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红顶商人胡雪岩》16

胡雪岩的“预警系统”

我们做环境监测系统的朋友们都明白什么是“预警系统”。简单说,就是当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触发设备产生预警信息的感应装置。

我们每个人人生中都有给自己提醒或者提出中肯建议的人,这类人经常就在身边。他们的提醒或者建议不一定会反复说,而是在关键的节点轻描淡写的说那么一两句,不管我们能不能及时领会。他们考虑的比较深入,但也许是为了顾及我们的面子或者其他。


举个栗子:《红楼梦》里老祖中贾母,就是孩子们的“预警系统”。贾母的提醒或者建议总是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样,机敏一点的王熙凤总能听出话外之音;憨憨如史湘云、迎春等人就经常一头雾水。

刘姥姥跟贾母参观大观园,当来到潇湘馆的时候,贾母发现窗子上的窗纱颜色旧了,就给王夫人说:“这个纱新糊上好看,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个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王夫人不明所以,以为就事论事,随即点头称是。可是旁边的王熙凤冒下一头冷汗,贾母这是旁敲侧击的敲打她呀,她是贾府的管家,王熙凤那点以次充好,公里拿钱的小伎俩贾母看的真 真的,只是不说她而已。贾母的外甥女黛玉年少丧母,无依无靠才来的贾府;王熙凤给黛玉的潇湘馆用旧窗纱凑合,是为省银子,剩下的进自己的腰包;贾母看破不说破,直接点到王熙凤心里。这样,预警系统及时提示,王熙凤也及时反应,过后就会有一个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去的好结果。

如果预警系统及时提示,对应的人没有及时反应,会是什么后果呢?我们看看胡雪岩与他的“预警系统”之间互动达到的效果。

一、胡雪岩父亲

胡雪岩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父亲说:“将来能把家运振兴起来的大概只有你了”,当时他听明白父亲的期盼,却没有听出父亲要求他安分守己、不要过分的深意。知子莫如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胡父临终如此叮咛儿子必然隐含着相当大的善意。从后来的一些事上推测,胡雪岩当时并没有听进去或者干脆没有想听进去父亲的遗言。

二、王有龄

事业初创期,一年内王有龄和胡雪岩携手创下一片让世人惊叹的事业。王有龄跟胡雪岩说:“我有些害怕,我们太顺利了。古语讲:福兮祸之所倚。越是顺利越要格外小心!”胡雪岩却认为王有龄不够沉着。当时的胡雪岩只顾着往前冲,却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一路上有什么不妥当!深入的考虑一下,现实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人没有钱的时候安分守己,有钱的时候就大胆的冒险,结果却丢了性命。有人说,好运气是自己的准备工作不足却收到上帝意外的馈赠。试想一下,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就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否则会被馅饼砸到。类似的意思,赵本山在《一代宗师》里很有深意的说“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裤衩”。

三、信和钱庄老板

胡雪岩生意迅速崛起的时候,信和的老板把钱庄交到胡雪岩手上,也告诉胡雪岩要小心,不要像晋朝的石崇那样因为钱财太多,到最后把自己害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胡雪岩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胡雪岩还是掉进这个人性的大坑。

四、左宗棠

左宗棠对胡雪岩很欣赏、依赖、感谢;左帅像长辈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胡雪岩即使不为功名也要多读点书,这种谆谆教导贯穿他们交往的几十年。东方人读书讲究“明理”,左帅影响下胡雪岩虽然对范蠡和《三国演义》有研读,但也是草草了事。如果胡雪岩能及时领会《三国演义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故事,我想可能会有不太一样的结果。

任何事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独分开来分析。胡雪岩的成就是以成全别人和分享为一个大的导向,今天断章取义的聊“预警系统”无非也是想逐步的为自己建设相应的预警系统。

查理芒格的“反转”原则中有一句很精彩的话:“如果告诉我有可能死在哪里,我就不去那里。”结合胡雪岩的教训,我们的“预警系统”又该如何设置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泛读《红顶商人胡雪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