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学习笔记(一)

数据可视化概述及环境介绍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1.什么事数据可视化

  • Visualize,Visualization
  • Visualize:“设想”,表示生成可视化图像,利用可视化方式传递信息
  • Visualization:“形象化”,表示可视化过程,对某个原本不能描述的事物形成一个可感知的画面的过程。

2.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数据可视化是对数据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解释,实现从不同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 抽象的、复杂的、不易理解的数据
  • 图形、图像、符号、颜色、纹理等
  • 具备较高的识别效率
  • 数据本身所包含的有用信息

3.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可视化?

  • 我们利用视觉获取的信息量,远远比别的感官要多得多
  • 数据可视化能够帮助我们对数据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 数据可视化能够在在小空间中展示大规模数据

4.数据可视化的目的

  • 数据是根本,目的是导向
  • 数据可视化的目的,是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使得能够明确的、有效地传递信息。
  • 模式:指数据中的规律
  • 关系:指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 关联性和因果关系
    • 数据间的比较
    • 数据的构成
    • 数据的分布或联系
  • 异常:指有问题的数据
  • 设备出错
    • 人为错误输入
  • 正确的数据

数据可视化作用与分类
1.数据可视化的作用

  • 记录信息
  • 分析推理(通过可交互的动态图展示)
  • 信息传播与协同

2.数据可视化的分类

  • 科学可视化:面向科学和工程领域数据如何以几何、拓扑和形状特征来呈现数据中蕴含的规律。
    • 应用于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气象气候、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旨在发现其模式、特点、关系及异常。
    • 颜色映射法:将不同的值映射成不同的颜色。
    • 轮廓法:将数值等于某一指定阈值的点连接起来的可视化方法。
  • 信息可视化:是非结构化、非几何的数据,如何从大规模高维复杂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数据)
    • 时变数据(采用、数据比较等方法体现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 层次数据
    • 网络数据(不具备层次结构、关系更加复杂和自由)
    • 非结构化数据
  • 可视分析学:由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将可视化与数据分析结合。
    • 信息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挖掘
    • 人机交互、认知科学、感知
    • 信息可视化、科学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学
    • 可视分析的范畴:感知与认知科学、地理分析、信息分析、科学分析、统计分析、知识发现、交互、数据管理和知识表达、表达作业和传播。

数据可视化的历史与发展方向
1.17世纪之前:图表萌芽
2.1600-1699年:物理测量(时间、距离、空间,测量理论与设备的完善)
3.1700-1799年:图形符号
4.1800-1900年:数据图形
5.1900-1949年:现代启蒙(广泛应用于政府、商业和科学,提供新的洞察和发现机会,多维数据可视化和心理学介入)
6.1950-1974年:多维信息的可视编码(《图形符号学》,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
7.1975-1987年:多维统计图形(网络、层次、数据库、文本等非结构化与高维数据)
8.1987-2004年:交互可视化
9.2004年至今:可视分析学

数据可视化面临的挑战

  • 数据规模大
  • 数据质量问题
  • 数据快速动态变化
  • 分析能力不足
  • 多来源数据的类型和结构各异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方向

  • 可视化技术与数据挖掘有着紧密的联系
  • 数据可视化技术与人机交互有着密切的联系
  • 数据可视化与大规模、高纬度、非结构化数据有着紧密的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