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我中心”吗?

儿子放学后,兴致勃勃的说:“妈妈,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我用手在桌子上打节拍,你来猜一下是哪首歌曲。”于是就开始在桌子上认真的拍起来,可是我压根听不出来是哪首歌,儿子不甘心,又认真的拍了一遍,充满期待的看着我,可是我还是无奈的表示实在是听不出来。儿子实在忍不住说:“妈妈,我拍的是国歌呀,你怎么就听不出来。”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自己会想当然的认为别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想的和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想的,是一样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中心”。

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八岁的儿子解释“自我中心”这个概念。

因为“自我中心”这种认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可以说是写在我们的基因中,所以儿子有这样的一种困惑是很正常的。


最经典的反映“自我中心”思维模式的就是“地心学说”了,也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在1597年,伽利略给开普勒写了一封信,在信里面他说:“你该如何来描述这些所谓的学术精英,他们对经典充满了顽固的信仰,而不愿意,哪怕仅仅是通过望远镜,向外面的未知世界看上一眼,我们应当是嘲笑他们还是为他们哭泣?”

伽利略是否嘲笑这些人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他很快就哭了,因为他提出了“日心学说”,很快就受到了宗教审判。而另一位支持“日心学说”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布鲁诺,干脆就被烧死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心学说是错的,日心学说是对的,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而旋转的。

但是为什么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里,我们都会认为地心学说是对的呢?

除了宗教的因素之外,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抱有一个顽固的思维模式,这个顽固的思维模式就是自我中心。


心理学家为了检验“自我中心”思维模式,做过一些实验:

实验一:

假设给你一套颜色特别奇怪的衣服穿在身上,比如说上面大红,下面大绿,然后让你到一群人里面去走一圈。

你认为,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你穿了一套颜色奇怪的衣服?

实验表明,人们认为会有超过50%的人注意到自己的奇怪穿着,而真实的结果呢?只有不到20%的人会注意到你这套衣服。


实验二:

心理学家把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大学生,他们期望自己在30岁以后结婚,而另一组认为自己会在30岁之前结婚。

心理学家问这两组大学生,其他人对结婚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那些计划早结婚的人,会认为有70%的人也会倾向在30岁之前结婚。而那些期望晚结婚的人呢,就会认为有70%的人都愿意在30岁之后结婚。


这两个实验再次验证了你看到的,你听见的,不见得是别人看到的,听见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却会天真地以为,我们的观点也必然是别人的观点。所以“自我中心”思维模式也叫“聚光灯效应”,也就是说无论在哪儿,你都会认为聚光灯是永远打在你自己身上的。


生活中因为“自我中心”思维模式会导致很多的冲突,在婚姻中尤其明显,几乎每次争吵都是因为夫妻双方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

心理学家在进行婚姻家庭咨询和干预的时候,通常会让来访的夫妻做这么一件事情。

首先,心理学家请夫妻俩把所有的家务事、家庭活动全部列出来,比如说做早餐、洗盘子、买菜、拖地、出去旅游等等。

其次,心理学家会再请夫妻俩估计一下各自承担了多少。比如说,做早餐,你承担了多少,他承担了多少?

显然,夫妻俩肯定有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多干一点,而另一个人在其他的事情上会多干一些。这没有关系,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重点是,当这对夫妻把各自估算的比例加起来,你会发现,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可能是120%,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一定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两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贡献。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非常简单。当心理学家问你是否做过早餐的时候,即使你很少做早餐,但是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你原来做过一两次早餐的场景。而这个场景是如此地深刻,所以你会觉得你当时花了不少时间,做了不少努力来做早餐那,对吗?

而你的爱人做了多少,你看不见,你很少能去体会到他(她)的付出。这个时候,你就自然会低估你爱人的贡献。所以当你们俩把对某件事情的贡献比例合起来,就会一定高过而永远不会低于100%。

所以,这个研究就得出一个结论:对自我的聚焦,会使得我们不仅夸大我们的贡献,也会夸大我们的感受。


让我们对“自我中心”思维模式保有一颗警醒之心,多点换位思考,少点自以为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自我中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