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浅浅的分析——淮南雄字辈的俚语习语

浅析淮南神兽

原谅我研究的比较粗略

如果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查资料,访专家,我想,对此解析的会更加详实。

不过,现在的水平,已经足以说服我自己。

1.整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只有“雄”字,没有“熊”,无从考证的话,就只有从古汉语,古代历史来追溯了。熊是动物是一个姓氏,可能是一个图腾,就算是骂人,也不可能低级趣味总是拿动物直接类比,通常都是什么什么动物养的,什么什么动物尻的。请原谅我先骂上几句。所以,这个在一定地域被民间盛行的口语里,张口就来的俚语习语俗语,绝对不是赤裸裸的与生殖器有关的骂语。人是人她妈生的,国骂有了,再出个熊骂,好像多此一举了。所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没有收录熊字。

2.请看字典解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雄的解释有三个。雌雄、强有力的杰出的(形容词)、以及人物国家(名词)。如果你非要说这个雄是拿来交配用的,那么,安能辨我是雌雄?只辨出来一个雄,只有一个雄字的情况下,怎么就能骂一个人是如何交配出来呢?那就只能是第二个意义或是第三个意义了。

3.追溯我们淮南历史文化。江淮流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有地方志考证。如果大家不清楚的话,可以参考《芈月传》,战国诸侯争霸,富饶的楚地不能被小觑,春申君陵园不就在我们那条马路边上,往右拐十来里地处吗?那什么楚国雄风,战国七雄之类,出自《战国策》《史记》等书籍,在那些史书里,这个雄字,早就被作者们使用的出神入化。

4.西汉后期有个语言学家,叫“扬雄”,还出了本书,名曰《方言》,对后期的语言学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学科书籍的作用。[偷笑]

5.☞重点部分,请大家注意。

从战国时芈月,到秦汉文化有了《淮南子》,再后来,就是长达很久很久的战乱三国,两晋,南北朝,然后一段时间好日子,过了隋唐盛世,又到了群雄争霸等等。在所有,历史发展文化离析与交融中,我们看来的听来的学习到的,都是什么什么“雄”来形容一个人物一个国家。例如:奸雄,秦桧;枭雄,曹操……

再看,当今最著名的“四川 雄起”,是不是说,在国难家亡面前,不管你是奸雄也好,枭雄也好,孬雄也好,驴雄也罢,都要起身为生存而战呢?

最后,我想说,为什么在我们淮南境地里,出现了这么多“雄”字辈的俚语习语方言口语。☞——

那是因为我们这里是古战场,

都必须是些“雄”字辈的人物,过劲的,强有力的,杰出的人物站出来,挥戈铁马,保家卫国。

在战场与生死面前,

孬雄,是为了留取青山在

耶雄,是战胜把家还

驴雄,一群送死敢死队

扬雄,将军挥袖,扬我雄风

…………

累死我了,讲这么多,你们也不来订包——

耶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浅浅的分析——淮南雄字辈的俚语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