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你应该了解的轨至轨输入

原文链接:http://e2e.ti.com/blogs_/archives/b/thesignal/archive/2013/04/16/rail-to-rail-inputs-what-you-should-know

R/R,即rail to rail,即轨至轨。

轨至轨运放运用普遍,特别是在低电压供电中,我们应该要了解轨至轨输入是怎么实现的并学会泽中选择。

图4a是一个典型的由N沟道和P沟道晶体管对组成的轨至轨双输入级。P沟道场效应管处理工模电压范围的低压部分,使输入工模略低于负电源轨或地。N型管则处理上限电压接近或超过正电源轨。

其实前级还有另外的电路指挥交通,即确定输入阶信号是通过P还是N型管。大部分TI的运放都是双输入阶设计,其转换出现在正电源轨大约1.3V以下,即 (V+)-1.3V。也就是说在输入共模电压在(V+)-1.3V以下时,信号通过P型管,超过这个电压,P管的门电压就不够,所以信号将被指挥从N型管通过。

1.2 你应该了解的轨至轨输入_第1张图片

(由于图4a是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所以Vgs是负压,且要小到一定程度才能使P管导通,比如小于 -1.3V)

P和N管输入级的偏置电压会稍微有所不同。当共模电压经过这个转折点时(特别是在增益为1时),由于偏置电压会使输出产生一个跳变。有些运放经过激光或电子校准可以减小输入级的偏置电压,但是不能消除,所以在输出端还是会有一个小跳变,如图4b。前级的指挥信号流向的电路是以正电源柜作为参考的,而不是地。在3.3V供电中,跳变发生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正负电源轨的中点(这种电压的某些情况下,轨至轨就不一定是明智选择了)。

然而,大多数应用中都没有考虑到跳变问题,而这个输入偏置电压的跳变在高精度应用时就可能会出现问题。跳变在交流信号中也会出现,但是也只出现在信号在P,N型管跳跃那一瞬间。

图2a是第二种轨至轨输入级。内部的电源泵将给运放供电的正电源柜提升大约2V给P沟道输入级供电。这是通过单输入级无缝完成轨至轨输入,没有跳变的小瑕疵,如图2b。

1.2 你应该了解的轨至轨输入_第2张图片

电源泵?有些设计师听起来感到不可思议,疑问它噪声很大,不是吗?但是,大部分应用其实是出乎意料的稳定。因为电源泵只需要为输入级供电,即电流几乎为0,且没有额外的管脚或电容,都集成在内部。所以电源泵的噪声很低,在时域几乎看不见,对应用的频域分析发现其数量级比宽带噪声(broadband noise)更低。但可能会有一些失真。

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轨至轨输入运放,比如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和增益大于1的放大电路就不需要轨至轨输入,但可能需要轨至轨输出。也许许多工程师倾向于选用轨至轨输入运放,这样就不需要考虑输入电压范围了,但我们真的需要吗? 运用对轨至轨输入级的了解和权衡取舍,我们可以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几种轨至轨运放:

OPA340    双输入级,偏置已校准,5.5MHz R/R CMS

OPA343    双输入级,偏置未校准,5.5MHz R/R CMS

OPA320    电源泵输入级,偏置已校准,20MHz R/R CMS

OPA322    电源泵输入级,偏置未校准,20MHz R/R CMS

(论坛精彩评论:反相放大器通常不受输入级影响。同相放大器的增益大于等于2时也可以防止这个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算放大器设计(3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