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饽饽状元”李蟠、饽饽及其它

        在明、清两代,顺天府(今北京市)会试的主考官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负责人,应该是人人尊敬,不敢冒犯的。可是有这么一位主考官,却有一个朝野皆知的绰号“饽饽状元”。这位状元就是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乙卯科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李蟠。

        送给李蟠这个“雅号”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同榜题名的“探花”:姜宸英(关于姜宸英,详见本博客专文)。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丁丑科开科取士,姜宸英(字西溟)也参加了这次会试。此科殿试读卷时,康熙帝讯问试策进呈十卷中,有浙江姜宸英没有。当时,内阁学士韩※回答:“姜宸英在史馆很久了,认识他的字迹,第八卷应当是”。康熙帝说:“老名士了,积学能文,至老犹笃,可拔置第一甲第三名,以此规劝天下读书人”。

         因为皇上发话了,姜宸英因此荣登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并授翰林院编修。(该榜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即李蟠,第二名(榜眼)为严虞惇)此时,李蟠年41岁,而姜宸英已年满70周岁了,皇帝很赏识姜宸英精到的书法功底,凭着对他字体的偏爱,经康熙帝特拔成为探花,但姜宸英对名次排在一甲第一名的李蟠之后,十分不服。为此他特作诗一首以嘲讽李蟠。

         诗曰:“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更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从此,李蟠的“饽饽状元”雅号便传遍了士林

        此诗中“木下还生子,虫边更出番”。前句隐含一“李”字,后句隐含“蟠”字。显示出“老姜”骂人的水平也是很高的。

       下图:北京小吃“墩饽饽”(硬面饽饽)

清代“饽饽状元”李蟠、饽饽及其它_第1张图片

        估计李蟠当时吃不到这么高档的饽饽,也许就是“馒头”一类的面食。

        姜宸英诗中所说的“三十六饽饽”是事出有因的: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79年)李蟠与姜宸英均参加这场丁丑科科考,到深夜四更天交卷后,早就饿极了的李蟠,竟然一口气吃了三十六个饽饽(也可能是馒头)。因此,同时考中状元第三名的“探花”姜宸英特地做诗调侃他,说他不仅应试考中第一名,连吃饽饽也是第一名,而这吃饽饽第一名是别人很“难学”的。

        关于李蟠饭量大之大,还是有据可查的。旧志载:“李蟠幼年聪慧,读书可一目十行,写文章,洋洋数干言,一气呵成、不涂改一字。”李蟠身材高大,食量惊人,早年喜玩鹞鹰,后摔死鹞鹰,从此发愤苦读。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中举人。三十六年(公元1679年)科考,应考时深夜四更时交卷,一口气吃了三十六个饽饽(馒头)。同榜探花姜宸英做诗调侃他:“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但李蟠并不是个简单的饭桶,他的学识渊博,且才气过人。在他的殿试答卷《廷对制策》中,他与康熙皇帝的《策问》一问一答,遥为对应,满篇2000余字,文笔雄劲,气势磅礴,陈述治国要略,精深之至。其内容对军政、吏治、河防、靖务均有涉猎,且答对贴切,符合事理,条理清晰,切中时弊,不乏真知灼见,并有独到见解康熙皇帝读后大为赏识,钦点李蟠为一甲一名(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纂修《大清—统志》,并为御前侍读。因此,李蟠素有“天朝第一人物”之美誉。

         两年后,即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公元1699年)八月辛未(初六),康熙任命时任翰林院修撰的李蟠为顺天府“康熙乙卯科”乡试主考官,翰林院编修姜宸英副考官。这次老姜又是屈居于李蟠之下,但这回老姜却没有心思计较了。这是因为,有人认为此科取人有作弊之嫌,江南道御史鹿祐上书弹劾此事。康熙帝闻之大怒,主考官李蟠被发往沈阳充军三年,后遇赦回乡。而“老姜”姜宸英则没有等到康熙皇帝查清事由、给他平反即死于狱中。 (关于老姜之死,请看本博客专文

                                                   关于   饽饽

        晚清举人、曾担任北京大学讲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夏仁虎在《旧京秋词》中,对饽饽有如下描写:“可怜三十六波波,露重风凄唤奈何。何处推窗呼买取,夜长料得女红多”

        自注中说:“旧京食物曰饽饽,音如。徐州李殿撰蟠(即李蟠)食量宏,姜西溟作诗嘲之,有“三十六波波”之句,取音如,遂借入歌韵偶取用之。夜间卖硬面饽饽声最凄惋。顺天志载,都下编户人家,临街辟窗,以进熟食,不须启户云”。

        从此诗注解中可以得知,李蟠“食量宏”,他一顿能吃三十六个饽饽的事,经姜宸英作诗嘲讽后,确实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新闻。

        老北京小吃中的“墩饽饽”制作墩饽饽时,先将老酵、白糖、碱面与凉水一起搅成稀糊状,再放入糖桂花搅匀,倒入面粉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饧10分钟;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取一块面团,用手反复按揉至面团光润时,搓成直径约一寸五分的圆条,刷上花生油,摘剂;用手将面按成中间略薄、周围稍厚的圆饼,放在饼铛上用微火烙至两面都呈微黄色后,放入烤炉中烤,直到圆饼暄起并呈白黄色时即成。

        右图:饽饽照片   

清代“饽饽状元”李蟠、饽饽及其它_第2张图片

                                                   饽饽到底是何食品?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 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 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 ,既香又甜。

        满族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称为“饽饽”。制作方法分为蒸、烙、烤、煮等。据《升庵外集》:“北人呼为波波,南人呼为镆镆。今京中书为饽饽,有硬面饽饽、发面饽饽......”。 

         在山东方言中:饽饽是指用白面或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面饼、饺子、馒头之类面食也可叫做饽饽 。在胶东地区,只有圆形的馒头称为饽饽。

                下图:桃形饽饽

清代“饽饽状元”李蟠、饽饽及其它_第3张图片

                                                       话说“饽饽阵”

         老北京有一首“太平歌词”《饽饽阵》,是这么唱的:“那烧麦出征丧了残生,馅饼回营搬来了救兵,锅盔坐在了中军帐,发面火烧前部先锋。搬来了吊炉烧饼整整十万,荞面饼催粮押着后营。红盔炮响惊天地,不多时来在了馒头城。 小米面的饼子上安下营寨,拉开了馓子麻花几座连营。锅饼跪在了中军帐,尊了声回头王爷你是听。花糕、蜂糕、千层饼,请来了大八件儿饽饽动刀兵。核桃酥到口酥亲哥儿俩,薄松饼、厚松饼二位英雄。鸡油饼枣花儿亲姐儿俩,核桃酥油糕二位弟兄。有几个三角、眉毛二五眼,芙蓉糕粉面、自来的红槽子糕骑着萨其马黄杠子饽饽是拿在了手中。鼓盖儿打得如爆豆缸炉撞得响连声。麻花兵拉来了四门大炮,江米条儿闻听吃了一惊。太师饼无奈是把香降,请来了光头饽饽有神通。摆了座四门兜底锁子八宝攒馅的包子阵,恰好似千层饼儿五花三层。四门把守着油炸鬼糕干以上挂红灯。窝窝头安在了戊己土,肉火烧安在了南方火丙丁。正西方庚辛金扁食作乱,正北方壬癸水水晶饼儿闹得更凶。正东方硬面饽饽甲乙木,他把那金钢宝镯祭在了空。月饼当空照如白昼,把一位年糕老将打入阵中。丝糕一怒前去破阵,进阵碰见圆眼儿烧饼糖耳朵败阵逃了活命,蜜麻花站在阵中喊连声。他倒说烫面饺儿死在了笼屉阵,煮饽饽跳河是一命倾。就数那鸡蛋卷儿薄脆死得苦,脑袋上揍了一个大窟窿。豆沙糕儿闻听吓了一跳,奶卷儿小姐是泪盈盈。丝糕一听撤了人马,蜜麻花阵阵不住地喊连声。如有人破开了这饽饽阵,除非是饿膈来了啃个土平。”

         从这段“太平歌词”里看,提到老北京有名的小吃共五十多种,若从歌词名称《饽饽阵》来说,这五十多种面食,似乎都可以归入到“饽饽”一类里。因为老北京内城居住的满族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称为“饽饽”。但现在北京城里经营北京小吃的店里,除了烧麦、馅饼、烧饼、麻花、包子等十几种较为大众化的面食以外,上述的大部分小吃在市面上都已经看不到、吃不到了,而且有的连记载资料也很难找到了。目前,网上有“北京小吃十三绝”之说,但据真正的老北京人说,这“十三绝”也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资料来自百度,本文有增补】

附件一:

                                                 李蟠其人

        李蟠(公元1656年—1729年),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江苏丰县人。祖籍河北正定,元朝至正年间迁来徐州丰县,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有的—名状元。徐州丰县梁寨镇黄楼村李蟠故居地有状元碑亭、李蟠纪念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蟠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他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很早就显露出过人天赋。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李蟠考中举人。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79年)科考高中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纂修《大清—统志》,并为侍读,有“天朝第一人物”之美誉。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被任命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在主持考试期间,李蟠正直不阿,坚持以才取人,从应试的秀才中挑选出许多有才干的俊彦,如鄂尔泰、史贻直、杜讷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清朝的一代名臣,其中鄂尔泰更是官至乾隆皇帝的总理大臣。但是,由于李蟠不循私贿,任才为贤,遭到一些落弟举子的中伤和嫉恨。又由于他清高亮节,不谙逢迎权贵,便有人蜚语中伤,散播谣言,说他在主考乡试中营私舞弊。此事传到康熙耳里,于是将他在乡试中点中的举人,内朝廷大臣主考,重新复试。复试结果,无一落榜,洗清污点。但孔尚任据闻写了《通天榜传奇》一剧,在京城宣播,—时之间闹得满城风雨。李蟠终因与此事脱不了干系,被流放沈阳,3年后蒙赐故里。康熙帝在南巡时,还欲起用李蟠,但李蟠无意再仕,此后终生也未再做官。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四月初一,李蟠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埋葬于徐州城南焦山东麓。大约在李蟠死后80多年,曾任江苏巡抚、后任两广和两江总督的蒋攸为李蟠写传、澄史、正名。

        李蟠返乡后,终日吟诗作赋,自寻乐趣。今户部山南有状元府遗址,云龙山有其撰写的碑文,丰县梁寨镇黄楼村李蟠故居地有状元碑亭、李蟠纪念馆,馆内有其亲笔书信碑刻。 李蟠的文章和墨迹非常出名,在当时备受推崇,留有《偶然集》和《根庭文集》。《偶然集》已经失传。其后人辑录的《殿撰公诗文稿》亦毁于劫火。现流传诗文百余篇,今人有《李蟠诗文集》印行。李蟠手书多流落民间,遗墨《白燕十首》已镌成诗碑,嵌于徐州市彭园碑廊中。

        李蟠是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到清光绪三十年为止的1300年间,有名姓可考的599名状元中唯一的徐州籍状元。其状元试卷《廷对制策》,是目前能够见到的唯一的古代科举考试中式的状元卷,初见于民国36年3月30日《徐报》副刊,后被收入《李蟠诗文集》。


原题:(原创)“饽饽状元”李蟠、饽饽及其它

2011-08-14 18:36    发表

2018.12.31     阅读(1937)| 评论(43)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代“饽饽状元”李蟠、饽饽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