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SDN博客,记录准备面试的种种

第一篇CSDN博客,记录最近准备暑期实习的种种,不定期更新。

面试刷题第一天:

前几天重新看完Java基础,深深感受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掌握,今天开刷网上找来的葛总面试笔试题,再次惨死,这里将今天刷到的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题记录下来:

1.HashMap的底层实现?如何解决Hash冲突?为什么HashMap不安全?如何保证HashMap的安全性?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

HashMap的底层实现是通过Hash表实现的,解决Hash冲突的方式共有4种

  • 开放定址法:当发送冲突时,通过冲突解决的函数,基于冲突位置寻找其他的地址,直到不冲突为止
  • 再哈希法:规定多个Hash函数,当第一个Hash函数冲突时,使用第二个Hash函数
  • 链地址法:通过将冲突位置变为链表,将冲突的相同元素都置于链表当中
  • 溢出桶法:构建公共的溢出桶,将出图的元素放入桶内

HashMap对于多线程是不安全的,应为读取和写入的操作并没有进行同步,想要保证线程安全,可以使用concurrentHashMap类,concurrentHashMap底层通过将Map分为多个segment(默认为16个),在多线程访问时分别进行上锁去锁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并且保证了同步

2.结束一条线程的方法有哪些?线程的状态是怎样的?interrupt的底层实现原理?

停止线程的办法有3种:

  • 通过修改标记使线程正常执行完毕
  • 通过stop方法强制中断线程
  • 通过interpret方法结束线程,具体分为两种:
    • 当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时,调用线程的interpret方法会使得线程run方法中抛出异常InterruptedException,这时我们需要对这个异常进行捕捉并且,将循环的标记置为false,并且在catch语句中将线程中资源进行释放。
    • 当线程处于非阻塞态时,直接通过while (!isInterrupted())来进行线程的控制。

通过stop方法停止线程是不安全的,应为stop方法会造成无法估计的错误,这一点和resume方法一样,所以在新的jdk中,这两个方法已经不被推荐使用了。

interrupt底层实现原理: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Java中的中断机制,Java中的中断机制是一种协作机制,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interrupt方法时,并不是立即就将线程中断了,而是需要等待线程自己对这个中断进行相应。而interrupt的底层实现原理就是这样的,针对于每个线程都有一个中断的标志位,当线程处于非阻塞的状态时,调用interrupt方法将使得中断标志位置为true,而当线程处于非阻塞状态时。中断标志位同样被置为true,但是由于sleep,wait等方法会消耗掉这一次中断并且抛出异常。所以在try语句块中获取到的标志位仍为false。

3.什么是BIO,什么是NIO?

BIO:同步阻塞式,每一个请求都有一个线程为其提供,这种模式常常需要一个主线程进行不断的轮训以接受请求,并且没接收到一个请求,便开启一个新的线程为其进行服务,这样的模式有一个很显著的缺陷,如果一个请求不需要任何处理,这样造成了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在这中模式下,服务器能够服务的线程数量是有限的。

NIO:同步非阻塞式,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要实现一个反应器,反应器的作用是当请求中有需要处理的任务时在通知服务器开启线程来处理这个任务,否则不通知服务器。在这这种模式下,往往需要一个线程进行轮训接受请求,但是却不需要为每一个请求创建新的线程,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线程的开销,同时提高并发性。

面试刷题第二天:

4.如何在Android的4大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 使用Intent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缺陷是只能够传递一些简答的数据类型,对于不可序列化的数据类型是就不太适用。
  • 通过外部存储进行数据传递,这个时候可以能会使用到File,SharePreference,SQLite,针对于第三方的应用需要使用到ContentProvider。
  • 通过静态变量进行数据共享,不过这种方式容易占用内存,已近无用的static变量很可能不会被虚拟机当成垃圾回收掉,如果大量使用static的bitmap,drawable等大对象,很容易造成OOM。
  • 基于全局单例的类,通过类似于Application,Controller等单例类内部存储的一些变量实现数据共享
  • IPC通信:常用的IPC通信方式包含实时性的IPC通讯,主要目的是实现跨进程的函数调用。还有一种非实时的IPC,通常只希望完成数据的传输。这里有一篇写的不错的博文详细介绍了IPC,传送门点这里

5.缓存算法处了LRU还知道那些,包括LRU一起解释一下原理:

  • LRU(最近最少使用):就是将最近最少使用的快清除出缓存,经典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维护一个缓存的栈,每当使用缓存中的块时,就将块先从栈中移到栈顶,这样栈顶总是存放最近使用的块,栈底总是存放最近不使用的块。当需要把块从缓存中清除时,将栈底清除就可以了。两种LRU算法的实现需要使用到时钟,每次块访问时钟加1,访问的块会被记录下当时的时钟值,当要清除块时,只需要将时钟值最小的块清除就可以了。
  • FIFO(先进先出)
  • OPT(最优置换)思想是通过未来即将到来的缓存块调用,判断未来那个块最不可能会被调用,这个算法虽然很符合缓存的概念,但是判断即将到来的调用是很难的。所以基本不适用
  • Clock(时钟)一个类似LRU的时钟轮询算法。

面试刷题第三天:

6.Java中有内存泄漏嘛?什么情况会造成内存泄漏?:

存在,C/C++中内存泄漏的出现主要有两种原因

  • 一种是在堆栈上申请了内存空间,但是在已经没有引用指向它的之前并没有清空掉这块内存,如对一个指针重新赋值前,未将原先指向的内存空间释放。
  • 还有一种是内存对象已经不要需要了,但任然保存着内存对象的应用。

在Java中,由于采用了垃圾回收机制,第一种内存泄漏不可能产生,主要的内存泄漏原因是第二种。这里举一个内存泄漏的例子:

Vector v = new Vector();
for(int i = 0; i < 100; i++) 
{
    Object o = new Object();
    v.add(o);
    o = null;
}

运行上述代码,一旦发生GC,object对象并不会被回收,应为在GC时,会发现vector持有对object的引用,所以不清除object。这样就造成了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的原因是由于GC判断内存块任为可用的代码,不进行清除。这里简单介绍一下GC的几种算法:

  • 标记置换:将内存对象作为一个可达的图遍历,将未遍历的节点清除(由于没有进行内存压缩,所以容易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
  • 引用计数:每增加一个指向内存块的引用计数,就将引用数加一,没减少一个引用,计数减1。当计数为0 时,将内存块清空(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例如父对象持有对子对象的引用,子对象反过来又持有对父对象的引用,这样这两个对象的计数永远不能为0)。
  • 标记压缩:与标记清除类似,但是在清除阶段将非垃圾的节点重新复制到堆栈的新空间中以达到压缩内存的目的(占用的内存很大时很难找到用新空间)
  • 节点拷贝:将堆栈划分为两部分,当产生新对象时放在空的一边,并且在使用到一个对象时也将其复制到另一边,gc时清空垃圾一边(很明显需要两倍大小的内存,对于生命长的对象效率低下)
    -分代:将内存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区域,新产生的对象放在最短生命周期的区域内,每隔一段时间将还存活在短周期区域内的对象转移到更长周期的对象区域中,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清空策略。

7.ANR的产生原因,如何定位?:

常见的ANR原因分为3种:
ANR一般有三种类型:

1:KeyDispatchTimeout最为常见ANR出现原因,主线程5秒无响应)
按键或触摸事件在特定时间内无响应

2:BroadcastTimeout(10 seconds)
BroadcastReceiver在特定时间内无法处理完成

3:ServiceTimeout(20 seconds) –小概率类型
Service在特定的时间内无法处理完成

定位方式推荐一个博文吧,说来话长,传送门点这里


8.简单描述一下观察者模式,原生jdk中的观察者模式有什么缺陷:

观察者模式,实现一个被观察者的父类,声明几个用于更新和获取状态的抽象函数。维护一个观察者的集合。被观察者需要继承该父类。当状态更新时通过更新函数通知每一个观察者。实现一个观察者的接口,其中包含用于传递更新的函数,观察者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原生jdk中的观察者模式的缺陷:原生jdk中的观察者模式是支持多个观察者对一个被观察者的多对一的关系的,很明显当关系模式反过来时,既多个被观察者对一个观察者时就无法支持了。


9.描述一下AIDL,AIDL有什么缺陷: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Android,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