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



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临床思维 然而 “重视临床思维”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 在近期的专题系列文章中 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 针对这一话题进行解读 专题共收录了12篇文章 我们摘录一些最值得关注的观点 供行业参考


既要避免保姆化、又要避免马后炮——医疗信息化建设该如何借力临床思维?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1张图片

/作者/

e医疗主编 庞涛


临床思维,是医疗IT工作者们常谈的一个词,但鲜有人敢说可以做到十分,因为说到底,“重视临床思维”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思维方式决定了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从某种角度来看,感性、发散、经验主义的临床思维,是与理性、规范、严谨的IT思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宣武医院CIO梁志刚:培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临床思维,信息中心可以做三件事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2张图片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梁志刚


解构两类思维方式。医务人员的思维方式——首先是抽象思维,第二是形象思维,第三是直觉思维。IT人员的思维方式是:理性思维多,感性思维少;聚合性思维多,发散性思维少。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项目,因此首先要做到熟悉临床工作特点,充分理解医院这一有机体的复杂性。


IT人员在自身定位上,不能满足于在医院做单纯的“技术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中心将会发展为医院最重要技术支撑部门,在打造智慧医疗这条路上,我们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临床思维为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灵感。




引不来、留不住。如何解决医院信息中心人才问题?弋矶山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持者这样认为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3张图片

/作者/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副院长黄后宝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潘传迪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医院信息中心制度化建设至关重要。“人件”建设是信息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件”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管理层,一家医院信息化的成功一定有医院管理层,尤其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是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信息技术团队; 三是要有全院员工的支持和理解。


如何解决医院信息中心“人才”问题? 我院采用“学科模式”建设和发展医院信息中心,即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包括软件研发、科研、教学、软硬件维护,四位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为什么说:医院信息化是基于医院文化、同时又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工程?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4张图片

/作者/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副院长黄后宝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潘传迪


有时用户需求因技术或条件限制而得不到满足,管理层和信息中心除了做好解释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变通办法,尽量满足用户需求。 医院信息化是基于医院文化、同时又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工程。 让员工对信息化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需要较长时间,而让员工形成向信息化要效益和解决方案的习惯需要更长的时间。


目前,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搞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只有医护人员才最懂临床和患者需求,如果忽视临床参与,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从一线来,到临床去——上海长海医院云影像智慧医疗数据平台建设案例分享(上)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5张图片

/作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科主任陆建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科主任王志勇


对于医院信息科来讲,不仅面临着对影像大数据有序管理的压力,还面临着影像科、临床科室等一线业务部门对影像数据应用环节提出的新需求,以及患者对更优质、节约成本的数字影像服务的新要求。


与此同时,云影像从技术上变得成熟,从“数据获取-传输-存储-应用”的每一个环节优化影像数据管理与应用流程,创造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长海医院云影像智慧医疗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突出临床思维,服务医患两端——上海长海医院云影像智慧医疗数据平台建设案例分享(下)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6张图片

/作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科主任陆建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科主任王志勇


目前,上海长海医院云影像智慧医疗数据平台每天新增2000余例患者检查数据,自项目实施以来,影像科及临床科室已有超过500位医生注册在线,通过移动端调阅影像次数超过3000次,医生查房可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PAD调阅患者的影像和报告。 云影像平台建设也是对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与推动。


影像科和临床科室比较关心的是平台功能好不好用,速度够不够快,影像够不够清晰等问题,而对于信息科来讲,则更加关注功能如何实现以及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尤其是对于上海长海医院来讲,具有军方背景,信息安全更是头等大事。 长海医院信息科与项目建设方紧密配合,攻克了信息安全保护难题、平台调阅速度难题、系统稳定性难题。




武汉市中心医院CIO左秀然:五问医疗IT建设,浅谈临床思维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7张图片

/作者/

武汉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科长左秀然


我们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医院对医疗IT量的要求,正在转变为对于“质”的要求。


临床思维指导下的医疗IT建设,是否就意味着,信息化要交给临床去牵头? 并不是。


信息科的人员在几年的成长后,是否会有着明显的分化特性? 答案是“有”。


医疗IT人员的专业性,究竟如何体现才“够用”? 专业性的体现,一定是技术与业务结合后的体现。


医疗IT部门主管该如何做? 要具有临床思维,要跳出当前的框架局限,去发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避免“巴比伦塔”——临床思维视角下医疗信息化建设思考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8张图片

/作者/

江苏省人民医院信息处软件应用科副科长景慎旗


内外环境倒逼信息化建设回归临床,临床人员正积极主动参与到医疗信息化建设之中,角色由用户转变为设计者,地位日显重要。 由于医学极强的专业和行业壁垒性,导致医疗业务壁垒突破难度陡增,仅凭信息人员根本无法完成壁垒突破,必须依赖临床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指导,共同实现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突破。


可以预见,在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医学与信息学、临床人员与信息人员将更加紧密结合,而拥有医学和信息学专业背景、具备临床思维与信息思维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医疗信息化建设大潮中必将大显身手。




轮值主编王奕:人工智能,是一种追求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9张图片

/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奕



就像一直以来的科幻作品中反复描写的场景一一样,人 们早就在潜意识上接受了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来说,AI一直是一种追求 和梦想,也是全体医生和医疗IT从业者的共同追求。





华山医院:试水人工智能,如何填补从数据到临床应用的空白区?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10张图片

/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黄虹


大数据预测分析是基于大数据的一个应用方面,预测分析当然本身也非常可能用到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之一——算法,而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基石就是数据。因此两者可以说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大数据预测侧重数据的宽度和广度,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认知、验证,以及认知体系本身的完善和表达,人工智能侧重算法的高效和算力的支撑,两者的结合,会有效加快智慧医疗的步伐。



十一



上篇:南京鼓楼医院基于人工智能的MDT系统上线始末

下篇:盘活数据,南京鼓楼医院信息中心是这样支持临床AI探索的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11张图片

/作者/

南京鼓楼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鲍瀛


南京鼓楼医院为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自主研发了多学科会诊系统(MDT)。 该系统嵌入了图像智能识别模块,结合临床需求和技术特点,实现了辅助食管早癌的筛查的功能,并为跨部门、跨医院间的医学数据共享和交流提供技术支撑。



十二



解放军总医院实践:浅谈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点击可阅读全文


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_第12张图片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韵岱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医院信息中心制度化建设至关重要。 “人件”建设是信息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国内外对心电图的智能诊断已经开展了研究。但是,这些方法或系统大多是基于单导联或双导联的心电信号,在实际的12导联心电图的诊断上,丢掉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采用12导联心电图图像的作为数据基础,以确保其通用性和实用性;以高年资的心电图医生进行数据精标注,并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质量;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统计建模步骤中,将心电图图像按照导联信号分割,以分割后的小块图像patch作为网络输入进行训练,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训练模型,网络的输入层为12通道的心电信号向量(心电信号时长为3~4个心跳周期),网络输出为心电图波形的类别信息。围绕心电图的智能诊断,不断优化算法、结合云平台的计算支持,持续改善心电诊断结果。目前在心律失常诊断方面,心电智能诊断模型的准确率与灵敏度都达到了95%以上。


上述文章来源e医疗2019年第2期
可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END-


微信改版

星标/置顶 e医疗

深度好文不迷路哦~



近期专题推荐点击阅读



“医疗信息化十年——2008到2018”系列专题同时刊登在2018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上,欢迎订阅(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特辑收藏版!医疗信息化十年

 “安全+”专题     数据质控“相对论”    新旧IT

DRGs     医学影像信息化变革的起点

医学装备智能化

CHIMA第三届委员名单

琚文胜:以色列数字医疗考察记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启动

专题:医疗IT青年人的风采

聚焦医疗大数据建设发展

……

更多专家和主题

请在菜单栏“搜往期”输入关键字查看。


杂志订阅

微信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题收藏版!十二篇文章,辩证解读医疗信息化建设应如何借力临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