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高通是 专利帝国 也好,说它是 专利毒瘤 也罢,在通讯行业,高通的墙就立在那里,任何一个想进入通讯行业分一杯羹的人,都得老老实实交上 过路费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1张图片


作为高通分量最重的下游客户,苹果和华为都曾向这堵墙发起挑战,但最终都只能以妥协而收场。


就在本周,高通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经美国联邦法院重审,它终于摘掉了垄断这顶大“帽子”,告别了这副束手束脚的枷锁,高通“躺着收租”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判定,直接推翻了联邦法院 2019 年 5 月的裁决。似乎也印证了《华盛顿邮报》此前的报道:为了避免高通真的被认定为“垄断企业”,美国司法部曾广泛征集补救措施,要求降低裁决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2张图片


简而言之:为了保护美国在 5G 时代的领先地位,高通垄断?不存在的。


天下苦高通久矣


在业内,高通是一家让整个通讯行业头疼的企业。


高通发家源于 CDMA,在凭借 CDMA 发展的路途中,颇有远见地布局未来,获得了大量专利,包括 WCDMA、CDMA2000、TD-LTE、FDD-LTE 等等。在涉及 3G 和 4G 的网络通信上,高通一度垄断占了 9 成专利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3张图片


在 CDMA/CDMA2000 这一领域里,高通就是无法被绕过的一扇门。诺基亚曾在最鼎盛的时候与高通死磕,拒用高通芯片,自己设计生产,但最后每枚芯片还是要付给高通 5 美元。


在高通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总部大楼里,有一面专利墙,挂着 1395 张专利证书,这也仅是高通专利的十分之一。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4张图片


高通之所以拥有这么多专利,除了因为自身技术强大外,其创新的交叉授权模式也是极为关键。


当你手里有高通所想要的专利,而你又需要使用高通的专利时,高通会选择交叉授权的方式进行交易,“你授权给我,我才会交换授权给你”。


就这样高通手里累积了足够多的专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专利池。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5张图片


不过,高通之所以被称为“专利流氓”,除了技术牛逼外,更主要是他“鸡贼”的商业模式


高通不单卖芯片,而是将芯片和各种专利打包,组合成一个“专利组合套餐”,作为解决方案整套出售。它并不按照固定价格收专利费,而是把一部手机的价格作为基数,再按比例收取提成。


手机厂商要想绕过高通?那是天方夜谭。


2011 年,高通和苹果首次达成合作,售价 499 美元的 iPhone4 每卖出一部,就要给高通交 7.5 美元的专利费,这还是给大客户开出的友情价。同时期面对普通手机厂商,高通收取费用高达 12-20 美元,而且手机卖得越贵,要交的钱就越多。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6张图片


同时,高通还会依靠专利垄断地位,逼迫厂商签下“不平等条约”。比如和苹果签署的排他性协议,其中规定,一旦苹果发售的设备中采用了竞品基频芯片,那么高通就有权拒绝提供折扣。


通过一堵堵高高的专利围墙,高通几乎“躺着就把钱赚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通净利润的 70% 都来自手机厂商缴纳的专利费。


不过“坐地起价”的商业模式,也给高通埋下了雷。2017 年,以苹果诉讼为起点,高通陷入了全球连环官司之中,在中国被罚了 9.75 亿美元,在韩国被罚 8.73 亿美元,在欧盟被罚 2.42 亿欧元。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7张图片


高通帝国收缩进行时…


高通在 3G/4G 时代“独孤求败”,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让它能在 2006 年就能开启 5G 研发,领先其他竞争对手 3-5 年。


先发优势也成功转化为市场优势。在 5G 商用“元年”的 2019 年,截止当年 10 月,市面上采用高通 5G 解决方案的终端产品就有 230 多款。此外,高通 5G 基带芯片市场份额达 53%,位居榜首。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8张图片


高通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过已经没有当初那样的统治力。


专利方面,比起一家独大的局面,5G 的发展是华为、三星和 LG 共同推动的。尤其是华为,根据科研服务公司 GreyB 一项 2019 年的研究,它不仅拥有比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要多的 5G 相关专利,SEP 专利(标准必要专利)份额上也在增长。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9张图片


进入 2020 年,高通经历了出货量大幅下滑,日子一片惨淡。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近 50%,利润下滑近 60%。


最近一则新闻也从侧面说明了高通压力之大。


据《华尔街日报》,高通正在努力游说特朗普政府,希望能够取消向华为出售芯片的限制。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10张图片


高通并非要救华为,而是在自救,用高通的话说,这一限制“无意中为高通的两个海外竞争对手,创造了巨大的赚钱机会。”


高通所指的这两个对手,一个是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一个是韩国的三星电子,分别占据当前芯片市场二、三名的位置。而所谓的“赚钱机会”,则是一个 80 亿的巨大市场。


在与台积电的合作前途渺茫的情况下,华为频频与这两家芯片巨头传出“绯闻”。


坊间一度传言,华为与三星达成合作,将用一部分手机市场份额换取三星的代工支持。此外,华为与联发科的“联手”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8 月 4 日,有媒体爆料华为向联发科采购芯片超 1.2 亿颗。如果交易达成,这意味着,联发科以 38.3% 的市场份额远超高通,跃居芯片份额全球榜首。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11张图片


通讯是一个专利壁垒极高的行业,无论是“前 5G 时代”,还是“后 5G 时代”,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建立的护城河根本不可能攻破,他们掌控着通讯领域“核心中的核心”技术,没有任何一部手机能逃得过他们的“镰刀”。


而如今,赢了反垄断官司,卸掉垄断这身枷锁的高通,挥起“镰刀”来无疑更加得心应手。


就像诺基亚,虽然远离了消费者视线,但光靠吃专利,每年仍能“躺赚”几百亿欧元,是这个星球上活得最“滋润”的公司之一。


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_第12张图片


不过 5G 标准专利分散,使得高通头一次感受到了危机感。


华为、三星、联发科都具备在 5G 中端芯片市场挑落高通的能力;苹果虽然交了“保护费”,但私下的 5G 基带芯片研发也没停手;况且这些大厂的身后,还有紫光展锐等国产芯片厂商虎视眈眈,等待发起挑战。


只要还能挥动一天“镰刀”,高通帝国就不会倒下,只是,这片用专利垒砌的疆界,已渐显收缩之势。




『热门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通:我胡汉三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