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之王通(人物系列之四)

隋朝王通有一个“四请而不仕”的故事,作者“美丽人生”曾这样写道:

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祖上世代为官,属书香门第,四世祖时居河汾,也就是黄河以东汾河沿岸的通化宝地。开皇四年,也就是公元584年,王通降生,他的父亲王隆占了一卦,请示于王通爷爷安康献公,安康献公说,此卦兆示,这孩子将来必能通天下之志,于是给他取名为通。

王通自小聪颖过人,又刻苦用功,曾六年里衣不解带,跟东海李育、河东关子明、北平霍汲、族父仲华学习各科知识,十岁能和做官的父亲商议国家大事,十五岁能为众人解题答难。

仁寿三年,也就是公元603年,王通胸怀治国安民之抱负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后,献太平十二策,不想未能被重视,因有老乡推荐才得赐以官职。王通志在治国,何在为官?便嗤之以鼻,拂袖离去。王通当时作有《东征之歌》一首,诗里这样写到:“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矣,志乖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皇之不断兮,劳身西飞。”

勤奋者永远不会失业,何况,王通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回家后很轻松就选择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因他博学多才名气大,一时间,各地学子都慕名前来拜他为师,王家学堂显得熙熙攘攘非常红火,大家尊称其为“河汾门下”。

隋文帝知道了这些事后,后悔自己听信谗言,错失良才,马上派人去请王通回朝。不想王通说“大厦将倾,非一木所立也!”拒不受招,而后在县北黄颊山傍通峪设馆授学。此为一请。

据史料记载,大业元年,隋炀帝一征又不至。此为二请。

大业十年,既公元614年,尚书召署蜀郡司户,王通避而不见。此为三请。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朝廷又欲封王通为著作郎、国子博士徽,王通仍然坚辞不就。此为四请。

有一次,朝廷官兵前来通化村邀请王通去朝里做官,王通避而不见,跑到通化村东星星山时,靴子跑掉了一只,他顾不得捡拾,一直往北跑去,跑了四五里路,站在一个高岭上往后眊(看),看官兵追来了没有。

官兵们一路追寻王通,看见王通往西跑到一条沟边时,消失不见了,只得作罢。

后人为纪念王通,便把王通跑丢的那只靴子埋在星星山,立碑为念。把王通站立的高岭叫做眊儿岭,把王通消失不见的那条沟叫做消散沟。后又在紧挨着星星山的北边高岭建造了一座王通庙。

大业十三年,王通染疾病逝,各地学生得知消息后一同汇集于集贤村,相约前来吊唁,追谥号为“文中子”。


范浚之王通(人物系列之四)_第1张图片
王通像
范浚之王通(人物系列之四)_第2张图片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

范浚在《上寄李丞相之书》中说:唐世人物,视秦汉而下为最盛。隋王通以儒术兴于河汾,学者戴经抱籍以从之遊,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薛收、李靖、温大雅等,举出其门,而皆为王佐,勋名卓然。其后韩愈起文弊于垂(乖)微,为诸儒标的,有从愈者号称韩门弟子。于是唐之文章,决然有西汉余风,学古之士,肩摩迹接,继愈而作,争以所长焜耀于时。此唐世人物,所以视秦汉而下为为最盛,实通、愈之力也。

于此,范浚对韩愈的“原道”提出了自己的补充意见,而意见就是看法。

陈水河整理于2018.9.11晚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浚之王通(人物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