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之后

不知谁说过高考是第二次投胎。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我,落榜后,只能选择再重新投胎。

十多年前参加完高考后,我心里没底。父亲问我考得如何,我淡淡地说一般吧。父亲追问有希望吗。我无奈地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但父母心里还是抱有希望的,根据我平时成绩,保守可以考个二本。即使我说发挥一般,他们还是心存侥幸,不到最后公布(坏)结果,他们是不放弃希望的。

终于可以查分数了,父母迫切地想知道,而我忐忑不安,不敢查。父亲催促着说,他来帮我查。犹豫再三,我还是鼓起勇气到外面公用电话处打了电话,分数将近五百。可那一年试题简单,我估计自己彻底没戏,不敢直接说,怕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在外面转悠了一会,想着怎么措辞,怎么交代,怎么安慰父母。回到家里,父母看到我郁郁不乐,就猜到了八九分,没等他们问,我如实说了分数就躲到屋里。其实父母并没有我想象的反应那么强烈,可能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抑或他们不想让我有过多压力。那时有个别学生因为落榜,离家出走,甚至有想不开的,做出傻事。父母多少有些担心,怕我想不开,没有说什么,该吃饭喊我吃饭,像高考前那样。而我怕父母难过,因为有人问,自然会对比,会有落差,心理不平衡。怕他们脸上没光,没面子,不好见人。而事实是他们已经为我做了复读的打算。在那所重点学校复读很正常,一些考上本科的还会选择复读,期望考上重点大学。复读生的人数甚至超过应届生。那时复读再正常不过,有的甚至考了三四年,大有人在。

落榜对我来说并没那么巨大的痛苦,确实是一个打击,有些失落、不平。几个没我成绩好的同学都考上了,而我却要复读一年。还要早读上晚自习,一天十几个小时待在教室。想想又要经历那暗无天日的高三生活,感觉像上前线的士兵,有些恐惧又有些悲壮。对于那未知的将来,自己只能再埋头苦读,放手一搏。出去闯荡的心又被压抑住,在沉闷枯燥的复读班啃书,如流水线上的螺丝工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每天被灌输着死知识,还要三五天一小考,一月一大考。

最后第二次高考没有落榜,但也没如愿考上重点大学,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师范学校。苦读一年,好像稳步不前,只是这个本科又推迟一年。我的反应还是很平淡的,一点也不激动兴奋,这个结果有些差强人意。但在父母看来好歹是个本科,对他们来说是个安慰。当时在那个小镇考上本科的也算是稀少的。父母也知足了,待我拿到通知书父母还特意办了酒席。

我现在还清晰得记得高一时心中立下的志愿——考上复旦(老师让我们写下交上去,那时我还把复旦写成福旦,还好没写成孵蛋T_T),没敢说清华北大,虽年少轻狂,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当时对上海特别向往,想着有朝一日去大城市闯闯,去看看远方。而高考的落榜是一次打击,让我知道那个梦想遥不可及,复读后还是无望,之后读研也没有实现,但总算靠近了上海,在苏州,也算聊此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落榜之后)