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的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处心积虑推动贫困的前进,这一切都和社会科学毫不相干。
贫困不是由于自然的不人道而造成,而是我们的笨拙造成的。(P833)问题已经不再是劳动将怎样消灭原始的贫困,这种贫困早就消失了,而是我们将怎样消灭那种由劳动本身固有的弊病造成的贫困,说得确切一点,就是怎样消灭不良的劳动组织造成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所造成的贫困。(P831)
智慧的特权就是免于贫困,身而为人,处在社会之中,便已经摆脱了原始的匮乏。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正是在于人的智慧凌驾于自然的残忍。不幸的是,自行业划分以来,人类为解决不平等而使用的手段一一失败了,因为社会天才们还没有意识到综合/构成价值和测定它的必要。这些错误的尝试非但没有促进平等,反而加剧了贫困。
一切事情都是由人民所做,一切事情都是反对人民的。(P365)
贫困的哲学
在蒲鲁东的字典里,“贫困”与“不平等”、“不均衡”同义。《贫困的哲学》先后列出了制造贫困的十个项:分工、机器、竞争、垄断、警察或捐税、贸易的平衡、信用、所有权、共有制和人口,我们可以稍作补充:
劳动
自然资源并非平等分布,在原始共有社会,贫困是普遍的现象。劳动就是对这种贫困展开的战争。(P156)才能的不平等是财富平等的必要条件。贫困不但是懒惰的结果,而且也是劳动的结果。(P143)多劳多得,争相堆积,结果是强买强卖,谎言成为了对强力的抗争。
分工
劳动根据其发展规律进行分工,是为了通过锻炼、通过教育,实现自由与智慧的定形和确立。但是分工却否定了自己的目的,企图利用劳动来垄断教育和资源,制造一个才能上的贵族阶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平等。(P129-130)
机器
劳动在把才能加以区分并且通过分工为才能的均衡作好准备以后,便依靠机器来把智能彻底武装起来(P171),构成完整的人。但在机器对行业的破坏中,工厂消灭了单独劳动。在使劳动者从属于一位主人而贬低其地位以后,最终还把他们排除于手工艺人行列之外,使他们下降为小工。(P194)
竞争
竞争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分工。(P214)它是综合化劳动的时代结束之后,专业化的强者进一步的统治。竞争以“进步”的形式出现,好叫人崇拜进步对部分人的偏私。
垄断
垄断是竞争的天然对立物。它划清人的界限(P261-262),却又侵入了一切,使价值资本化(P276),使人的价值成为了堆积的产物。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垄断者,他不成为垄断者,就一文不值。(P273)
警察或捐税
警察措施,不过是无产阶级自古以来就有的不断遭到破坏又不断恢复起来的妥协办法之一。(P305)用捐税雇佣所谓的非生产性劳动,是在鼓励无谓的开销。公职人员从事的是一种不提供真正产品的劳务,这种劳务实际上应该由一切人无偿地完成(P307),逐渐地受制于公民,从属于生产性的劳动。(P308)
贸易的平衡
国际贸易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P449);贸易保护是民族存续的前提。贸易自由是资本和工业封建主的同盟,其使命是制服无产阶级。(P519)取消关税,就是取消民族,让劳动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祖国。(P495)商业封建阶层,这是一个处于不利条件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不可避免地招致的后果。(P479)
信用
信用的出发点是货币。(P542)这种观念的倡导者认为,货币就是财富,所以,只要我们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货币,都有许多货币,大家便都富有了。(P546)信用确认了货币的统治和其它价值对货币的依赖。(P596)它不以人为依据,而以抵押为依据(P593),倡导对物无止境的信任和对人格的贬低——最需要信贷的人是享受不到信贷的。
所有权
所有权是信用的前提(P668),但它也产生于信用。它是使用和滥用的权利,简而言之就是专制权。(P692)如果所有权不是滥用权,就不成其为所有权。(P719)
关于“所有权”的批判,详见
《什么是所有权》
共有制
所有权并不因为变成共有便具有社会性,因为它在使一切人感到痛苦时,并不能医治这种痛苦。所有权最终是因为改变它的起因而不是通过无限的联营而消失的。(P704)
关于“共有制”的批判,详见
《什么是共产制》
人口
贫困现象是和人口无关的。(P238)马尔萨斯所确定的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对比关系只适用于无组织的社会。(P834)在文明状态下,贫困的唯一来源是经济的对抗(P850),所有权给劳动者造成的匮乏。(P843)
环保
蕾切尔·卡逊和她那本《寂静的春天》拉开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抗争的序幕。作为诸种特权的存在,人类应该如何与他者分享自然无偿的馈赠以及劳动所得?这种权能的合法地位数千年间未曾面临过这样的危机。在社会资源允许的范围内,非人类的福利多一分,人类的福利就少一分。摆在人类不平等面前的另一个挑战,和空想社会主义一样期盼着人类的衰颓。
信息
景观是积累到某种程度的资本,这时它就成了图像(P15),传递着虚假的信息,支配着被工业改造过的伪时间。广告中的每一个新谎言都是对上一个谎言的坦白,(P39)无用的商品变成了特殊的商品(P38),充斥着无产阶级日常生活中发达的伪自然。景观成为了物质化的杰出意识形态,在景观的时间中,过去支配现在。(P100)权力的专业化是景观的根源。(P10)资产阶级以君主的方式引导记忆的能量(P67),让人们在文化中忘记历史。(P123)在这里,劳动彻底迷失了它的祖国。全球市场,也就是全球景观。
(该部分节选自《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一版.)
文明制度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煽动人类的欲念,燃起人们肉欲和贪欲,把这些上帝的天使变成凶恶的野兽,从而使这些命定贪图舒适与逸乐的可怜众生自甘狂暴地争战,导致惊人的死伤,要想给他们提出一些原则作为和平条约的基础并不是容易的事情。(P764)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以惊人的毅力抨击了几乎所有与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和意见领袖,因为敢于向18世纪的一切权威亮剑,蒲鲁东的文字注定是不讨喜的。无政府主义(安那其)无疑具有强烈的对抗性,但是,如果仅凭冗余的战线就忽视其跨时代的建构,未免错失瑰宝,在劳动哲学的学习中省去了那浓重的一笔。
可以这样总结蒲鲁东对待贫困问题的态度:
文明的目的是构成产品价值和建立劳动组织。(P626-627)
在此之前,一切改革都将成为贫困的借口并为问题的解决增添负担。
引用(无特殊注明):
《贫困的哲学》(|)
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一版.
《什么是所有权》(/)
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一版.
终产者,财产、所有制的终结者,并不仅可以是最后的资本家,圣西门、蒲鲁东、巴枯宁、考茨基…这些十九世纪的劳动哲学家,也曾经向往这个角色......
【待续】
无敌的力量,既不是人民的勇气,
也不是他们的选票,而是人民的劳动。
——《贫困的哲学》
2018/04/16
关于“综合/构成价值”,
详见《科学无政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