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第二次上课笔记
序言、第一章
1、发生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和联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最初发生心理学研究普通心理学中(指成人)一般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如智力,知觉等)。而儿童心理学只研究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
当发生心理学在试图根据心理机能的形成方式来解释心理机能时候,就必须要依据儿童心理机能发展研究才能解释清楚。这样就促进儿童心理学达到了发生心理学的水平,发生心理学成为解释性分析的
重要工具,用以解决普通心理学中的有关问题。引入这个的目的,就是说明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也提出自己这种研究的独特性,从儿童的发展来说明成人比从成人来说明儿童更好。
也可以这么说:儿童是种子,成人是大树。你从种子开始,逐渐观察长成植株到开花结果的的过程。你会对这棵树,这朵花的整体结构,功能的联系,认识更加透彻。
【叶倾作业:不同: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本身,且只研究儿童本身,并不考虑到她最终将发展成人。发生心理学研究普通心理学中一般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如智力,知觉等),试图根据心理机能的形成方式,也就是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来解释心理机能。沿用于个体发展或个体发生方面。
联系: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工具。发生法在心理学分支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使儿童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内处于关键性地位。】
2、儿童的第一个时期为何称为感知-运动智慧?
由于缺乏语言或象征的功能还没有形成,图式结构的形成,只是依靠知觉和运动的支持,并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
前语言期的智慧:在语言发生之前已有的的智慧。主要是求的实际效果,而不在阐明实际的情况。不存在表象或思维的中介作用。
儿童最初没有智慧,有遗传自带的自发的动作图示,即“反射”。
第一阶段:就是从自发的运动和反射到习得的习惯,再从习惯到智慧。是一种延绵不断的前进过程。我们要理解这种前进的过程。
【叶倾作业:第一时期被称为感知-运动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语言还未出现,婴儿还缺乏象征性功能,即当某人或某物不在面前时还不能引起对这人或这物的表象(表象:过去感知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形象思维活动)但是在头十八个月,婴儿的心理发展特别重要,他建成了所有的认识基础,作为他日后知觉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
在语言发生之前已有智慧存在,这时期的智慧在于求得实际效果。这种智慧能构成复杂的动作-图式体系,并按照空间-时间和因果的结构来组织现实的东西,最后成功得解决了许多动作方面的问题。在缺乏语言和象征的功能的情况下,这些结构的形成只是依靠知觉和运动的支持,并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还不存在表象或思维的中介作用,所以儿童的第一个时期被称为感知-运动智慧。】
3、第一阶段分为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特点
反射(条件反射)并不是纯粹的自动化作用。形成反射时候,同化就已发生作用。这个同化理解成遗传自带的能力。这里的关键点在,反射不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自动化的反应,而是一种反射图式把外界的刺激同化的图式之中。用吮吸反射图式去同化奶头。并不是奶头激起了吮吸,而是吮吸反射图式去同化嘴唇碰到的一切物品。
反射作为生物本能,生来就有。虽然有细微差别,但是差别不大。
这是我们认识的起点。婴儿的发展最初起点几乎是一样的,只是依靠知觉和运动。只是最初一致,发展快慢是有差异的。由吮吸反射扩展到吮吸拇指。吮吸拇指并不是本能的反射。这是吮吸反射图式的扩展,婴儿自己把手放到嘴中这一动作引进到吮吸反射中,通过这一感知-运动因素的整合作用来扩展这个图式。
同化作用是一种机能,这种机能是指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认识的一种共性能力。
第二阶段最初习惯时期吮吸习惯动作的形成
吮吸拇指到吮吸习惯的形成,不再是反射性的,而是儿童主动作出的,是适应性的。外部世界被分成了可吮吸的世界和不可吮吸的世界。方法(拿到嘴边)和目的(吮吸)还没有分化。
第三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视觉和抓握开始协调,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动作(方法)拉动线导致玩具响起。目的和手段分化是初步的。
第四阶段实际智慧动作时期,出现目的和手段(方法)分化。看到新奇远处玩具,想要让它重新响起,拉动绳子。抓住成人的手,向不能取得的玩具方向拉动。目的和手段分化,但缺乏协调。
第五阶段实际智慧动作时期目的和手段(方法)分化协调时期。看到新奇远处玩具,直接拿够不到,拉动床单(手段),得到玩具(目的)。目的和手段是协调的。 由于分化作用,在已知图式中寻找新的手段(方法)。
第六阶段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从感知-运动图式发展到一种内在的动作逻辑。寻求新的方法不仅用外部的或身体的探索,而且也用内部的联合(内在的动作逻辑),达到突然的理解。
在感知运动阶段的综合时期,已经能够根据目的,选择手段达成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同化、顺应由图示及其组织的作用来决定,图式和组织必须借助同化作用加以维持,借助顺应活动得以发展。
感知运动阶段完成了由感知运动的行为方面到内在的动作的逻辑。
【叶倾作业】:
第一阶段。【反射阶段,初生婴儿0—1月,比如吮吸】
通过练习【反射练习,比如吮乳】发展而成的反射是同化的图式赖以发展的出发点。
它(习得行为)是引进到早已形成的一个反射图式之中,并通过原先与这图式无关的感知-运动因素的整合作用来扩展这个图式。这样的整合作用成为第二阶段的特征。
处在智慧的萌芽状态。
【吮吸反射,遗传装置范围内,先天性的。凡是碰到嘴边的(乳头、手指、玩具)都会吮吸,这是同化的泛化;能分辨乳头和其他物体,是认识上的同化。】
第二阶段【最初习惯形成阶段,1-4、5月】
1、习惯:习得行为的形成以及这种习得行为形成后变为自动化的动作【动作自动化】。条件发射由于同化图式的形成得到巩固,形成“习惯”。习惯,以感知—运动图式为基础。【不断的同化与顺应】
2、不等于智慧 。手段和目的还没有分化。【无意识的】智慧相反。
【婴儿为何喜欢吮吸手指,还喜欢把手里的一切东西往嘴巴里放,这是他的有意味的动作,是在认识世界,所以以后还是不要把她的手拿开,而是注意她的手以及玩具、其他物体的清洁。】
第三阶段【循环反应阶段/智慧萌芽阶段,4、5—9月】
视觉和抓握开始协调;开始抓握和操作他身边所见到的一切东西;
多次重复动作——“循环反应”或“初生状态的新习惯”,此时方法与结果没有分化。有了目的,翻没有分化。
之后,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儿童采用不同方法试图达到不同效果时,智慧萌芽。
第四和第五阶段【智慧萌芽阶段】
[if !supportLists]1、[endif]第四阶段【方法与目的分化阶段,9-11月】。具有比较完备的实际智慧动作【目的与方法分化】,此时儿童开始不依赖原有的方法而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工具性的动作【有目的性】出现,比如婴儿抓住成人的手,向不能取得的物体方向拉动。
所用的方法只是从已有的同化图式中产生。【还不能“顺应”】
目的和方法协调。
第五阶段。【寻找新方法阶段,11-12个月】
由于分化作用,从已知的图式中寻找新方法。
标志:“线”的行为模式。拉线使物体靠近自己。
第六阶段。【理解顿悟阶段,11、12—18月】【这一阶段标志着前五个阶段的终结】
寻找新方法,不仅用外部的或身体的摸索,而且也用内部的联合,达到突然的理解或顿悟。
在突然理解的情况下,智慧的动作才存在。
顿悟依赖于感知—运动图式在各种不同水平(第一到第五阶段)上持续不断的同化作用,才能导致新联合和内化作用,最后才能对一定情境立即理解。】
4、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现实是如何构建的?
最初婴儿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客体的世界,它是由变动的和不实在的“动画片”所组成。(骤然发生和变动不居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一部分,吃奶的奶就是我的一部分。
最初儿童关注的,动作和身体所及的都是它的一部分,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最初以儿童自己的动作为中心的认识图式,转变成为一种工具,儿童凭借这工具构成了一个“永久客体”和“脱离自我中心”的世界。
永久客体的图式形成是同世界的整个空间-时间组织和因果性组织密切联系着的。永久客体的形成 是和位移群结构的形成 相联系的。因为最初的感知运动空间起源于位移群。这里的关键是 儿童认识到的最初世界,是跟我们认识的完全不一样的,而对儿童本身来说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随着对永久客体的定位和寻找行为模式的发展,“位移”(位置的移动)最后组成了实际空间的基本结构。最初的儿童 是没有空间感的,分不清远近。这种位置和空间位移的组织,是跟物体的时间序列的组成结构合在一起的。 位移是在物理方面实现的,只能一个接着一个, 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次位移出现。(日后的抽象概念不同,由思维活动所构成,能产生空间上可同时发生,时间上不受限制的一般表象)。
因果性:
永久客体及其位移体系又是同因果性结构不能分离的。客体的性质是各种动作的源泉,也是各种动作的场所和结果。客体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因果性的范畴。
1、最初儿童的动作为中心
2、初期因果性观念,主体动作为中心,不考虑因果之间的空间联系。(完成动作,期待结果发生)
3、因果性变成客观化和空间化。主体不仅能认识他自己的动作的原因,而且还能认识各种客体的原因。两种客体或客体运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物理的和空间的联系为前提的。
感知运动智慧构成现实,是凭借永久客体、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等图式组成广大的动作范畴。
【叶倾作业:感知一运动智慧构成现实,是凭借永久客体、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等图式组成广大的动作范畴,成为日后这些相应的概念产生的基础。这些范畴中没有一个是在开始就产生的,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自我中心主义”,它完全是无意识的(因为还不能意识到自己)。但是,在儿童头十八个月的过程中,发生一种普遍的“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使儿童把自己看做是由许多永久客体(即是以空间-时间状态组成的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而在这永久客体中,因果关系在起着作用,它既在空间上得到确定的位置,并使各种事物都成为客体化。】
5、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情感方面发展和认识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主要认识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动力方面的情感发展特点
最初以儿童自己的动作为中心的认识图式,转变成为一种工具,儿童凭借这工具构成了一个“永久客体”和“脱离自我中心”的世界。
同样的,情感从不能区分自我和物理环境或人类环境,向着构成群体交往或情绪交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间情感的交流能区分自我和别人。或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的驱使,能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
一、最初的“非二元论”,不存在任何自我意识,内部世界跟外部现实世界不存在任何界限。 一切情感都以儿童自己的身体和行动为中心。 (第一、二阶段)情感依赖于一般的节奏。寻求满意的刺激,回避不满意的刺激。微笑最初满足情况下对一个复合刺激的认识的一种信号。被同伴微笑所激起、支持、强化或引为“满足”,微笑成为彼此交流或相互接触的工具。 逐渐成为分化人和物的工具。
二、心理上的满足不断增加,补充机体上的满足。儿童与别人的接触显得越来越重要。儿童从接触别人向彼此交往过渡。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自我之前,儿童通过模仿和学习手势符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往系统。整个情感的发展和行为的一般结构分不开。
三、客体间的关系
客体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自我形成的重要性。一方面标志着自我和别人的分化,另一方面又标志着别人成为情感的对象。(脱离自我中心)自我和他我的形成中彼此具有相辅相成的性质。
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情感中心的转移是同认识中心的转移相关联的。两者的出现都是一种整合过程的结果。
认识中心:从自己状态和动作中心(动画片)到永久客体的世界(客观化、空间化的因果关系构成)
情感中心:从自我中心到脱离自我中心(别人作为情感对象)从属于那些定位的永久客体和来自别人的外部因果关系。客体间的关系的形成是同永久客体的图式紧密关联的。
【叶倾作业:感知—运动图式以三种显著而连续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初的形式是节奏—结构,其次出现各种调节(或称为反馈),即是按照各种图式使最初的节奏开始分化,这些调节探索和控制最初习惯的形成,以及最初的智慧动作;最后开始出现可逆性,它就是日后思维运算的起源。
认识与情感方面不能分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各自的发展中有着显著的平行(即对应),最初以儿童自己的动作为中心的认识图式,转变成为一种工具,儿童凭借这工具构成了一个客体和有“脱离自我中心”的宇宙;相似地,在同样的感知—运动水平上,情感从不能区分自我和物理环境或人类环境,向着构成群体交往或情绪交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间情感的交流能区分自我和别人,或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的驱使,能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