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组件模型解析

1.)基于Mashup的应用设计

Android中的Mashup

Android应用模型的设计思想取自web2.0的Mashup概念(混搭

Android的mashup:将应用切分成不同类型的组件,通过统一的定位模型和接口标准将他们整合在一起,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Mashup 构造应用的三要素:组件(Component)(核心部分)、链接、配置

组件:界面组件Activity、服务组件service、数据源组件Content Provider、触发器组件Broadcast Receiver。

链接:组件间的通信信道。例:与界面组件通过Intent对象,与数据源组件通信用URI

配置:配置是用来描述组件的功能和实现特征的信息。一个组件只有把相关信息写到配置文件里才会被系统承认

           Android的组件管理服务就是通过配置文件中的信息去了解每个组件的特征

基于Mashup应用架构特征

Android中组建的执行时的最小聚合单元是任务 

2.)界面组件Activity

界面组件的功能和特征

  • 构造界面:

        R类相当于应用资源的目录列表,通过它可以定位到界面所需的资源。通过Activity.setContentView()来将资源信息设置到界面的内容区域中

  • 处理交互事件:

        大致分两类: 回调 和 监听

  • 构造菜单Menu、对话框Dialog、弹出窗口Popup Window等附加的交互资源

       上述的交互界面首次构造后会放入缓存 以此来减少反复构建和销毁资源 提升用户体验

  •       管理界面组件中的任务

      首先Android是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为保证充足的内存空间来执行任务,会在任务过多时自动结束掉部分应用和组件

       Android采用的是进程托管的策略,后台的应用进程在内存紧张时会被终止

        作为开发者就要根据组件的生命周期来妥善维护好相关的状态

  • 配置界面组件的任务模型

      同一任务中的界面组件会按照栈模型线性排列

      没用到过。。。不说了

  • 适应环境配置变化

        例如键盘消隐、屏幕朝向、语言etc

        通过Activity配置项configChanges来设置组件不随某个配置信息变化进行销毁重建,

         可以在Activity.onConfigurationChanged函数中更精细的处理相关配置的变化事件


界面组件的数据结构

Activity类派生自android.content.Context类

Context类提供了应用运行的基本环境是个组件和系统服务通信的桥梁


3.)服务组件Service解析

运行模式上:没有运行在独立的进程或者线程中 ,构造于应用进程中,跟其它组件一样都运行在进程的主线程(UI线程)上。

                        在服务组件中执行耗时操作可能会岛主主线程阻塞或者界面假死

使用方式上: 与前端界面组件建立双相连接 提供数据和功能支持,还可以单向接受Intent请求,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功能调度


服务组件的开发和使用

       构造一个扮演调用角色的服务组件需要实现的函数是 Service.onStartCommand。

当调用组件通过Context.startService发出请求后对应服务组件的Service.onStartCommand就会被调用,

耗时操作要放入独立线程中处理

1.)配置文件中加 process参数

2.)服务组件中另起一个独立线程

3.)通过android.app.IntentService来执行(最简单

       IntentService实现:启东市会在Service.onCreate函数中建立一个后台线程,在后台等待事件。

当onStartCommand接到相关的Intent参数时 主进程会将其打包发送到后台线程中,在Service.onHandleIntent函数中进行处理


当调用者通过Context.bindService函数来帮顶服务组件建立连接,onStartCommand函数将不再会被调用,调用的是onBind函数

----------------------

个人理解的 activity调service 兵对数据做出处理的过程

activity 调用一对方法最后是 ContentResolver.requestSync(mAccount, authority, bundle);//authority 是一个文件,

         在manifest.xml文件中通过它找到对应的service,然后service中会找到 有一腿的AbstractThreadedSyncAdapter 的派生类,

在派生类里会发现跟他有一腿的client 及apiClient。。。到这里事就办完了。(补一嘴,apiClient去取来的数据 要序列化处理)

4.)触发器组件Broadcast Receive解析


触发器被狗仔出来后通常只执行BroadcastReceiver.onReceive方法,便结束了其生命周期,故触发器通常被当做函数使用

跑在主线程这光溜大道上


1.)使用:

两种监听事件的方法,(1)冷插拔-->将触发器组件的相关信息写到应用的配置文件里。(多用于后台监听

                                         (2)热插拔->通过Context.registerReceiver和Context.unregisterReceiver,

                                                    在Activity.onResume函数中注册触发器,在onPause中注销

出发频率较高的适合用热插拔。

广播事件的发送:

两个方法 Context.sendBroadcast和 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

前者,所有注册了该广播的事件触发器组件都会得到事件通知

后者,一招优先级来依次处理事件,中间某个操蛋的可以通过BroadcastReceive.abortBroadcasrt方法终止掉这个广播,就没后边排队的触发器什么事了

            在有序广播事件的传递过程中可以通过BroadcastReceive.setResult等函数在事件消息中附加额外数据,用getResultData等来得到数据

           默认触发器组件。。。名字就很说明问题了,就是怕没人管。只要没有被提前终止,该触发器就会在最后响应一下这事件


5.)数据源组件ContentProvider解析

存在就是为了各个应用间共享数据!

1.)数据源组件的定位和操作

通过URI俩定位通过SQL来描述具体的操作

 URI分四块,(1)类型描述:表明这个URI指向的是一个数据源组件

                        (2)地址描述:表示数据源地址。常用java包模式进行命名

                        (3)操作描述(可选)

                        (4)参数描述(可选):一个ID值,表示该操作下的一条数据

例:content://com.duguhome.provider.sample/items

        content://com.duguhome.provider.sample/items/1


数据源接口集合了REST标准和数据库设计的概念

数据源接口中的一些参数都是按照SQL的方式和语法来提供的

对于查询操作Android返回的是一个数据指针android.database.Cursor的对象,只有被使用的数据才读出,好处:就是好!!

在配置文件中必需有authorities信息

没用Intent机制 他跟调用者耦合最大

数据源组件也构造与主线程中,so。。。

可以用android.content.AsyncQueryHandler对象来实现对数据源组件的异步访问

细说AsyncQueryHandler:

每个对象都会启动一个后台线程,、

不说了 ....上图:

Android组件模型解析_第1张图片


2.)实现细节

有一个很重要的类 android.content.ContentResolver,干的活是将各URI定位到具体的数据源组件,并进行增产改查等操作

ContentResolver对象还有个小三-->ProviderMap(数据源组件的缓存对象,哈希表一个)

这里可以选择串行执行并发执行(只提一嘴 详细的再看

大数据的时候也不用怕,android采用了数据窗口的模式,数据指针对象android.database.Cursor中有一个android.database.CursorWindow对象

它会在调用者的一端缓存部分数据(指针指向未知相关的若干条数据)这部分为了效率用C++做的

6.)应用配置文件解析

它将应用所包含的组件各组件的能力和配置一级应用环境介绍给Android框架层的各个服务

1.)权限配置

可以定义第三方访问其中组件和资源所需要的权限,同时也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声明其所需的权限

定义了权限还要部署到对应的组件上才能生效!

权限死锁:被调用的组件需要性数据源中读取信息,蛋挞并不能提前知晓并声明对数据源的使用权限,从而就够蹭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锁

权限赦免机制:调用第三方组件是可以在Intent对象的标志位(flag)中添加 Intent.FLAG_GRANT_READ_URI_PERMISSION等权限赦免相关的标志位

临时允许这个被调用的组件跳过权限约束直接访问特定URI路径下的资源信息

题外:android为保障用户不受侵扰 还用了其他相关系统

(1)应用数据的私有性,利用linux本身的权限机制,Android为买个应用开设一个独立的Linux账户,有独立的home目录

(2)签名机制,Android使用其定义的java包名来区分的,但包相同时后者会覆盖前者,加上签名就需要两者都一直才可以覆盖了

2.)环境配置

  :声明应用所依赖SDK版本信息

:声明应用所以来的外设或者Android的特色功能

etc....

安装时会验证当前设备是否满足应用配置文件生命的环境信息

当设置的兼容SDK版本 比当前版本低的时候就需要处理一下两个版本间的接口变更问题

java虽然有运行时与此变异的机制但是它运行时加载单元式类

所以在编写SDK版本相关代码是要用类而不是函数为隔离单位,

class MethodInLowSdk {

          public static void amethod();

};

class MethodInHighSdk {

          public static void amethod();

};

----================

使用时  android.os.Build.VERSION.SDK_INT来判断SDK版本

3.)应用和组件配置

基本信息:类名name、组件名label、组件图标icon etc

接口描述:

运行模型描述:默认在主进程,特殊爱好的用process项来设置特定的进程

权限描述:权限配置中定义的权限若要应用在具体组件上,用permission参数进行设置

元数据描述:任意存 键值对信息 用于告知系统为组建附件一些系统功能 用设置

可用性:没错跟你想的不太一样。应用中一些数据为合理设置 某些组件在应用安装后会处于不可用状态,设置enable,只让应用本身用设置exported为false

4.)  你猜



你可能感兴趣的:(service,broadcast,context,prov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