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卖店变奏曲

曾几何时,乡村日常购物,买个油盐酱醋等都得上镇上的供销合作社购买。老家在圩区,交通不便,全靠两只脚板一步步丈量脚下的的里程。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一年,村里有人开了一家小卖店,经营一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这个店的开张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地址就在大河埂上的小学校园隔壁。

小卖店的主人(老板娘)是一个下放插队的上海知青,在当地结婚落户了,后来不知因何一直没有回城。也许是城里人的嗅觉比较灵敏,八几年的时候就在家里开设了全村第一家小卖店。

小卖店的构造其实很简单,就是家里几间房屋中紧邻学校那边的一间,靠墙摆了几排货架,一个玻璃柜台,窗户改成能打开的活动板门。正常情况下,老板娘就面对着柜台,坐在窗户的后边,手上可能正在打着永远也打不完的毛衣。窗户后边没人的的时候你站在窗外叫唤一声,马上会有人答应,因为老板娘肯定不会走远,估计是走到旁边的屋子里去做一些琐事去了。

因为挨着学校的缘故吧,学生的购买力也是很强的,小卖店的生意是相当红火,加上方圆一公里范围内也没有第二家小卖店,得天独厚。

后来小店门口又多了一副肉案子,卖肉的屠户就是本队的居民。以前是只管杀年猪,突然来了灵感摆个肉摊卖点肉算作副业,半片猪一般也就是一个早上或半个上午就卖完了,下午才到田地里去忙活。使得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商业中心,因为卖肉的辐射范围更广,无形中也能为小卖店多带来一些生意。

过了几年,我们家往镇上去的路上又开了一家小卖店,在另一条小河埂上面,离我们家的路程也稍微近了那么一点点。这家店是以前大队的会计开的,会计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从村里辞职后出门做生意,顺便开了个小卖店,是他们家的闺女坐店经营。想来生意虽小,利润还是很可观的,这个店一直开了好多年,先后由他们家两个闺女接手。

镇上的供销合作社坐落在下街头的街尾,旁边就是生猪集市。曾经有幸跟在大人屁股后边走后门进去过里边一次,里面是个很大的院落,不过现在早已破败倒塌了。也许地处偏僻,后来在中街的位置又开了一间新合作社,一样的格局,一样的陈设,只是房屋的地基略高,进门的位置需要上几步台阶。

再后来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突然冒出来一条新街。合作社是国营单位,当然财大气粗,随即占据了临街丁字路口的黄金地段,盖起了高大的框架式二层楼房,老街的人流也就慢慢的转移到了新街。

仿佛在一夜之间,镇上的合作社大楼对面忽然间冒出来几家挺大的个体门面,招牌上写着“xxx批发部”,品种齐全,种类繁多,且价格较为亲民,比起乡村小卖店来说更上了一个档次。柜台内及货架上只摆着少量的样品,顾客只需说出要购买的商品种类,老板马上就能拿出该商品的几个品种让你去挑选,货物在后面的库房里应有尽有。于是乎人们上街都喜欢去批发部逛逛,而不愿再去公家的合作社了。尤其是年底置办年货的时候,各个批发部是应接不暇。

在镇上开店开得顺手的转身又去县城里寻找更大的商机,因为城里的生意市场更大。镇上的批发部又换成了另外一拨人在经营,生意总是在持续,不同的经营者自有自己不同的生意观。

合作社大楼眼看着生意惨淡支撑不下去了,就把一楼的店面分隔成若干间小门面,承包给个人经营,合作社内部人员享有优先经营权,几家批发部相继挂牌开业。这些人一转身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不是以前的坐等顾客,而是很热情的与路过的陌生人打着招呼,跟那些似曾相识的搭话者套着近乎。

发展到后来,街面上的批发部已经鳞次栉比了,更多的效仿者在乡村公路的某个岔路口,隐约觉得商机不错的路段新开起了不同的店面。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在水涨船高,商机总是无限的。

镇上第一次出现“超市”这个字眼,是一家营业面积有一百多平米的“南京超市”,超市的显著特点是顾客可以直接触摸商品,有自由选择权,商品比批发部的种类更多一些,是再一次的服务意识的升华体现。

合作社大楼最终整体租给了城里的一个商家“太阳城购物中心”,开了个分店。

随着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加上交通的发展,人们出行工具的便捷,使得小卖店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去小卖店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小卖店的经营也渐渐演变成老年人(店主人)的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小卖店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