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初心

Photo by @格林威治的夏天 2018

最近一周以来,每天至少输出的文字在4000字左右,有上的例行文章,还有工作中的每日作业,如此密集的写作近些年来非常少有,虽然在前期练习的基础上,写起来越来越顺手,有些文章反响还不错,有些文章虽然自己也觉得在种种限制下谈不上多好,但也还过得去。晚上开车回家的路上,打开天窗,凉爽的风吹进来,看着路两边闪烁起的霓虹,把自己从最近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冷静的去审视写作这件事,猛然发现自己似乎忘了初心,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
每次写文章前,像编写程序一样先构思好提纲,然后再在每一条下面开始码字,像垒积木一样,遇到需要引用的部分再复制-粘贴,对每个部分起个主题句加粗显示,遇到自以为重点句在格式上也区分开。用不了多久,一篇看似逻辑还算说的过去的文章就完工了,如果起个好标题,蹭个好热点,陪点好图,语言再偏激一点,口味再迎合大众一点,那么发出去以后应该也有不错的阅读量,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说,这样一种简单的形式化的输出和传播,真正又有什么意义呢?短小的篇幅里,对某个问题的所谓逻辑真的是严密的吗,每一个观点都是有事实支撑的吗?——并不是。既然不是,那么这样的文章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文章写多了,看多了,渐渐的只会写这种文章,这种叫做议论文的文章。
韩寒曾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写杂文,他杂文之犀利非常人所能及,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渐渐不写了。后来他在书中说起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那种远离事实的议论,和键盘侠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文章除了议论文之外,还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等。初中写过饱含感情的《背影》,高中写过以《西游记》为原型的小小说,那是何等有趣的文章,而现在每天写的,只有议论文,多么的无趣。
当然,这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大部分习惯了在手机上阅读,也同时养成了好多阅读障碍:一篇文章如果超过1000字不看,没有图不看,没有用主题句分块不看。读者的习惯成了对内容生产者的要求,这样的文章大行其道。在手机未普及之前,互联网刚刚兴起,还有榕树下等文学社区,人们还没有丧失深度阅读的能力,现在呢?完全沦陷了。可作为我,一不为了吸粉,二不为了打广告,为什么就不能真诚一点?有趣一点?自由一点?而要写这种新时代下的八股文呢?
前几天看到一个观点我很赞同,是说沉迷于公众号的人是在写作上误入歧途。而我以后的写作,也希望能多一点思考、多一点感情,回归写作的初心。从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出发,对写作满怀一种敬畏之心,写有温度的文字,有意思的文字,体会写作真正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