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儿脑瘫——发育中大脑

发育中大脑指未成熟大脑,比较新的观点是,2014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将发育中的大脑,定义为胎儿和婴幼儿期,通常指受孕到出生后一岁。这就同以往的观点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往的观点是,受孕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大脑,称之为发育中大脑。其实大脑发育过程不仅应该包括脑神经细胞及其神经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更应该包括出生后适应地球引力环境的随意运动,姿势反射等人类思维、运动特征的建立过程。其实,大脑就像一套网络电话系统,出生时主要线路已经接好,但能否实现通话和传输信息,还需要仔细安装调试,而人生的第一年就是进行功能调配的关键时期。人类要实现直立行走,第一年的运动发育至关重要。此时的脑细胞数量就已能够满足我们一生所需,每个大脑细胞应该与其他脑细胞之间建立平均1万个以上的连接和联系,这种细胞数量及细胞间的神经通路建立大多是在一岁以内完成的,这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作为直立行走特征的基础,是运动和姿势发育的基础。

这期间(受孕到生后一年内)大脑受到任何损伤,都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和神经通路的形成,造成损伤部位大脑细胞数量的减少,特定神经通路建立障碍。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影响克服地球引力的翻,坐,爬,站,走的随意运动形成,影响建立直立行走的人类运动特征,影响智慧生命活动。这期间大脑受到损伤,在临床上表现特殊,也是比较典型的一组症候群,我们称之为“小儿脑性瘫痪”。

出生一岁以后的婴幼儿脑损伤,大多是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只是表现出相对较轻的与损伤部位相关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一般情况下会归入原发疾病,称为该疾病的后遗症。如脑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国外也有称之为新生儿期后脑瘫或后天获得性脑瘫。或者称为继发性脑瘫。无论怎样定义,脑性瘫痪的实际表现大致相同,都会造成随意运动障碍。临床上将之区别主要是在康复治疗上方便采取不同的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小儿脑瘫——发育中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