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通俗来说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仓库
分类: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文件中保存数据的时候,是以二维表格的形式保存数据的。
一行叫做一条记录。
一列叫做字段。
1.显示:数据库;数据库创建细节;表格
(1)显示所有数据库(查看当前所有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 注意一定要有';' 和 's'
Information_schema:
用来维护其他所有数据库的信息 例如数据库名、数据
库的表格、表格字段的数据类型等等。
Mysql :
自带的一个数据库,不用动,例如创建的用户就保存在mysql中。
Performance_schema:
主要用于收集数据库服务器性能参数,DBA通过
performance_schema :
得到的信息能够了解性能降低可能是由于哪些瓶颈.
Test:
自带的默认的数据库,可以随便使用。
(2)显示数据库创建细节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例如字符串编码
(3)显示表格
show tables;
演示:
当没有表格时显示:
当有表格时:
2.创建一个数据库:
创建属于数据定义语言------DDL
create database 要创建的数据库名称;
注:DDL:
作用:
用于描述数据库中存储现实世界中实体的语言,
即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不仅仅能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
3.选择(使用)数据库-----当你想使用一个数据库之前,必须先调用它
use 数据库名称;
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 数据类型,......);
创建了三个字段:
常用数据类型(说明):
1. int 2的32次方,对应python中的 int
2. float(M,D) M 指定显示长度,D指定小数位数,对应python中的float
3. double(M,D) 比float 更加精确
4. char(M) 存放固定长度字符串; M的取值0~255; 一般用于字符串固定值
5. varchar(M) 可变长度字符串;M取值范围0~65535; 常用
6. date(显示年月日) 日期格式YYYY-MM-DD
7. datetime(显示年月日和小时分秒) 日期格式: YYYY-MM-DD HH:MM:SS;
5.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student(表名) values(1,'zs','man');--->values中所有字段全都要写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gender) values(1,'ls','man');--->所有都写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 values(3,'ww');--->可以选择添加,没添加的字段为null
6.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desc 表格名称;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称;
显示: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9.修改表格操作:
(1)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字段名 数据类型;
(2)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字段名 新的数据类型;
(3)修改字段名: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旧字段 新字段 新字段数据类型;
(4)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5)修改表格字符集:
alter table 表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或
alter table 表名 charset=字符集;
(6)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或
rename table 旧表名 to 新表名;
(7)删除表格;
drop table 表名;
(8)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