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后耳朵进水,耳痛耳闷?当心“游泳性耳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





每到夏季,游泳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健身娱乐项目,游泳后耳朵进水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有些时候,还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耳朵进水惹麻烦




小丁是一名高中生,放暑假之后他兴致勃勃来到家附近的游泳池学游泳。没想到没游几次,他就觉得耳朵闷闷的,很不舒服。

到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小丁家长,这是由于耵聍堵塞引起的。小丁出生后从来没有清理过耵聍,外耳道聚集了不少分泌物,加上近期由于游泳耳道进水,耵聍膨胀,堵塞了外耳道,引起耳闷的症状。所幸症状不算严重,也没有引起其他耳病,经过专业的外耳道冲洗,小丁恢复了健康。医生也叮嘱他游泳后要及时清理外耳道积水。






临床上像小丁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斌介绍,其实不仅仅是游泳,有时淋浴、洗头时外耳道进水,也会造成麻烦。除了耵聍栓塞,还可造成外耳道炎、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游泳性耳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耳病不一定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会相互作用,诱发更严重的耳道炎症,甚至造成听力受损,所以要重视游泳性耳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游泳后小心这些耳病

常见的游泳性耳病有哪些,该如何治疗呢?王医生作了一一介绍。

1 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耳病之一。耵聍其实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虽然被民间称为“耳屎”,但它并不是毫无作用的。耵聍能形成一层薄薄的油性防水膜,覆盖在耳道的皮肤表面。由于耵聍是酸性物质,所形成的酸性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耵聍含有某些蛋白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耵聍能收集进入耳朵的尘埃、皮屑以及其他脏东西。一般情况下耵聍也不需要特别处理,人们在咀嚼、张口等运动时,耵聍可自行脱落排出。 但是耵聍也不是越多越好。王医生指出,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者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就会阻塞外耳道。如果耳朵进水,耵聍泡水后可发生膨胀,也可能堵塞外耳道。 外耳道堵塞,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耳闷、听力下降、耳痛。特别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耳道本就比成人短小,进水后更容易发生耵聍栓塞。所以临床上来门诊清理耵聍的儿童也比较多见。 耵聍栓塞的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也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先用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5~8次,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10分钟,连续3~4日后待其软化,然后由专业医护人员采用外耳道吸引法、冲洗法等方式取出耵聍。 2 外耳道炎 耳朵进水后,如果未及时清理排出积水,外耳道就会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上皮软化,角质层被破坏,大大降低了耳道的抵抗力,环境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就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外耳道炎症。万一耳道皮肤破损,比如掏耳朵不当碰伤皮肤,细菌、真菌就更易“如入无人之境”,大肆破坏。 由于长时间进水是外耳道炎的常见原因,所以在每年游泳者众多的夏天,门急诊中外耳道炎的患者都不少见,值得引起关注。 王医生指出,外耳道炎的初期症状主要是耳闷,一旦感染加重,会出现耳朵疼痛,严重时会影响听力。所以游泳后,或者耳朵进水后,出现耳朵痒、闷、胀、痛等症状,应警惕外耳道炎,及时就医。 外耳道炎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单纯性外耳道炎: 症状较轻,仅有耳闷或轻微耳痛,经过及时治疗,一般数日内炎症就可以消退。治疗可先进行外耳道冲洗(鼓膜无损伤的情况下),然后外用抗生素滴耳液。 外耳道疖: 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所致。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跳痛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尤甚,常向头部放射。全身多有不适感或体温升高。若疖肿较大阻塞外耳道时可有听力减退,疖肿破溃则症状减轻。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 弥漫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广泛性炎症,症状相对单纯性外耳道炎更重。有剧烈耳痛,外耳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可有听力减退。治疗同样需要控制感染、引流脓液。 外耳道真菌病: 除了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也会引起外耳道炎,比如潮湿环境中有霉菌、掏耳工具存在真菌污染等情况。真菌感染同时也可存在细菌感染。外耳道可发现青烟色、黑色或黄白色霉苔,可见菌丝,与皮肤接触处呈痂状。分泌物涂片、真菌培养可以帮助判断致病菌的种类,必要时需做组织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治疗。 王医生强调,真菌感染比细菌感染更为顽固,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多次治疗,患者一定要有耐心配合治疗。 3 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 游泳后发生的中耳炎,一方面可能与严重的外耳道炎导致鼓膜穿孔,细菌上行侵犯到中耳继发中耳炎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游泳时呛水有关,因为泳池水并不是那么“干净”,水中的细菌可以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且蔓延到中耳腔黏膜,造成水肿感染,使中耳出现积液、阻塞,分泌物在里面流不出来,就会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大类。一般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如鼓膜无穿孔,可以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如鼓膜穿孔,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如何安全游泳,远离耳病 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大家在畅快游泳的同时远离上述这些耳病呢?王医生提醒大家,生活中要注意下面这些事: 游泳前先查查有没有耳病。 有一些耳病比如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不适宜游泳,因为耳朵进水以后可能导致原本的病情加重,炎症迁延不愈。还有一些像前文提到的小丁这样的人,耳道耵聍较多,平时生活虽没有影响,但一旦进水膨胀就容易发生耵聍栓塞,所以游泳前可以先去耳鼻喉科做个小检查,有需要时及时清理耵聍。 如果最近有耳道感染或做过手术,尽量不要游泳和进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耳病患者都不适宜游泳,究竟能不能游泳还是建议先咨询专科医师。另外,游泳时使用专用的耳塞也是一种预防耳道进水的方法。 游泳时应注意动作规范、避免呛水。 因为一旦呛水,水就容易通过鼻咽部逆行到咽鼓管,有可能诱发中耳炎,所以如有可能应尽量避免呛水。另外,如果近期比较劳累、身体感觉略有不适的状态下不建议游泳,因为这些情况下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细菌更易乘虚而入,还是建议在调整好身体状态的情况下再游泳。 游泳后及时清理外耳道进水。 即使使用耳塞,游泳后外耳道仍可能会有少量进水,这就需要大家养成在游泳或耳道进水后及时清理的好习惯。一般建议单足跳。 具体方式是:用同侧的手牵拉耳廓,头偏向下,用同侧下肢单足站立,跳动数次,耳内的水就会自行流出,耳道慢慢干燥。不过,外耳道并非笔直,也有不容易清理的凹陷处,如不放心还可以使用吹风机吹干。但要注意,不能用热风对着耳朵直吹,而应选择自然风、最低速档,保持与耳朵十厘米以上的距离,吹一会儿即可。 不要随意“掏耳朵”。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认为把耵聍挖出来很干净、舒服,还有些人不仅会在游泳、洗澡后自行用棉签、挖耳勺、手指等“掏耳朵”,还会去理发、美容院请别人帮助挖耳、采耳。其实这种行为医生是不提倡的。因为外耳道的皮肤相对是比较娇嫩的,掏耳不当容易导致皮肤损伤,使病菌更容易侵入。非专业工具的夹子、牙签、火柴棍、手指等就更加不安全了。挖耳勺、棉签虽然可以用来清理耵聍,但是家庭中使用的这些工具都未经消毒,若不慎碰伤皮肤仍然有健康隐患。还有一些棉签头比较松,万一掉落在耳道深处,需要请医生完整取出,反而更麻烦。 游泳后耳朵进水,耳痛耳闷?当心“游泳性耳病”_第1张图片 所以,王医生强调,“掏耳朵”要规范,一般情况下游泳、洗澡后用干毛巾轻轻拭去耳道外侧的水就可以了,外耳道内有适量耵聍并没有必要特地去处理。如果感觉耵聍比较多甚至造成栓塞了,可以去耳鼻喉科请专业医师处理,这样更加放心。



专家简介

王 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熟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各类耳聋、眩晕及耳鸣的诊治,运用耳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耳、中耳及听力重建手术,如外耳道胆脂瘤、中耳胆脂瘤、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擅长周围性面瘫、突发性耳聋、周围性眩晕、特发性耳鸣的综合治疗。


END





精彩推荐

【海上名医】顾耘:一帖中药,可以心脑同治
防暑降温,小心“空调泻”
作家赖宝突发心梗去世,心梗的这些危险信号您了解吗?
游泳后耳朵进水,耳痛耳闷?当心“游泳性耳病”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泳后耳朵进水,耳痛耳闷?当心“游泳性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