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军》观后感

这是一部2008年的片子,反映了一群犹太人躲避德军的大屠杀,躲在森林里面挣扎生存的故事。更加深刻的反映了什么是最珍贵的品质!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数次陷入了挣扎、无助和残忍的境地,我将那些称之为“深渊”。

01    第一次掉入深渊

当主角Tuvia去找食物的时候,连自己都喂不饱的他居然带回了更多的受迫害犹太人。当Zus对他行为的质疑正是我想做的,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有更多的粮食来养活其他人?但是人的重要性毕竟要大于粮食,通过计算以后我的内心妥协了。Tuvia后来给Zus解释,我们可以用这些人来当缓冲,我们睡的离他们远点,当德国人杀到的时候我们有时间离开。虽然这些说法听起来特别不舒服,但是在那种环境下,我并不认为他这种想法需要受到苛责。

02    第二次掉入深渊

当送牛奶的农民带着德军来偷袭他们的营地,我觉得Tuvia颁布的纪律是错误的,原因是:农民认为这些犹太人抢他东西的行为伤害了他,所以应该接受惩罚。但我个人认为,带着德军过来屠杀犹太人聚居地的惩罚也太过了。显然在农民的心目中,犹太人的性命是低贱到不如牛奶的,这种想法真是太可怕了,我想也正是这种念头,导致了二战时候大量的犹太人被有计划、有组织的屠杀。

Tuvia之所以不让人们在找物资的时候随意杀人,正是他内心中那个算法在继续发挥作用:人命>食物。

请原谅我,在后面他们缺粮、缺药的时候想起了我们历史上存在过的人吃人的情况。

不管别人是怎么对待犹太人的,但Tuvia坚守着人性的最后底线,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

03    第三次落入深渊

当Tuvia闯入警察家中为死去的父母报仇的时候,当杀掉三个人后,还剩一颗子弹和一个活人,我内心的选择是杀掉最后这个人,否则就完全泄露了自己的行踪,会导致更严重的危险。历史上曹操就进行了这样的选择。

Tuvia的选择是放过最后这个女人,在雨中狂奔而逃。看完影片以后也无法想明白他这样做是对是错。在影片中他讲到:活下来就是对法西斯的最大抗争。

从精神上来讲,留一颗子弹不射出就是保留下最后一点人性,人性在选择中凸显了出来。

《反抗军》观后感_第1张图片
《反抗军》观后感_第2张图片

04    第四次落入深渊

影片中两次反映了Tuvia维护纪律和规矩的行为:第一次是有一个战士因为不满食物分配的制度而公开反抗他的领导,他把那个人枪决了。第二次是有个女的,违反了他不得生孩子的禁令,但是最后他选择了原谅。

第一次我非常赞成他的做法。当第二次发生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规定就是规定,一定要遵守,否则会影响领导力。后来听说这女的是在来营地之前被一个德国士兵强奸以后,我在犹豫要不要原谅这种情况,之后我内心的决定是让这个女的在公众面前阐明情况,让群众来审判。

但影片中Tuvia选择了自己来下这个决定,我是很看不起他这个做法的。不过影片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感到不寒而栗,也庆幸是他下了这个决定。否则这个女的生下来的德国士兵的后代一定会被杀死,甚至这个女的也会被处死,这在历史上的很多所谓清算中都有反映。

《反抗军》观后感_第3张图片

05    第五次落入深渊

当营地里面抓来一名德军俘虏时,Tuvia和我同时落入了深渊。

这名俘虏最后相当于被营地里面的人千刀万剐而死。那些人们在那个瞬间,化身成了最恐怖的生物。最后一点人性完全丢失了。

在理智上我明白,这样对一名俘虏是非常不好的,是完全没有道德的。但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来讲,如果在这个时候阻止民众陷入这种狂热的愚蠢中,民众的怒火必将把管理者烧死。所以Tuvia有过挣扎是否给这个俘虏一枪提前解决他的痛苦,但是他放弃了,转身走开了,第二天营地仿佛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这种淡然简直是太恐怖了。后来营地发生的吃马情境也让人感到群体无序的恐怖。

06    第六次落入深渊

虽然因为维护统治,我很赞同处死那名违抗命令的士兵,但是我并不认同的Tuvia的物资分配方式。

上了战场冒着生死风险的人,居然享受着与营地里面其他人同样的待遇,这对他们的付出是极大的不公平。但更奇怪的是,当Tuvia处死反抗者以后,所有其他的老兵居然沉默了。

原因是这个时候的Tuvia获得了群众的支持(既有恐惧也有赞同),他的领导力、凝聚力更加的强大了,他的根基更加的稳固了。最终他是最大的获益者,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这样的分配方式就是通过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收买大多数的人。

当然,最常见的答案是为集体作出牺牲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并不认同,之所以把这个不认同称之为落入深渊,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集体化。

《反抗军》观后感_第4张图片

07    后记:管理学知识上的收获

1.其实影片为我们引申出了一种困境:在完全的自由下人该怎样生存?

笼中鸟就是最好的实例:在笼中有吃有喝,风吹不着,日淋不着,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自由,失去了天空。当离开笼子之后,需要自己寻找食物和遮风避雨的地方,同时拥有了饿着的肚皮和广阔的天空。

当我十年之后离开了原来的笼子,看到这部电影也算一种冥冥之中的天意吧。我就是那只离开了笼子的鸟,我将何去何从呢?我将如何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自由呢?我想要做到几个转变:一是要做好由组织管理向自我的管理的转变;二是要不断加深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做好抵抗风险和迎接机会的准备;三是要找到值得长期投入的事业,把肚子喂饱;四是要做好自我推销,找到比较好的下家;五是要多做尝试,品味自由的味道,最怕的是把自由的美酒喝成了毒药。

2.培养接班人是非常重要的。在影片中Tuvia被炸弹震伤以后失去了指挥能力,正是他的接班人亚赛顶替才度过了指挥空白期。当Tuvia和所有人面临渡过沼泽还是就地反击的纠结的时候,也正是亚赛帮Tuvia做出了横渡沼泽的决定,我喜欢亚赛说的:Nothing is impossible.

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接班人,因为总有一些情况是老一代的领导者无力解决的,年轻的接班人也具有更好的精力和观察问题更新的视角。这些素质在某些时刻可以帮助企业或者组织渡过一劫。

3.增加组织的反脆弱性是很有必要的。在影片中,因为Tuvia和Zus的意见分歧导致了团体的分裂,但没想到这种分裂在后来的两件事情上,为组织的存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一件事情是当组织里面缺医少药的时候,正是Zus团队的帮助才拿到了救命药。另一件事是,当他们渡过沼泽之后,遭遇了德军步坦小分队的攻击,所有人的生存危在旦夕,在千钧一发的时刻Zus团队及时赶到,消灭了所有的德军,团队才得以存活下来。这件事情之后,两支团队又合在了一起。

《反抗军》观后感_第5张图片

08    哲学上的疑惑

影片中给所有人出了一道哲学上的难题:什么是民主?

当Tuvia想要带领犹太区的人逃走的时候,遭遇了意见领袖的阻挠:一旦让人逃走,德军就会处死20倍逃走人数的犹太人。为了多数人的安全,绝对不能允许少数的人逃跑。

其实这个就是哲学上有名的问题:可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利益吗?

现实中很多国家都作出了回答,表面上有的选择了可以、有的选择了不可以,但是在实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所有国家做法都是一样的: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剥夺少数人的利益。

那民主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我目前还是无法回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抗军》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