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

课程回顾之前,先表达下对永澄老师回答问题时那种幽默的喜爱!好了,切入正题。

这次课程是我第二次接触到“大象模型”(自己命名),第一次接触它是在@李叫兽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容我贴出来,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搜搜!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1张图片
妻子与丈夫的矛盾

这篇文章从妻子老建议丈夫做事,丈夫却充耳不闻的现象出发,谈及到人的行为本质,就是“大象模型”。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2张图片
文章里的“大象模型”描述

第一次接触到的时候,边读边点头,觉得分析的实在太对,由这篇文章我还写了篇自我行为分析。在永澄老师的课上第二次听到了“大象模型”,才深入了解到这个原来是TMBRT(永澄老师命名为“甜面包热汤”)模型,索性直接听了三次课程,太受用!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3张图片
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养成在个人成长体系中的位置

道:个人成长,是价值积累的过程

术:自我管理,解决的是价值积累的效能问题

器:习惯养成,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自我管理方法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4张图片
甜面包热汤模型

关于TMBRT模型的细节:

Trigger:触发器

Motive:动机

Behavior:行为

Reward:奖励

Trigger`s Sensitivity:触发器敏锐度

如果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那我们的习惯养成记就会宣告失败。所以找出每一部分失败的原因,对我们来说,太重要!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5张图片
Motive动机

动机原因:

坚持有压力

意义不明确

方向不稳定

难度有点大

反思:

1.我的动机意义是明确的,因为自己做事之前永远会问自己:希望从中得到什么,找到一个理由,而不是单纯去做。“坚持”一词一直出现在我周围。把“坚持”换成“安静而持续的投入”,这是课程里触动我的一个点!因为“坚持”二字,对我们大脑来说,接收起来顿感压力。

2.做一件事途中,我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放弃做这件事,转而去做另外一件事,其中原因:缺少对它的兴趣,缺乏支持它的现实条件等。所以,我的方向不稳定。

以后改进:

1.常说“安静而持续的投入”,不说“坚持”。

2.方向不稳定这个问题有待于继续学习课程来分析自己。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6张图片
Trigger触发器

触发器原因:

没有触发器

触发器凌乱

触发器无效

反思:

1.我做一件事的触发器众多,有的是对未来的担忧,有的是对自身的要求,有的是跟一个人的对比等。而这些触发器只能让我奋进半天,却始终无法让我一直奋进下去,触发器凌乱和无效是我习惯养成遇到的阻碍。

以后改进:

1.去寻找一个能让我一想起来就想去奋进的触发器。这里,好希望永澄老师可以说说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触发器的方法。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7张图片
Behavior行为

行为原因:

计划不渐进

规律未掌握

风险不防范

反思:

1.做一件事,我会拆分成一件件小事,循序渐进来做,也会时刻注意自己专注力的时间规律,但是没有做到风险防范。有时候任务之间休息的间歇,就会不自觉地跑去看一部电影,1.5h啊,看的时候责怪自己应该停止,但是还是继续看下去了,看完之后就后悔。非常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暴自弃”之中。

以后改进:

1.找到这个风险防范的方法,当自己偏离任务的时候去提醒自己!超希望得到永澄老师的点播,目前毫无办法。

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_第8张图片
Reward奖励

奖励原因:

反馈不及时

被奖励所伤

反思:

1.自己做成一件事,没有意识去给自己奖励,也没有设置奖励清单的意识,反馈不及时。

以后改进:

1.找到自己真的很想要的东西,把它列入奖励清单,把奖励配置到相关的任务下,完成任务,就给自己奖励,做到奖励反馈及时。

课程回顾完毕,学习完毕的时候看来得去输出,输出的时候才会去思考自己出问题的原来是哪方面,跟着永澄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

附上课程链接,推荐给有习惯养成方面需求的伙伴。

好习惯,为啥你总是不能坚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么多习惯背后却只有一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