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三佛,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视频)

三经三佛,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视频)_第1张图片
主讲|净宗法师

轻点此处观看视频

15、《散善义》深心释 二种深信文

我们再看《散善义》“深心释”中“二种深信”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一者机深信,由释迦要门定散调化之功;二者法深信,明弥陀弘愿专称得益之力。

怎么能够这样“决定深信”呢?是因为经过了释迦要门的定散调化之功,我们才相信的。

不信你试试:修十三定观,才发现心乱如麻;修三福散善,才发现自己不是善人,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都做不到。

三学无分,三福没门,即便你三福修到了,也没有用,何况你还修不到,哪还有出离之缘呢?一点出离的可能性都没有,机会、条件、可能性都没有。

这里又说“乘彼愿力”,然后说“定得往生”,这一句和前面对弘愿的解释是一样的:“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一切善恶凡夫”就是前面所讲的机深信——“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前面说“得生者”,这里说“定得往生”;“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是对应“乘彼愿力”,这不是非常清楚吗?

所以,“摄受众生”是摄受哪种众生?就是前面所说的“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样的众生。

这样读起来就前后呼应,是贯通的。所以,法深信就说明弥陀弘愿专称得益之力。

三经三佛,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视频)_第2张图片
南无阿弥陀佛

16、《散善义》深心释 就人立信文

“就人立信”文,就是《观经疏》中“此名就人立信也”,但是这要从前4页开始看。

就人立信,人者,释迦、弥陀、诸佛。

“就人立信”的“人”有两种解释:

一种说是凡夫,就凡夫这样的根机,要建立决定往生的信心;一种说是三佛——释迦佛、弥陀和诸佛。我们从三佛来说。

就释迦,立要门欣慕信,言:

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就释迦来说,要立要门的欣慕信。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这句话就有学问了:释迦牟尼佛说三福九品、定散二善,目的在哪里?是要证明、赞叹彼阿弥陀佛依正二报,让我们发起欣慕愿求的心。

这和要门的判释“回斯二行,求愿往生”讲的是一样的,这并没有说一定往生,因为往生的利益不在这里。

往生的利益在哪里?在“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所以,这里只说“使人欣慕”,到此为止,这就是要门的利益。要门绝对不会跨过红线、回向直接就往生,而是一定要通过弘愿才能往生。

就好像我们搭船过海一样,为了上船,要有一个跳板;但是跳板并不能让我们过海。我们一定要通过跳板登上船,才可以过海。

要门就是个跳板,通过定散二行回向,回向就是搭上这个船。乘上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愿船,我们才可以过生死海。如果说上跳板就可以过海,那是讲不通的。

所以,不是靠我们定散二善直接回向求往生,这“不名真实之业”,一个小跳板怎么可以过海?但是没有这个还不行,上不去船,所以它也很重要。

就弥陀,立弘愿定生信,言:

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就弥陀立弘愿,决定往生之信心,就是法深信。

就诸佛,立证劝得生信,言:

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诸佛来证明我们、劝导我们,往生是必定的。

三经三佛各有所主,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观经》释迦主要门;《大经》弥陀主弘愿;《小经》诸佛劝一切凡夫,依弥陀弘愿决定得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经》《观经》《弥陀经》各有所主:《大经》以弥陀佛为主,《观经》以释迦佛为主,《小经》以诸佛为主;《大经》弘愿,《观经》要门,《小经》证诚。

所以,“化用不同,得益有异”。

这三经、三佛,主次各有不同,可以讲《大经》是来迎教,《观经》是发遣教,《小经》是证诚教,有来迎、发遣和证诚的不同

等于释迦牟尼佛站在此岸说:“你要去往生!”阿弥陀佛在对岸说:“对,我来保护你!”十方诸佛都鼓掌:“这就对啦!走吧,勇敢往前走!”《小经》的赞叹就是在鼓掌。

下面设了个问答。

:《观经》定散,一一回向皆得往生,何故此处大师释义不说往生,仅说“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此明定散回愿,得生之功不在定散,而在彼佛愿力,定散当分之功在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即同要弘分判文意。释迦要门为能证能赞,弥陀弘愿为所证所赞。也是“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以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求愿往生为标指,指向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定散的本分职责和作用就是使人欣慕

这些经文,如果不把它从头到尾贯通的话,你看不懂。虽然答案是有了,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还要继续去了解。了解之后你再看,才很过瘾:“这讲得好啊,善导大师解释得透啊!”(未完待续)

《〈观经〉教眼》讲记18    

三经三佛,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视频)_第3张图片
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观经〉教眼》讲记

 精彩回顾

请您听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请您听经|《佛说阿弥陀经》

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祖师(视频)

净土行人不可不读的一部伟大著作

《观经四帖疏》纲要(收藏版)

怎样读《观经四帖疏》

《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原文+视频)

《观经四帖疏》序分义(原文+视频)

“净土法门”与“净土宗”七不同

你了解净土宗吗?

关于“宗”的逻辑

今人普遍缺乏“宗”的概念

净土十三祖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要对“宗”特别重视?

净土宗就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净土宗的旗帜就是“本愿称名”

站在净土宗的立场选择念佛

净土宗不靠“戒、定、慧”三学

净土宗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保障

初学指南|认识纯正的净土法门

你知道净土宗“初祖”和“宗祖”有什么不同吗?

中国净土十三祖中为何没有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

慧远大师与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之比较

净土宗就是救度的宗派,净土法门就是救度的法门

净土宗十五祖界说

“要门”和“弘愿”有什么异同?

只要开口念,每一声佛号都管用

立宗原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

法雨流芳(ID: LJMTHOME)

三经三佛,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视频)_第4张图片
南无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经三佛,化用不同,得益有异(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