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爱才是真爱――感悟一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孩子能够感受得到吗?我们对孩子的爱是好的爱吗?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孩子能够感受到的,是对孩子有正面影响的。如果我们不懂得爱的方式,往往会无意中伤害到孩子。我们爱孩子的初心,没有错,只是我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为了你好,这个背后却往往是为了自己。学会给孩子正确的爱才是真爱,不会爱,还努力去爱,则是对孩子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智慧的家长,要想作智慧的家长,那么就需要去学习,如何爱孩子。

        家长有三类,第一类就是很懂教育、很负责任的家长。一般这样的家长呢,他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爱,能让孩子感受到爱。这样呢,在教育方面会有一个正确的影响。第二类家长是不懂教育、不负责任的家长。其实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可能会成长的很好,因为他没有受到家长错误的干预,他会有自己在成功与失败经验中的成长。第三类家长就是不懂教育、特负责任的家长。那么这样的家长就有点让人恼火了,因为他不懂得怎样去爱,那么,你不爱还好,如果你去爱,反倒会伤害到孩子,因为你错误的爱的方式反倒会伤害到孩子。

        那么,什么是真爱呢?真爱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其实,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记忆中会有父母经常打骂我们,或者拿我们跟别家的孩子作比较。那么,在父母这样一个总要求下、总批评下,我们会觉得父母是不爱我的。长大以后,虽然我们理解了父母,知道他们是爱我的,但是我们在心理层面上总是过不去。因为小孩子的心理是比较敏感,比较脆弱的。当父母总要求总批评,然后很严厉的对待我们时,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降低,我们的自信心也会降低,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父母是不爱我们的,所以内心会安全感不足。这样孩子就会发展出两种应对模式,一种是讨好,做好每一件事情来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另一种就是对抗了。这两种方式都不会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因此,我们说对于孩子,我们要无条件的爱,这才是真爱。也就是说,不管孩子是怎么样的人,不管他做了什么,爸爸妈妈都是爱他地。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如果你听话,你乖,如果你考试考得好,或者怎么怎么样我们就会爱你。那么这就是有条件的爱,孩子感到的就是:只有我听话,我考100分,我成绩好或者怎么样,爸爸妈妈才会真的爱我。

        其实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没有达到目标时,我们应该对他说,不管你考多少分,妈妈都会爱你。即使你没有考好,但是妈妈也看到了你的努力,妈妈知道你尽力了。

        可能有的人会问,如果真爱是无条件的爱,那么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要一味的忍让呢?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是不是溺爱了呢?其实我们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必须是有原则有底线的,那么爱的原则和底线是什么呢?那就是宽严有度。怎样才能做到宽严有度呢?通常来说对“德行、做人”等方面要严格,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德行与责任,    对“技能、做事”等方面要宽容,要允许孩子在试错中慢慢长大。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应当引导孩子看到错误是宝贝,即使错了,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引导他去积极的面对,让他学会如何去改正错误。

当孩子在哭时,我们应该对孩子说,妈妈,看到你在哭,知道你很难过,妈妈已经感受到了你的难过,妈妈在这里陪着你,你先哭会儿吧!我们要学会在处理问题之前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有一次我和我们家女儿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次我想帮她梳头,可是呢,我喊了她很多次,她就是没有从房间里出来,我很着急,所以我就在门口说了她,于是她很生气地走出房间,对着我的脚狠狠的踢了一脚,踢得我的腿很痛。我当时是很生气的,我很想把她拽到房间里,好好地教育他一顿。可是这样的总讲道理,他能听得进去吗?当然听不进去,因为她在情绪里,我也在情绪里,所以两个人都不可能把这个问题很好的处理。因此,我们只能改变一种方法,让自己的情绪先平静下来,然后再对孩子说:刚才妈妈这么说你,你是不是很生气呀?从你刚刚的行为里,妈妈感受到了你的生气,你刚刚狠狠的踢了妈妈一下,妈妈知道你一定是很生气了,才会踢妈妈的,我能理解你的生气,我也能够接纳你的情绪,但是你把妈妈脚踢痛了,你伤害到妈妈,对于你的这个行为,妈妈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你的生气、你的情绪我都是能够接纳的,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纳。为什么?因为,你伤害到我了,你的这个行为违背了原则,我们对人的原则应该是,不妨碍,不伤害。所以,你的这个行为妈妈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并不是不接受他这个人,而是不接受他这个行为,行为不等于人本身,问题是问题,人是人,问题不等于人。

宽严有度,不是一味的宽或者一味的严,严中要带着爱的宽容,宽中要带有严的原则和底线。要先关心人,再关心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充分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才是真的帮助孩子,才是对孩子的真爱。

对孩子,我们要先关心人,而不是事。比如在孩子上课回来之后,我们只关心他的作业做了没有?他的学习怎么样?没有关心到他本人,那么我们只关心的是事,孩子感受到了就不是爱,而是认为爸爸妈妈关心的就是作业、成绩。不关心我,不爱我。甚至有的孩子会认为成绩的好坏就等于我的好坏,我成绩好,我就是好的妈妈就是爱我的,我成绩不好,我就是不好的,妈妈就是不爱我的。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个角度,先关心人的话。当孩子放学回来我们说:宝贝儿,回来啦,一天辛苦啦,休息一下吧,放松一下吧!如果是这样,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关心的是我这个人,妈妈爱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我的作业,我的成绩。

所以,我每天都要觉察一下我们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能否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

                                梦笑笑

                    写于2019年1月24日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会爱才是真爱――感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