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聊梦想这个神圣的字眼

刚开始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说实话,其实没有什么欲望看下去。因为深深地感受到了熟悉的套路和烂熟的剧情。但转念一想,花了几十分钟下载下来的,不看多可惜。就这样一直看到了最后,还是很有感触的。

首先,真正做到了「励志电影」的主题标配,内容是写十几年来电商的发展变化,三个都在不同方面有挫败的女性敌变友,共同创业。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也是“女人们想要从敌人变成朋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到共同的敌人”。结盟后,三个合伙人也就合伙创办了“美美网”--一个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网店,由于三个女伙伴各有所长,她们通过自己努力和创意,成功与知名国际品牌合作,生意越来越红火,也渐渐让她们的品牌让更多人尤其是女性熟知。但做生意难免有风险,之后便出现了“物流危机、假货危机”,姚晨扮演的CEO卢珍溪也心灰意冷,两位同伴因为卢珍溪之前在美国卖假包的案底✌不再相信她。面临公司公关危机,舆论压力,合伙人失信,她接下了锦州的一个订单,帮助不在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女生完成心愿。那个女生为了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准备送一条围巾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却因为家里位置过于偏僻。所以美美网不设置服务点,卢珍溪带着女孩的心愿来到四川锦州,亲自把围巾送到女孩家,也打算放弃美美网或任之被收购,

其次,这部片子确实是大牌云集,除四大主演姚晨,李晨,郭富城和唐嫣(排名不分先后哈哈,只是想到谁写谁)之外,还有很多熟悉的面孔。TVB一些明星的加入,也瞬间提高了整部片子的逼格,理所当然,一些人不会关注你电影的主题、题材,还有内容高不高大上,只会觉得有明星就好了,明星代表一切,明星就是逼格,更会因为大牌云集,让这些超人气当红明星吸引大部分不爱看电影的粉丝来贡献票房。这的确是一种高(jian)明(zha)的商业手段。

好了,优点说完了,说说缺点,其实我个人觉得励志片还是比较难拍的,一是要抓住大部分观众的励志点和兴奋点;二是要在短时间内营造出一种由失败到成功的氛围,讲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还不能使人烦。

这种技巧很难做到,所以我个人觉得拍电视剧会比拍电影容易一些。

电影比较接近是电影,时间有限,这个故事里面的创业、风险、失败、卷土重来直至成功,需要很多年甚至一生,但是表现在影片中只需几分钟。因为电影不需要过程。创业开头的艰辛,哪有那么容易。创业后碰到的一连串问题,更不容易处理。

可以说,《梦想合伙人》里的创业剧情,某个角度来讲,还真是真实的反应、并发生在我们生活里。足以有说服力,起到励志的作用,但是时间太短,只是一个屏幕,右下角年份的转动更替,远远不够表达风险的可怕性以及创业的艰难性,时间就是一个致命的硬伤。大众创业的热潮好像一直都在,但是又有多少人都选择了创业?又有多少人真正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无从得知。一个美美网,还不足以说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商业运行机制,以及每一个创业者的故事。

有多少人还没考虑清楚,甚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糊里糊涂开始创业了。运气好的,成功赚到第一桶金。但就像片中一样,突发情况不可避免,在碰到突发事件时,很可能光有闯劲是没用的,零经验很可能搞得你一言不合就懵了。而运气不好的,破产、血本无归、负债......'这些敏感字眼更是家常便饭。

个个都赚大钱,下海经商,做网红,搞直播炒股票,对鸡汤爱搭不理,全世界最信自己,不是想成功,而是想马上成功。这样真的太难了,想要梦想实现,必须先现实。

《梦想合伙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把「梦想」二字放进来。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这个东西,大家说着说着就是“长大了梦想早变了”“小时候的梦想早就不存在了”“小时候梦想那是瞎扯的,什么年代了你还信梦想?”“金钱最重要”“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嘘......但是别忘了,还有一句话叫“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所以咯,我们还是不要仅仅聊聊梦想这个神圣的字眼吧,把它放在心里,注入行动里,变成成功的洪荒之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聊聊梦想这个神圣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