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苏大强
报道 I投资界PEdaily
游走在边界的微商巨头,如今要顶着“中国会员电商第一股”的名头赴美上市了。
3月21日,社交电商平台云集正式向美国SEC提交了上市招股书,代码为YJ,主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摩根大通、中金。据悉,云集上市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公司业务运营、建设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
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正规军,终于登上了资本的舞台。
但云集的崛起,几乎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最大微商军团崛起史:1年买家2300万
2015年,云集开始崭露头角。用户只需要交三百多块钱,就能在平台上开店成为店主。而且,货源由平台提供,不需要花钱囤货,不需要负责发货,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做宣传,就能拿到分成。而且店主怎么发推广,平台都会在群里提供统一的文案、配图,实时更新,不用更改一个字,直接复制粘贴就行。
靠着这种低门槛、轻投入、低风险的模式,云集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很多早期做微商的人都转投云集。
官网介绍,云集于2015年5月正式上线,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为会员提供美妆个护、手机数码、母婴玩具、水果生鲜等全品类精选商品,通过“精选”供应链策略以及极具社交属性的“爆款”营销策略,实现用户以“批发价”买到全球好货。
但是,相比起买产品,发展下线反而能赚到更多的钱。云集旗下有四大开山店主,他们的下线达几十万级,云集模式因此也涉及有传销的嫌疑。
2017年7月,云集微店因涉嫌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的巨额罚款;8月初,其公众号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随后,云集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整改,重新设置团队体系。
整改合规后的云集,发展速度更加迅猛。其招股书显示,云集2016年、2017年、2018年的GMV分别为18亿、96亿和227亿。相比2017年,其2018年的GMV同比增速高达136.46%;三年完成的总订单量也分别达到了1350万、7580万和1.53亿。财务数据方面,2018年云集总收入达130.15亿元,相较2017年64.44亿元的全年营收,同比增速达101.97%。
云集平台买家数量(即下单购买过产品的用户)2016年、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分别为250万、1690万与2320万,始终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而其付费会员(即购买礼包或通过付费方式享受批发价的会员),从2016年的90万,增长到2017年的290万,2018年更是达到了740万。同时,云集用户的复购率高达93.6%。
早在2016年12月,云集就获得凯欣亚洲投资Crescent Group领投、钟鼎创投跟投的2.88亿元A轮融资,后来在2018年4月又获得鼎晖投资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跟投的1.2亿美元B轮融资,跻身独角兽行列。
社交电商大混战:2018年融资超200亿
云集CEO肖尚略曾向媒体表示,社交电商只是达成商业模式的方式和手段,站在用户角度,会员电商将是未来“社交电商”的主流形态,这也是云集的本来面目和竞争优势所在。
流量成本高,是当下电商无法承受的压力。2018年,天猫双十一狂欢节交易额(GMV)就达到了2135亿元,这个数字对于中小型电商平台来说,简直天方夜谭。后起之秀难以出头,几乎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
但社交如同一把利剑,在巨头垄断、壁垒森严的电商行业里,能够撕开一道裂缝,杀出一条路。
国美推出的组团服务“国美美店”;360金融集团孵化的包含拼团和分销两个产品的“360金融电商”;每日优鲜推出社交拼团电商平台“每日拼拼”;小红书旗下社交电商平台“小红店”开始内测;由雷军亲自负责、斥资两个亿的小米 “有品推手”……各方势力扎堆出没互不相让,构成了多方围剿的战局。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社交电商四大运作模式:
1、拼团模式: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以单个用户为传播点主动分享,低成本获取流量,比如拼多多;
2、内容模式:依靠UGC、PGC生产内容,提高用户粘性;同时场景化购物引导,口碑营销,比如小红书;
3、KOL分销:社群销售模式,轻资产开店,碎片化分销,促进店主价值回归;
4、原生小程序:自带社交属性,通过微信公众号引流,直接完成交易。
《2018社交电商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社交电商在过去5年保持126.7%的年复合增长率。未来5年将会以35.9%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占零售电商的21.6%。市场增量表现明显,2018年社交电商更是获得资本的青睐,融资总金额超200亿元!
一方面,平台省去渠道中间商,借助社交实现裂变式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用户而言,分享行为可以获取平台给予的奖励,每一个人甚至都有机会实现“轻创业”。这也是为什么像云集、花生日记等平台能够不断有人拉新,野蛮生长的原因。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眼里的“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波人口红利”:各类互联网企业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一直没有超过20%。
随着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触顶,比起陌生人的评价或自己繁复地筛选,熟人间的推荐显得更为可信和高效。社交电商直击下沉市场。
微商还是传销?VC/PE这样看社交电商
就在近日,花生日记就因涉嫌传销被罚7306.58万元,引起业界轩然大波。普通人难以分辨平台是否“合规”。但实际上,在微信等社交平台,很多披着“会员制”、“店主制”“轻创业”的外衣,其实都是在“拉人头”,进行传销经营。
“我们认为社交电商应该是建立在消费者分层之上的电商属性,而不是简单的依靠人口红利展开的无差别的病毒式社交传播。此前很多无差别的社交传播模式下,虽然收获一段时间的市场认知份额,但背后客户留存率有很大的挑战,转化成本非常高。”一位投资人表示,对于社交电商,他们更关注的是对于某一圈层消费者的需求和服务所做的深度渗透。
一位关注消费领域的行业人士告诉投资界,当下物流体系非常成熟,同时移动支付的出现,资金流也得以完善;而通过社交拼团、社交体系把商品信息分发出去,信息流能够准确定位目标用户,这些都是社交电商的先天优势所在。
未来社交电商面临的挑战,他认为主要是在供应链上的竞争。“谁有更好的供应链、谁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些都将成为关键。包括商品品控、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问题,这些都是电商平台比拼的重点。”
“综合型电商平台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但社交电商领域依然有机会存在,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调性以及获客渠道,很有可能在细分领域打破巨头垄断的。”同样看电商领域的一家机构也对社交电商表示了肯定。
创新的本质是在模式和效率层面上产生变革。社交的属性能够给电商带来相应的改变,但锦上添花的过程中,还是要看清电商的壁垒所在。
如果只打着“每个人都可以发家致富”的旗号来“拉人头”,社交电商的传送带也不会跑的太远。
【文章版权归投资界(微信号:pedaily2012)所有,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