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许言 编辑| 口可
《七里香》重逢
「如果把你的歌词当做语文教材,你会选择哪一首给孩子们?」8月初,当《人物》把这个问题抛给方文山时,他的回答是:「《七里香》。」没有片刻犹豫。因为,「它很像新诗,遣词造句也拟人,孩子更能接受。」
千里之外的清北网校中,拥有12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姜明慧,用《七里香》给学生们上了堂语文课,那天的评论区不同以往地热闹了起来。
16年前,《七里香》火遍全国的时候,姜明慧还是一个喜欢《红楼梦》,喜欢古典文学,唱探春判词《分骨肉》会流泪的姑娘。她的父亲中文系出身,早年的大学生,家里书很多。小时候,姜明慧自己睡一张单人床,床很窄,父母怕她掉下去,用书摞了两摞,把床加宽了。睡在书上长大的孩子,就是她了,想看书从床侧抽一本出来看看,经常为了读书,把床给抽塌了。
泡在古典诗词里长大的姜明慧对流行音乐并不感冒,直到听到了《七里香》。她发现,原来歌词也能这么写,流行乐的韵味转合令人着迷。「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秋刀鱼的滋味猫和你都想了解」这都是典型的拟人手法,好读易懂,是最经典不过的修辞范例,姜明慧说。
后来,做了语文老师的她也将这首歌带进了课堂。上课那天,学生比平时更加活跃,网课讨论区的弹幕几乎没有断过,好歌词的魅力难以被时光消磨。她认为方文山不仅是作词人,也是一个诗人,他的歌词看似简单,却有很深刻的思想性,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着流行文化。
对于姜明慧的选择,方文山并不意外,毕竟自己的歌词已经很多次出现在不同地区的语文考试中,他对此的理解是,「语文教育逃不开流行文化」。他喜欢经典,沉迷经典,但也觉得几百年前的东西不能永远成为考题,现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文化和语境,歌词就是他们这个时代的产物,是连接他们最直接,最快速的东西。
「歌词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它是这个时空背景里蛮受欢迎的文字载体,属于这个时代的创作,是『当下』的东西,不能被忽视。」方文山说。姜明慧也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接收到了同样的讯号,这也是为什么十几年后,她能在众多歌曲里选中了《七里香》,把它作为连接学生与文学的路。
8月14日,因《七里香》相遇的方文山和姜明慧在现实世界中完成了重逢——方文山在清北网校开了一节大师课,和姜明慧进行了一次关于语文的教学讨论,对文字,对孩子,对传统都有着执念的两个人,跨越了领域,跨越了界限,跨越了时代,站在了同样一个地方——让大家看到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学,文字还有这么多面向和可能。
律动的、流转的
这不是方文山第一次与教育扯上关系,尽管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音乐人、作词人。
2008年,他创作的《青花瓷》同时选入山东、江苏两省的高考试卷,一个以歌词作为题引,另一个则是表达「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的青花瓷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当时,他接受媒体采访说过,创作能够得到重视,是件喜事,教育部门把通俗文化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才会使学生产生更大兴趣。
他也有疑惑与迷思,怎么才能让年轻人真正地爱上文学,爱上传统。方文山写过无数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歌词,他试图通过流行文化与年轻一代对话,他觉得这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可是,好的对话没有那么容易发生。
方文山记得多年前,他在北京故宫做过一次讲座,题目叫,如何让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这个题目让他感到一个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事实——年轻人不亲近传统文化,他们亲近通俗文化。灌输很难,只能通过课堂,通过生活来帮助他们用流行的理解传统的。歌词入课文,音乐入考题,这些都是方法。
「学校不能假装它们不存在,我们可以筛选,哪怕只是授课的百分之一点点,都是有必要的。」方文山说,电影、戏剧、小说、线上游戏、流行音乐,都是无法与年轻世代分离的元素。
这些能够融入现代元素和通俗文化的课堂,正是方文山小时候所期望过的,活泼生动,有场景有故事。那时候他没能接受过这样丰富的教学模式,是有遗憾的,小时候他也按照老师们的要求背诵唐诗,「没觉得有多好。」方文山笑了,「小孩子嘛。」死记硬背的几年里,心中小火苗始终没有被点燃过,直到遇见了宋词。
那是方文山真正爱上文学、爱上传统文化的瞬间。他说,宋词不像五言绝句、七言律诗那么工整,故事性、画面感很强,特别李煜、李清照的词,为他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门。「我才发现原来语文课可以不那么硬梆梆的,可以变得有律动有流转。」那大概是中学时代的事,直到十六七岁,方文山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也因此跟随命运走到了音乐词人的路口。
为什么小时候没能爱上文学呢?方文山觉得还是因为小学时候没人引导他,或者没有一节真正有趣的、活泼的语文课,让他陷进那些文字的美中。几十年后,再回想当初的语文课,能记起来的,有趣的,都是充满「故事性」的。让学生们自己编李白《静夜思》里的故事,一起探讨「清明时节雨纷纷」背后的场景……
「有趣好玩太重要了,它会让语文课变得有生气。」方文山说,有趣不是吸引孩子那么简单,它还将成为长久学习、终生学习的续航力。这也是他常年在大陆推广汉服文化的原因,通过通俗的、流行的方式去解构课堂,解构知识。他清楚地知道,学习传统,继承传统,不代表要完全复刻它们。不可能回到穿着汉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成人们可以用孩子们理解的语汇和观念,去帮助他们,带领他们。
姜明慧也有着相似的想法,2019年5月,第一次在清北网校上课时,她就穿了汉服。一年四季,十几套,顺应时节地穿,讲唐诗,穿襦裙;说到《世说新语》,穿魏晋时期的服饰。学生们也好奇,会说真好看啊,也想让妈妈买。姜明慧觉得这些汉服的投资很值得,不仅是潜移默化地传承文化,也是变通过去的教学方式。
作为汉服同好,方文山得知姜明慧的汉服教学法,觉得太棒了,他觉得这种教学的变化,也是现代社会传播方式的变化,世界不是一成不变,老师和学生同样是。这些才是社会的脉动,是孩子们关注的,「正统教育系统不要把这些排拒在外。」方文山说。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当年姜明慧最害怕背诵的课文之一。现在变了,去年出了一首网络歌曲《琵琶行》,她的学生们争相要求在课上连麦背诗,「在过去哪有这么积极?」她笑了,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找到兴趣和喜欢,方文山和姜明慧觉得这很重要。从《七里香》到汉服,他们想从各个方面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全新的课堂,用流行的、通俗的角度打通传统领域,让孩子们看到语文课外还有很多可能性,传统文学也不那么枯燥遥远,一切都可以变得鲜活,变得广阔。
好的流行,也在重新诠释语文
2008年到2020年,这是姜明慧担任语文老师的12年。
清华毕业之后,她就在清华附中教语文,一教就是五年。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姜明慧没觉得当老师有那么难。那时候的学生和她自己小时候没有太大区别,信息来源还是饭桌上父母说了啥,家里电视上演了什么,同学间的小秘密。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普及,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广度变广了,覆盖面积大了,这意味着他们「要得更多」。过去给六年级讲魏晋风度学生是懵的,而现在的学生连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细节都信手拈来,还会有人故意拿冷门的语文知识来「刁难」姜明慧。
时代变化让她觉得,基础教育是必须的,但也有它的不足。后来她来到清北网校,想做的就是带领一些有经验、实战过的老师们去做一次关于基础语文教育的创新,因为这里没有学校的进度压力,他们可以花更多心思在每个孩子上。也因为没有了压力,老师和学生在这里,能更愉快、更自由地学习语文。
在课堂上穿汉服,用方文山歌词上课,实际上,姜明慧做的远远不止这些。抖音上火什么,她都在追。学生口味总在变,有段时间特别喜欢中国风,《出山》、《下山》,《芒种》这些抖音神曲她也能拿来上课。
今年,暑期课姜明慧用《下山》「奇筋异脉力破天,一身正气荡人间」来讲解夸张手法,学生们表现得高兴极了。上《聊斋志异》,她用皮卡丘作为主人公,一边读课文,一边告诉学生,你看走到这里,皮卡丘是什么感觉,游戏体验感般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还有一些脱离课本之外的尝试,做动漫小人物、自己的表情包、课间唱歌,甚至和脱口秀演员似的埋下一个又一个爆点。
「跟演小品、说相声的抖包袱似的,我们上课也要有包袱。」姜明慧说,作为语文教研负责人,她带领的清北网校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觉悟,他们把语文课当做一门极为重要的演出功课,细心地为它们的听众学生们设置精妙的起承转合。
姜明慧觉得,好的教学素材,不仅是帮助孩子,也是在帮助她自己。她反复称叹,方文山真正把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和知识结合了,《威廉古堡》唱了吸血鬼文化,《爱在西元前》谈到古巴比伦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爷爷泡的茶》里提到《茶经》和陆羽。它不是为了语文而生,可却是真正的语文素材。好的流行,在折射传统的同时,也在教会老师们如何去理解语文。
信息时代,如何让学生在纷杂的信息洪流里找到最需要的——这也是摆在姜明慧面前的挑战。她一直在钻研。最先要被挑战的就是专注力,成人从碎片化中抽身,专注于一件事情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孩子。姜明慧要设计更多的趣味点打中他们,线上可能更需要师生交互点,她说,自己的网课每5分钟就会有一个包袱。
网络时代的教学,学生的反馈十分直接快速,看评论区的弹幕就知道这节课是否有趣,能不能吸引他们。姜明慧发现,只要戳中学生们的点,他们会不停地讨论,很激动。之前她上过古诗《别董大》,解释董大是谁,董庭兰,当时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巴拉巴拉说一堆,学生都没有反应,再解释天下谁人不识君,姜明慧就把董大比喻成那个时代的周杰伦,你们这个时代的华晨宇,评论区就炸了。姜明慧说,这的确是个很小的例子,可是反映了老师要如何教授学生,不是高高在上有距离感的教导,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拉近距离。
无论是抖包袱,还是拉近距离,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方文山也认同这一点,在他看来,中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爱好,而小学生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和是非,只有当学校、老师、家长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才能帮助他们剥开迷雾,找到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星。
新语文:把文化写成歌
8月14日,越过2004年《七里香》初来的夏天,方文山和姜明慧终于相遇了。他们在清北网校的大师课上,共同为孩子们、家长们上了一节公开课,教授如何把文化写成歌。
这一天,姜明慧在北京穿着汉服,方文山在台北办公室里,背景则是书籍古物。第一次接触网课的方文山,看到不停滚动的弹幕,不禁频频感叹:「这也太快了吧。」弹幕中的同学纷纷报出自己的所在地,方文山说,真的没想到这堂课聚集了这么多天南地北的同学,以前为了听一堂课要经历好几小时的舟车劳顿,现在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线上学习,真的很好。
当姜明慧问起方文山创作歌曲背后的故事,方文山聊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青花瓷》。他神秘地告诉大家,原本这首歌要叫《青铜器》,因为上面的铭文象征爱情的神秘,出土年代象征爱情久远,后来觉得太过杀伐气,第二名字叫《汝窑》,也因为没什么人知道而放弃,最终选用了大众比较知道的《青花瓷》作为歌名。方文山觉得,这就是流行文化的诞生步骤,它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它需要被流传,被接受。
通俗文化与教育方式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不能太过遥不可及,得接地气,得贴近生活,才能真正被人接受。
连线中,姜明慧还向方文山提出了一个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现在学生们很多时候不知道作文应该怎么写,而这一点其实和写歌是有一些共通性的,方老师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呢?」
方文山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学生们讲述意象;「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他用东风破的节奏教学生们填词,用既有的歌填自己的故事;「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他用《青花瓷》的歌词讲述文字的张力,又讲述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中的画面感,让孩子们多从古诗词中寻找文字的艺术,让孩子们从大量的阅读中丰富人生的视野,他讲述了人称法、意象法、修辞法,俨然一个颇有经验的教师。
过去,很多人对方文山的认识是从周杰伦开始的:周董音乐背后的男人,那个最会为周杰伦写词的人。事实上,抛开方文山优秀作词人的身份,他同样也是「语文教育背后的男人」。他在清北网校大师课上展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一面,让很多人看到了他对语文教育、对大众教育的思考。
当被问到为什么歌词可以作为课堂教材时,方文山提出了「文字有千万种思路」的概念,「文字不见得只能是小说,是散文,也不是只能被阅读,它可以变成流行乐、变成歌词、变成影像、变成雕塑,变成绘画,有颠覆也有突破。活泼有趣,不要让孩子们上来就抗拒语文。」
方文山让人们看到,有太多通路可以抵达语文,连结语文。他表达了对年轻孩子们的羡慕,他们拥有太多的时间去创造可能,「人生的意义在于,你们都有选择权,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他鼓励孩子们去看书,去尝试,去创作,为自己创造可能性。「就像写作文,不要畏惧,第一句写下去就对了。大不了重头来过。」
姜明慧也是如此,12年的教师生涯让她发现,触达语文的媒介从不是局限的,流行的,网络的,娱乐的,衣食住行,影视游戏,每一条都可以抵达语文,每一条都拥有难以想象的可能和空间。
这是当代新语文概念的缩影,也是清北网校创作教育的折射与尝试。
现代教育需要流行,需要不同方向的人朝这里涌来,对文字,对课堂进行重新构建。短短一个小时的大师课,不仅是一场因《七里香》而发生的重逢,更是爱教育、爱文学的重逢与切磋。在这里,当年因为兴趣爱上宋词的方文山,从床底抽书迷上文学的姜明慧,仿佛对在道路起点的孩子们说,「来吧,加入我们,一起爱上语文吧。」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