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

豆瓣评分9.4,播出两集,2.5亿人次观看。

《舌尖》系列后,又一次,中国人对于美食纪录片的认知被刷新了。

有人说,深夜播出的《风味人间》,“好吃”到犯规了。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张图片

很多网友声称半夜空腹看这部纪录片简直是“受刑”,堪比“犯罪片”。

“看得每一帧都想流口水!”

“只要能吃上这些,梦想说丢就丢!”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2张图片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3张图片

曾执导《舌尖上的中国》的陈晓卿导演用镜头告诉人们:

这辈子哪怕只囿于厨房与爱,人间,也太值得了。

导演还是那个导演,旁白还是那个旁白,连团队都是一样,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跨越山海,带来了全世界最独特的风味。

1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风味人间》又被网友称为《舌尖上的世界》。

从美食入手,走人间,看世界。

这中间,变的是引人口水直流的“风味”,不变的是食物背后的人情。

主食,是人类绕不开的话题

每一粒小麦种子种下,都养育着一方水土对于谷物的饮食习惯。微观镜头下,种子表面的纹路和绒毛清晰可见。

就是这样的一个个种子,千变万化成了桌上的种种食物。

淮北平原,小麦在蒸汽的作用下,成了一个三斤重的“巨型”馍。

面香配上咸香的酱豆,在唾液的作用下,溢出不可替代的“家乡”味道。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4张图片

如果是浇上牛肉的汤汁,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泡馍就完成了。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5张图片

千变万化的面食,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挑剔味觉,不接受批评。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6张图片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7张图片

对于面食的默契,冥冥之中跨越了国界。

伊朗西部,麦粒变成薄如纸片的阿拉什,或是长达半米的桑噶长面包。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8张图片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9张图片

在陕西,也出现了相似的食物。

把轻微发酵的面饼,摊放在烧烫的鹅卵石上,上面再盖一层同样滚烫的石子。

这种“石子馍”烘烤完成后,凹凸不平的表层让面香更浓郁。

除去主食,人们在各类食材的获取和加工过程中,总是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几块白斩鸡,一碗白米饭,就能将上个世纪初的海南先民们,同今天东南亚华人的情谊凝聚在一起。

食肉的方法,各有各的灵魂。

每当季节更替,新疆库尔特牧民们要把马群、羊群赶到90多公里外,更适合生长的牧场。

出发前,会有一顿饯行饭:热气腾腾的手抓肉。

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出的羔羊肉质肥嫩。

只需要用清水炖煮,不用多加什么调料,就已经足够美味。

下手抓一块羊肉直接扔进嘴里……

仿佛可以想出羊肉的汁水在唇齿间游荡的样子。

在呼伦贝尔,牧民们处理羊肉是另一种方式:奶桶肉。


将成年的羯羊放进奶桶密闭增压,堆在高温的卵石内炙烤。

内外同时加热,连皮蒸烤的方式,让上好的羊肉口感独特。

马肉也是牧民重要的过冬储备,烧制过程十分原始。

肉质细腻,只需简单集中佐料稍加翻炒,就能食用。

这样的美味,牧民们一年也只会吃上一回。

肥瘦相间的马肋排,是牧民们最重视的部位。

把马肋排慎重地穿进马肠中,搭在木架上。寒冷的夜晚冰花凝结,再用烟火将水分烘干,晾挂风干需要至少一个月。

与肉能形成绝配的,是需要挖掘的不一样的“鲜”。

在四川屋瓦山的山林里,冯玉兴夫妇背着竹篓寻找一种独特的鲜味——箭竹笋

把笋丝浸入炖好的鸡汤,或是同腊肉翻炒,又或是洗净烘干,都能最大程度发挥笋的鲜味。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0张图片

美食不易得。无论南北东西,都是如此。

在西北,有种特别擅于“隐身”的蘑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野蛮生长。

巴楚蘑菇或者萌发于地下,或者隐身于胡杨落叶中,极为难找。将蘑菇与羊肉混炒,更容易吸收肉质香。

说尽山珍,少不了海味。

秋天,是太湖大闸蟹的丰收季。

从蟹壳到蟹脚再到膏黄,每一部分都可以烹制出美味的菜肴。

江南厨师们最擅长的就是用麻烦的螃蟹,制作出诱人的“秃黄油”拌饭。

“秃黄油”,没有黄油。

只取蟹膏蟹黄,用提炼的动物油脂熬制。蟹油浸润膏黄,添加盐和少许鱼露,加点姜丝、香醋……

如此,秃黄油便可与白米饭撑起一顿餐食的满足感。

这一份拌饭 ,浓香满口,让人口水直流。


从国外到中国,从荒漠到到海边,带着独特的镜头艺术,这部纪录片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与味觉体验。

据摄制组介绍,这部纪录片的部分镜头选用了计算机合成的动画特效,也有微观、超微观镜头的选取。

食物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的显微变化,都被捕捉下来。

2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人提供了多样的美食。

即使是同一种原材料,味道与做法都带上了本地的独特文化。

在平原上的安徽南屏村,对贮藏和风味也有自己的心得。

这一带的火腿主要会选用猪后腿作为原料,腌制过程中对盐分拿捏,很关键。

在猪的每一寸皮下,撒食盐,反复揉搓。

显微镜拍摄下,盐粒的缓慢入侵,看得出肉质的每一丝变化。

腌制好的火腿还要再经过几个月的曝晒,表层的盐分才能更好地渗入。

火腿在传统美食里既可独当一面,展现自己的精致风味,也可以甘做配角,为其他材料增加肉香。

与之类似,在西班牙,也有着独到的火腿制作方法。

小镇哈武戈,每年出产几万条伊比利亚火腿。他们多在酒窖中陈放火腿,精心选择悬挂位置,定期涂油。

西班牙人用细心的养护,对待每一条火腿。他们还把吃火腿变成了一种“艺术”。

专业的切片师将火腿切成薄片,在刀尖旋转一圈,卷成一团,送到食客的嘴里。

操作方式不同,食用习惯差异,无论粗犷或是精致,都只以味道的令人满足为终极目标。

面对“好味”,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隔阂。

洋葱炒牛柳,成了“秘鲁国菜”。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1张图片

当地人坐在中餐馆,可以像坐在自家餐厅里一样,对各种中式菜品的名字如数家珍,甚至带着浓浓的岭南腔调。

美食总能在跨国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最自然的亲善大使的形象。

“豉油”与“姜”的粤语发音,已经成了秘鲁当地的词汇,这道菜品甚至被设计成了特制的邮票被广泛发行。

美食的魅力在于,总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碰撞出热烈的火花。

当澳门遇上葡萄牙,非洲都没有的“非洲鸡”诞生了;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2张图片

当香港遇上四川,蒜香味的“避风塘鱼香鲷鱼”问世;

当日本遇上唐朝,海鱼才创造了刺身文化跃然桌上。

“环球同此凉热,边界逐渐模糊。”

在美食的指引下,我们不断认识世界。

也在日趋雷同的生活中,体验不同的味道,辨认对方,看清自己。

3

当人们谈及食物,除了满腔热情和味蕾诱惑外,大部分记忆都是跟人有关。

就像是钥匙和门锁,看到某一种食物的同时,钥匙打开锁,一场关于情感的记忆就随之开始。

安娜是生活在澳门的香港人,她最喜欢的是一道对土生葡萄牙人来说很重要的菜——Tacho。

这是她的家族口口相传继承下来的,今天她要把这道菜教给小儿子。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3张图片

家人相聚时,煲汤煮饭,一份食量丰富的Tacho最合适不过。

儿子们已经长大成人,先生也下班归来,饭桌上交叉的餐具,碰撞出一家最普通的温暖。

所有的心思与爱意,凝聚在普通的食物中。

陈晓卿曾在《至味在人间》谈到:

“其实,个人的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因为孙女喜欢,哪怕再麻烦,老两口也要制作能换来孙女一笑的“碾转”。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4张图片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5张图片

“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而每个地方的不同食物,也饱含着当地人的性格与特色。

食物的传承下,承载着对祖辈传统和智慧的坚持。

中国台湾,成功港一个年轻的镖鱼手正在大风浪中与父亲出海。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6张图片

他站在高高的船头,拿着标枪,等待着旗鱼的到来。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7张图片

旗鱼,是鱼类中的短跑冠军,追上它并不容易。

只有大风卷起风浪时,洋流交汇,旗鱼才可能现身。

现在已经有发达的捕捞技术了,但卢昱易父子还是采用传统的镖鱼法,因为这样对海洋的伤害最小。

他们一年只捕捞一条旗鱼,虽然可能会失败而归,但也做好了准备。

海面巨浪翻滚,波涛汹涌,站在船头的卢昱易已经失手过一次了,但他再次瞄准时机,把锋利的标杆一下子猛地扎中飞驰的鱼身上。

父子俩终于有所收获。

有网友说:我喜欢这部《风味人间》,因为里面的人都很酷。

有人在看视觉盛宴,见识人间美味,此为“风味”;

有人则在这里看到童年、故乡;也能看到期许、旅行、美好、远方,此为“人间”。

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_第18张图片

美食隔山海,山海都可平。

与其赞美菜肴,不如赞美做菜的厨师;

与其赞美厨师,不如赞美采集食材的人;

与其赞美食材不如赞美这一片土地

导演陈晓卿说:

“我们不能因为口味的趋同以及时代的变化,就忘记甚至忽视最淳朴的食物;

不能忽视万千人的感受,不能因为走太快而忘记丰富多彩的人间。”

因为人的热爱,才有食材本身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2.5亿中国人狂喊救命,这部9.4分神片简直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