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妈在线,第一时间学习好爸妈干货,成为更好的爸妈!
公众号:好爸妈在线(ID:hbm100)
文:好爸妈在线
这是一个学霸听不见嘘声、家长和同学的反应截然相反的真实场景,由此引发家长朋友们反思:在未来世界里,拥有哪些能力才是孩子幸福之本?又有哪些能力最不会轻易被机器、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所取代呢?这就是家长可以帮孩子抓住的未来!
你可曾观察过孩子是否善于体察别人的感受呢?
你有问过孩子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吗?
你是否了解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如果说这几个问题,将是孩子立足未来世界的重要根基,你可能会想知道它们有什么关联,是吗?
学霸不顾嘘声,是否缺乏同理心?
让我先来说说为何会想提出这三个问题吧。
源于这周参加大宝二年级的中秋主题班会,观察到一个对“学霸”截然不同的态度,线上看直播的家长群对学霸娃羡慕不已,班级里的同学们却对学霸同学嘘声连连。这是咋回事?
在“咏中秋”主题班会上,老师准备了许多关于中秋的民俗、诗歌的互动环节,答对了有奖励,孩子们都挺踊跃举手发言。其中,有一个小男生特别积极,每次手都举高高,回答了好几个问题,看着就像个小学霸。家长们都在群里连连称赞,要是自己孩子有这么积极主动、学识渊博就好啦!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幕,引起全班孩子对他的嘘声一片。因为他在讲述“嫦娥奔月”的典故时,原本已经讲得挺详细,却一再说“还有,我又想起……”老师几次示意他可以了,他仍然停不下来。全班的氛围从静听,到有些不耐烦,到有同学直接喊“够啦,别说啦”,到全班一半人嘘声四起,嘘声中我们都已经听不清小学霸在说什么,但是他仍自顾自地继续讲了两分钟。
放学的时候,我问起大宝对小学霸当时的表现有什么看法。
他只说了一句:“他一向这样啊,以为全世界就他最厉害,大家都不喜欢他。”
那我又问:“你们更喜欢跟哪些同学交朋友啊?”
孩子说:“一起玩的时候不霸道,一起想办法,还有爱帮人的。就像我也经常帮老师和同学,大家爱跟我玩。”
家长连连称赞是欣赏和期待孩子能好学、主动、善于表现;而同学反感则是更看重平等、互相尊重、合作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好品质,家长在培养、鼓励孩子发展品质时,除了学识丰富、能言善辩外,还要考虑孩子未来面对的世界,需要他拥有哪些品质,助力他的成功与幸福呢?
反过来想想,我们是想跟一个力争自己最优秀、爱掉书袋的人共事,还是想跟一个善于合作、能照顾他人和团体需要的人共事呢?答案不言而明。那么如今我们就需要关注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看法和行为是最基础的技能。
理解和支持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
成为一个有贡献、也有支持的人。这不正是我们成人自己也期待的吗?
有能力面向未来,不可或缺什么?
从长远的培养目标来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正面管教提出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培养孩子长期目标的参考。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 ——“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从以上七项能力中,可以看到2、3、5、6、7五条都与感知他人、人际关系和整体系统有关。有能力不仅仅是“我有本领”这么简单,更在于一个人能通过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家庭成就孩子的未来。家长要考虑在未来世界里,拥有哪些能力,作出哪些贡献是幸福之本?不会轻易被机器、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所取代呢?
近来有两位在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的演讲给我极大的启发:
▶ 马云:情商更重要、爱商不可缺
马云在告别阿里巴巴,《重回课堂》的演讲中,结合他多年发现、培育人才的经验,谈到了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以下是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反思:
情商高,则会处事,顾他人和大局。情商是在磨练中练出来,最后懂得碰到困难的时候,以别人为主,以大局为主,以真正的义为主的人,才是真正的情商。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因为大家都喜欢他,他机会就多。尽管智商高的人不容易失败,因为有知识结构,但未来孩子更需要高情商,还需要有“爱商”,才能受人尊重。
马云曾谈到未来的教育:“过去百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科学、产业,但未来,我们要教育孩子则是关乎创新、创意、建设性,你要怎么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机器不可能做得比人类好的事情。这是教育的关键。”
机器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人类的情绪、感受和爱。
在我看到小学霸那一幕,便想起马云这些话,觉得很有必要唤醒更多家长同盟反思:要摆脱我们这一代过于看重智商、学业的限制,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社会情感,提升孩子对微观情绪、宏观环境的感受力,培养孩子对他人的情感与爱的能力。最基础的,就是同理心的能力。
为孩子创造贡献他人的机会吧,必定能为未来播种幸福。
▶李开复: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同理心与爱
智者总是有共通的发现。因此,李开复时隔26年再次登上TED演讲台,将一生的思索和教训都浓缩到《AI如何拯救人类》的14分钟演讲里。
他提出:“当人工智能带走重复性工作时,我想我们可以、应该而且必须创造关爱型工作。”
“我们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将自己作为人类区分出来?我们谈到过创造性维度,那当然是一个可能性,现在我们要介绍一个新维度,称之为同情心、爱或同理心。那些都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
同理心,是指一个人能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的能力。
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决定了他能否与外部世界和谐相处,从而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
同理心也是人在成长路上,不断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源泉。
有爱在,无畏孤单,便不惧未知的挑战。
成长向未来,培育同理心的N个策略
★ 父母注意孩子的感受,增进孩子对情感的了解,多体会此刻的心情。
★ 运用“情感脸谱”和孩子练习描述人的情感的词汇,帮助觉察情感。
★ 教会孩子学习倾听,向他人获取完整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需要。
★ 引导孩子做换位思考练习,了解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感受。
★ 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作出共情行为,“如果你是他,你会希望别人做些什么呢?”“那你现在想对他做一些什么?”
★ 和孩子一起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来化解冲突。(这个需要家长先学习哦!)
★ 引导孩子观察情境,理解怎样做是顾全大局、合乎时宜的行为。
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还有更多培养同理心的心得和方法呢?欢迎在留言区交流哦!
如果你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感到有些困惑,如果你需要获得一些具体的示例与支持,让自己的同理心先培育起来,这里就有帮助你成为好爸妈的育儿营养——25节微课,培养独立、自信、有爱的孩子。
我都听过啦,邀你一起有方向、有方法地成就孩子的未来!
本文版权归“好爸妈在线”所有,欢迎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陈雪莹
出处:好爸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