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今日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初春里的阳光,让人觉得温暖而惬意。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1张图片

这本书以自传体的形式,真实记录了海伦·凯勒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同时告诫人们:珍惜生命,珍惜上天赐予的一切,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作者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美国,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而就是这个又聋又盲的人,用她的一生,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奇迹。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带我离开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2张图片

海伦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健康、倔强的小女孩,在婴儿时期便表现出不服输的个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1岁前,她就能说简单的词,比如:“水”“你好”,1岁时,她已经学会了走路。

约么19个月大时,海伦突患急性脑充血而高烧不退,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从此,她的世界充满黑暗与冷清,她变得不爱发声,甚至之前已经学会的词语都慢慢忘记。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3张图片
年轻的海伦·凯勒

这样的生活过了很久,海伦学会了用手去摸索各种东西、了解它们的用途,通过身边人的动作或喘息,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当然,她也学会了用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能帮着做简单的事情,比如叠衣服。

海伦7岁的时候,父母给她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这是她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今后50年一直陪伴她的老师。

而对于安妮来说,海伦是她的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的学生。然而,安妮本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女作家,或者妇女运动的领导人物,但她却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海伦身上,直到她生命的尽头。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4张图片

安妮比海伦大了14岁,对于她的身世,与海伦对比,她是那个时代的“弃儿”。

5岁时,安妮因沙眼几乎失去所有的视力。后来,母亲因结核病去世,本就贫困不堪的家庭,生活负担更重了,安妮和弟弟妹妹更是被整日酗酒的父亲狠心抛弃了。

然而,被姑妈收养后,安妮从来不是“懂事儿”的孩子。因为视力极差,她的脾气越来越坏,邻居称她为“令人讨厌的小孩”。期间,妹妹不知何原因而去世,姑妈只能将她和弟弟送进了离家千里的贫民救济院——一所容纳900多老弱病残人的大杂院。

此时,安妮已经10岁了,救济院的条件很差,弟弟又因结核病而去世。

弟弟妹妹都走了,只剩下安妮一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妮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与孤独中,没有人关心她、爱护她。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5张图片
安妮·莎莉文

1880年10月,上级派人调查救济院时,几乎完全失明的安妮冲破人群,大声喊着:“我要上盲校,我要上盲校。”此时,她已经14岁。

几天后,安妮顺利进入美国柏金斯盲人学校。幸运的是,求学期间,她接受了两次手术治疗,视力竟然恢复了!尽管眼前依然有些模糊,但对于安妮来说她已经很知足了。

从盲校毕业后,整个暑假安妮都在为工作而发愁,就在这时,她接到了柏金斯盲校校长安那诺斯先生的来信——

亲爱的安妮:

别来无恙?寄上凯勒先生的来信,请你仔细看一看。凯勒先生为他又聋又盲的小女儿海伦寻求一位女家庭教师。你有兴趣应征吗?请来信告诉我。

而就是这封简短的信,改变了海伦,也改变了安妮的命运。

面对一个又聋又盲的学生,安妮并不乐意于这份工作,但她别无选择,这是当时唯一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于是,她很快给了回信:

“亲爱的安那诺斯先生:谢谢校长的培育和关怀。经过慎重考虑后,我诚心接受您所提供的职位……”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6张图片

那是一个温暖的下午,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海伦正站在阳光下,好像有什么特殊的事情要发生,不过,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爱他的人。安妮老师来了,带着她的爱心与热忱,缓缓朝海伦走来。

海伦一位是母亲,一下子抱住了她,安妮如母亲般,紧紧抱住了海伦。

起初的日子里,安妮并不接受这个突然出现在她生命中的老师,她依然每天在踢打和号叫,而当安妮每次把接触到的事物写在她的手上时,比如洋娃娃“DOLL”,海伦便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她对外界的探索与求知欲原来是那般强烈。

7天的相处后,海伦的性格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安妮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早上我的心在快乐地歌唱,奇迹发生了!两星期前粗暴的小生命已经变成了温顺的小女孩。

安妮来后大约一个月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两个人在暖和的阳光下散步,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香气扑鼻。安妮把海伦的手轻轻地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她手上流过时,安妮在海伦的手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下“WATER”(水)。海伦静静地站着,感受着安妮手指的动作,此刻她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从此以后,海伦开始近似疯狂地开始对文字的学习,当她学到更多的文字后,便阅读了大量的盲文书籍,这其中包括希腊、罗马、英国的历史,优秀名家的诗集和散文,而对于无凸字版的书籍,安妮便一字一字写在海伦的手上。

除此之外,海伦还每天花很多时间学习发声、说话,她摸着安妮说话时喉咙与嘴唇的动作,以此了解她说了什么。安妮则会反复地纠正她的发音,哪里该断句、哪里要转调。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7张图片

那些年,她们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看了尼亚加拉的大瀑布,参观了世界博览会,她们还去见了马克·吐温,听了歌唱家的音乐会,参观了爱迪生的实验室……

待在家里的日子,海伦收到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给她写的信,而她也非常喜欢阅读他们的来信,她说:“有了这样的朋友,所谓形体上的不自由其实等于没有了。”

1904年,海伦顺利进入哈佛大学,自此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安妮一直陪伴着她,讲老师讲的所有东西都翻译给她。

当那些不认识海伦的人跟她说:“你所能接触的世界太小了,真可怜”时,她总是觉得特别好笑。

而海伦所有的经历,都是因为她有安妮的教育与陪伴。安妮是重塑海伦生命的人,是海伦思想的解放者。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8张图片

1936年10月19日,安妮与世长辞。

1955年,海伦著《老师:安妮·沙莉文·梅西》,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6年11月15日,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竖立起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梅西。

1968年6月1日,海伦逝世,享年88岁。

当人们感慨海伦是个奇迹时,也有人说,安妮才是那个创造奇迹的人。

一位是又聋又盲的女孩,一位是有爱心、有耐心的好老师,当两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她们便成了一个整体,你成就了她,她回报你无限的骄傲。

这个世界就是这般奇妙,我们无法预料未来,却可以把握当下,不留恋失去的,不得意拥有的,珍惜拥有的,命运只有自己能掌控。

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第9张图片
晚年的海伦·凯勒

当我把这个故事读给孩子们听时,他们仰着小脑袋问我:“为什么邻居家的盲人小姐姐什么都不会?”“她怎么不去上学?”“她以后也会自己写文章吗?”“她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他们,我的孩子们!

不过我想,这就是人生的不尽相同吧。正如海伦在面对比自己努力更多的罗拉时说的:“如果她当初也像我一样,有一位像安妮这样的老师来教导她,则她的成就必然比我大得多。”

人与人之间,总有恰当的相遇、相识。

如果你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如果你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够好,我想说的是,如果海伦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即便遇到比安妮好百倍千倍的老师,或许她都不会取得后来的成绩。

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发行的一部教育片里说:

“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带给整个世界的礼物就是不断地告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多么奇妙,有那么多人在教我们认识它;没有哪个人是不值得帮助或无法帮助的,一个人对我们的最大益处就在于帮助他人发挥其真正的潜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II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