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山队的人打过交道,他们都会说一句话:刚开始出发的时候,是一堆人同行。走着走着,很多人掉队了。最后登顶的时候,发现自己连个队友都没有。
《2018中国好声音》落幕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李健战队的旦增尼玛拿到冠军那一刻,就像登山,走着走着,山顶就剩他一个人了。
旦增尼玛,一名青海藏区的大学老师,没有学过音乐。从小到大,全家人都会在聚餐时围坐着唱歌。他性格内敛,话很少,但藏区的大山给了他质朴,泉水给了他纯洁,流浪的生活给了他性情。
尼玛在藏语里是太阳的意思。过去我在西藏的牧区,常听那些牧民唱歌,他们唱歌没有任何技巧,在山脚下,只要开口,即使你距离很远,依然会被感动,因为情是真的。歌只是情的表达,只有情是最高级的。凡是用技巧演唱,都不算高级。
这个世界上,越来越不缺那些聪明人。只缺纯洁、虔诚的人。像旦增尼玛这样,羞涩、木讷的歌手,反而就成为市场稀缺的品种。
他能夺冠,未必在唱功上比其他对手强,只是他对音乐更虔诚,对生活更热爱。
《2018中国好声音》的决赛,李健带着旦增尼玛拿到冠军,不少人都很意外。因为这是李健第一次参加“好声音”,居然能打败哈林、周杰伦这些人气高,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其实从整个赛事刚开始,我就认为李健战队可以拿到冠军。夺冠的奥秘,不复杂,无非就八个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但凡你去观察成功的人,基本做事都离不开这八个字。就像乔布斯做手机,余华写小说,贾樟柯拍电影,陈丹青画画。古代人也是这样,像陆羽做茶,华佗行医,王羲之练字,徐霞客漫游中国,无不都是如此。
世上所有的事,不管大小,哪怕是做瓷器,打铁,做木匠,只要从一而终,不忘初心,靠日复一年的积累,一步步提高技艺,刚开始可能只要一个人了解你,慢慢有两个,最后不知不觉就成功了。
人生亦是如此,最好的事,无非就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有些音乐是留给舞台的,而有些音乐是留给耳朵的。好的音乐,不在于编曲有多花哨、唱腔有多亮,关键的是有多虔诚,有多用情。
李健夺冠的道理很简单,美的极致,其实是朴素。极简才是无法被超越的。这就好比“我爱你”三个字,已经将表白浓缩到了极致,少一个字不行,多任何一个字都嫌啰嗦。
生活里,太多这样的人,很多人在一个行当里,像一头莽撞的公牛,三两年风光,三两年后又沉沦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最后,整个人走着走着,就莫名其妙活成了年轻时候自己讨厌的样子。
而留下来的只有那些还坚持初心的人,他们越来越宽阔,收获也越来越多。
拿李健来说,他对音乐的初心开始于1985年。
那年电影《路边吉他队》大火,男主角坐着弹吉他,他看惊呆了。看完电影,他做梦都想拥有一把吉他。疼爱他的母亲还是花了一个月的工资,送了他一把红棉吉他。
1993年,19岁的李健读高三。清华大学举办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李健抱着那把吉他,坐着火车就去了北京。毕业后,李健和校友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他们2001出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一出手就是白金销量。
记得2002暑假,几乎各所高校,每一个寝室窗口飘来的音乐都是《一生有你》,校园里的男孩拎着水瓶打水回来,也会高唱“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这一切都是17年前,而17年后,李健和旦增尼玛站在鸟巢合唱《水流众生》。如果说《一生有你》是见自己,那《水流众生》就是见众生,17年里,李健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丰富,但内心依旧不变,嗓音干净,不炫技,走心演唱,用情动人。
旦增尼玛和每一个草原上的人一样,用高原湖畔的嗓音演唱。李健在指导中,他永远鼓励歌手保持自己对音乐的初衷,而不要因为市场产生动摇,不要别人唱什么,你就要唱什么,你只需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用心演唱,这就够了。
音乐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根本不需要跟别人走一样的路,你只需要找到自己的路就够了。
03
复杂的时代,朴素的人才值得尊敬。
我们身边好像每个人一出发时,都很朴素,最后走着走着就面目全非了。自己走得太快,却把灵魂丢在身后了。
17年来,李健却活得还是那么固执。固执得像一个人该有的样子,该有的态度,该有的尊严。
17年前,当唱片卖到白金销量时,那时,他刚出道。也许只要露露脸,站站台,参加一些节目,就会有数不完的钞票。可他无比固执。最红的时候,他离开水木年华单飞,躲在北京的破房子里,只写属于自己风格的歌。
人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足够固执,就会承担固执背后的代价。
为了生活,他住在郊区,甚至也被野狗追过。为了吃饭,也去过商场促销活动上演出。只有几个大爷大妈给过稀稀拉拉的掌声。
但当签约公司找他,提议写口水歌,让他和别的大牌艺人“搭车炒作”,他却又固执地选择了拒绝。
整个人像一块废弃的犁,废掉的铧。
而同时代的所有歌手都在忙着走穴捞钱,这位看着已经完全被市场抛弃的歌手,却闷在家读书,读难懂的书,在这个时候,他的书单是《局外人》、《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
在大众看来,好像他就是一个流行歌手。而事实上,有一次,他跟作家盛可以聊文学和读书,却让对方惊了一跳。
在参加《我是歌手》节目前,也有记者去采访他,本来应该聊音乐、聊音乐江湖里的事,事实上,李健和那位记者聊了一下午的书。
在中国,艺人和文化人是两个生活圈子,文化人和艺人,见了面也是无话可说,就像三分的牛扒见7分的牛扒,不熟。
但李健的好友里,却有很多像余华这样写出《活着》的伟大作家。
李健有一次去演出,十来年几乎都不在公众面前露面,活得如同隐士一样的余华竟然也上镜为他加油,说:
书对于李健来说,就是他的土壤,他写的歌和词、演唱,都是从中长出来的树木。
李健至今也没有买房,心到哪里,就把房子租在哪里。租的房子里,都会精心布置一间书房。他说:
读书的意义,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不至于迷失初心。
04
即便是现在已经大红的李健,他的生活依然是追求极简。
他的作息几乎常年不变,早上九点起床,听新闻,练古典吉他。下午健身,晚上看书。空气好的时候,去外面转一转,把自己泡在大自然里。
一个人的人生,行走做事,即使不需要对得起每一个人,能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行了。
所谓的不忘初心,也不是要卖力的铭记什么,而应该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状态。人生最牛逼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在48岁的时候,还能穿得上18岁约会女孩时穿的那条牛仔裤,还能坐在操场,对着柳树写诗,还能不着急、不害怕,不浮躁地面对生活本身。
这事听着都比开法拉利、开好酒要牛逼一万倍。
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大侠,最后受万人敬仰、功成名就的,往往是郭靖这样淳朴、不被世俗搅乱的人。而不是欧阳锋、杨康这样聪明无比,却失去纯洁之心的人。
这个世界,聪明人实在太多了,淳朴的人实在太少了。那些曾经“聪明”的人,如今看来,多半也就实现了在发型上皈依我佛。人生的境界和见识,20年前,就停滞不前了。
时间终归是公平的,它只会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好的音乐、好的故事、好的品质。
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共通的特点无非还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今年10月份,李健个人“不止是李健”巡回演唱会即将开启,其中重庆、武汉、南京、北京、深圳、上海六场由中国平安冠名。在现场,他还将演唱给平安三十周年创作的定制歌曲《懂得》。
这次平安冠名的演唱会主题是 “美好在发声,不止是李健”。希望让更多人听见好声音,也祝愿更多人的
平安的三村工程,被《人民日报》授予“精准扶贫优秀案例”。此次中国平安计划投入…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Rq3YDFVKy0Su1_uhPfYt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