理,开发商的精准营销,地名管理的技术困难,种种因素合力造成缺少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的小区名字泛滥。
当然哪怕开发商大做文章,这类“大洋怪重”命名高端尊贵的小区,哪怕听着违和、叫着别扭,最大的尴尬还不在于当下。
正如那篇《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所言,中国的小区尽管设计都有50年房龄,但往往10多年后就呈现出衰老的疲态。
等到小区折旧老化,绿地损毁,楼道堆满杂物,电梯贴满小广告,配上它们公馆、府邸的奢华名字,那才叫真正的讽刺。
点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